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雯
在世界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民俗藝術文化受到了空前的衝擊,本土文化漸漸失去了原有的存在土壤。這不僅加重了我國一些藝術遺産的消逝,更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民族意識的樹立。歷史悠久的北京既是孕育了民俗藝術的土壤,又是向世界呈現深厚民俗文化的窗口,近年來文化産業的興起,文化與經濟的日益融合,使得北京民俗藝術産生巨大變化。
與全球化趨勢迅速佔領整個文化生産領域這個經驗事實相比,對全球化語境下的民俗藝術研究在今天顯得嚴重滯後。尤其北京作為歷史古都和現代化都市的雙重身份,對民俗藝術的保存與發展,更具有特殊的視角和緊迫的意義。
自2005年起,北京市每年均投入大量專項資金用於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至2008年專項資金已達2000多萬元。市發改委、建委、民委等團體開始逐漸負責對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進行領導和指導。各區縣也都建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這些都為北京民俗藝術保護與發展創造了條件。但是,這些民俗藝術保護的方式,在探索階段也不可避免存在著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北京市雖然已對傳統民俗藝術進行調查工作,但是尚未有産生完善的對應這些民俗藝術調查的具體保護措施與開發策略。
比如,為了搶救和保護北京的非物質文化瑰寶,北京市政府于2005 年10 月公佈了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和傳承單位、傳承人。並將妙峰山廟會、廠甸廟會、智化寺京音樂、天壇神樂署中和韶樂、密雲五音大鼓、京城百工坊民間工藝(雕漆、景泰藍、牙雕) 6 個項目申報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項目。他們分別分屬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傳統戲劇,曲藝,遊藝、傳統體育與競技、民間美術、傳統手工技藝、傳統醫藥、民俗等十個門類。
但是,目前尚未有形成完善的具體對應這些民俗藝術文化的保護措施與開發策略。
二、北京民俗藝術保護實踐活動不能與民俗藝術面臨的快速變化的具體狀態及時對應。
例如,在全球化語境的歷史狀態中,近年來北京居住情況、建築規劃等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相當一部分原居住在舊城內前門至永定門包括天橋一帶的民俗藝人不得不在推土機的逼迫下遠遷至近郊。這樣一來,其身懷之絕技也隨之遷往北京近郊一帶。而北京市對民俗藝術所進行的保護措施和實踐活動,卻沒有隨著北京市民俗藝人居住狀態的改變,而及時採取相應的民俗保護和開發實踐。北京民俗藝術區域的持續疏散,將會導致這些古老的民俗藝術文化的逐漸流失甚至消逝。
三、北京市對民俗藝術保護所實施的産業策略更多停留在商業意義層面。
為了適應文化全球化而進行的民俗藝術産業化,我們更多地將民間、邊緣的文化建構成為只有歷史參考價值的文化工藝品,忽略了民間、邊緣文化持有者仍然生活在地方性的文化狀態之中,他們的儀式、服飾以及飲食等不同於其他族群或階層的習慣正是他們的日常生活的基本內容,不僅具有歷史的意義,更具有當下的意義。如此,民間的、邊緣的文化則被現代性話語想像為與歷史、過去相聯繫的“民族文化遺産”的一部分,他們的文化也被凝固為一種想像的過去式,與當下無關。而這貌似保存民俗文化的方式,恰恰是對民俗藝術的消解和僵化。
全球化語境下北京民俗藝術發展的方向,決定了我們的傳承與保護,也決定了我們的創新,創新性恰恰來自民俗藝術前輩文化傳統的稟賦。因此,北京民俗藝術産業化策略應是利用北京民俗藝術資源,合理産生民俗藝術精神産品,為當下的人們接納、運用。對北京民俗藝術合理保護和開發的産業策略,應強調以下幾點:
一、首先必須熟知北京民俗藝術的核心內容,發掘民俗藝術對當下受眾的吸引點。將全社會動員起來,全民族參與進來,才能實現真正的文化保護。
二、建立完善的民俗藝術産業機制,在全球化語境下,發揮北京民俗藝人的話語權,激勵民俗藝人充分發揮其創作主動性與激情,保護北京民俗藝人創作權益和創作追求,使他們“活在當下”。
三、建立合作機制和氛圍,利用各種傳播媒體的支援,進行複合式合作,使民俗藝術有充足的傳播空間,發展空間,
四、利用最先進時尚的技術,使民俗藝術創意和全球化語境中最先進的技術聯繫,使得全球化語境成為北京民俗發展的正面動力,而不是負面衝擊。
近些年來,我國民俗藝術保護工作日益被重視,支援、保障傳承活動的開展也成為政府、社會乃至教育部門一項重要工作。北京市各級政府、社會團體還積極研究和探索保護傳承的方式方法,如設立文化生態保護區、建立生態博物館、以鄉鎮、村落、社區為單位開展傳承活動等等。不少地方政府採取多種措施,給傳承人創造條件,提供經費、場地、帶徒等支援,為傳承活動和人才培養提供資助;一些高等院校也積極行動起來,大學開始設立相關專業、開展本科、碩士甚至博士學歷教育。
在這樣環境和政策支援下,對北京民俗藝術資源如何適應全球化語境的研究,也具備了可行性,我們應在在現有民俗保護的基礎資料上,根據全球化趨勢,選擇北京民俗藝術代表類型,進行北京民俗藝術形態、保護方式、産業策略方面的分析研究。(作者為北京工業大學人文學院講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