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魯虹:悼念鄒躍進先生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0-18 15:04:53 | 文章來源: 藝術國際

雖然知道躍進先生得病的消息有好幾個月了,但從友人的資訊中得知他已作古,還是感到十分的突然與悲痛。

我與躍進先生第一次見面是在彭德的家,當時我是從深圳回武漢去看彭德,與他可算不期而遇。記得後來談到了艷俗藝術,我還應約為他主編的一本關於艷俗藝術的書寫了一篇文章。這也開始了我們之間的往來。在學界,躍進先生一向是以平和、專業而著稱的。與他的老鄉易英先生在治學上注重研究西方藝術史方法論不同,躍進先生更強調借用西方後現代大師,如德里達、福柯等人的觀念與方法。至今,他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每當談及一個問題,他總會抓住一個關鍵詞,然後就要強調,他所關注的是,這個詞是怎樣説成的。接下去,他還會以獨到的方法、豐富的材料加以論證。你也許不會同意他所得出的結論,但肯定會讓你受益不淺。這些年來,因他常參與主持批評家年會的工作與出席各種學術活動,所以,我與他總在謀面。有時不免會談到一些學術問題,而每一次談話都令我收穫不小。當然,我們也會有不同的看法,但他總是能以很君子、很學術的方式加以處理。

幾年前,他因不同意我對現代水墨的看法,曾寫了一篇批評文章。要發表前,他不但將全文發給我,還專門打電話詢問我,他是否準確地把握了我的觀點。於是,我們也有了更深入、友好的互動。在參加四屆深圳美術館論壇時,他得知我在根據《越界:中國先鋒藝術》一書擴寫《中國當代藝術史》,回京後便將他收集的資料刻在硬碟中寄給了我。如今,斯人已去,看著他送給我的硬碟,不勝感慨,同時,他的音容象貌也出現在了我的眼前。面對無可奈何的現實,我只能説:祝躍進先生一路走好!

大約是半年前,因參加廣東美術館的一次活動,我與他在賓館同吃了一個中餐便分手了,沒想到那竟然是與他的最後一次見面。他曾告訴我,腰很疼要去廣州的哥哥那看一看;他還告訴我,等腰好後他要抓緊時間寫完《百年中國美術史》。應該説,他的離去固然是他家庭的巨大損失,也是中國美術界的巨大損失。

躍進先生在世時,煙抽得特別厲害,也有夜間工作的習慣,我曾勸他改變一下,他卻説已經成習慣很難改了。現在看來,一個人為了今後的生活與工作,為了家人與朋友,應該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真誠地希望我的朋友們注意愛護自己的身體!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