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王璜生:美術館的知識生産機制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7-22 08:53:23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文/王璜生

美術館具有多方面的功能需求,也以綜合性的功能實踐體現美術館的社會學、文化學意義。而當代的美術館越來越重視與公眾社會的關係,也越來越趨於平面化和娛樂化。但是,在這種平面化娛樂化的公眾社會中,在一個公眾社會尚未自覺形成知識的認知高度和普及性的情境下,尤其是像中國或亞洲的文化現狀中,作為藝術博物館性質的美術館,尤其應該承擔起“知識生産”的歷史責任。

“知識生産”是美術館的核心動力,是美術館的發動機。也就是説,美術館是由“知識生産”而構成一個美術館的運作系統,以“知識生産”為出發點,從而展開具有目的性的知識製造、傳播、交流、保護、再生産的一系列工作,形成有效的知識生産機制。

知識生産的機制、功能及特點在美術館的具體表現為:

1,展覽及相關的學術性建設是“知識生産”的重要工作,如:展覽策劃的學術問題意識和實踐,關注和參與當下文化問題的探討和建構,推動相關的學術問題的開展等等。其實,一個展覽的策劃及組織、實現的過程,就是一次知識生産的過程,而知識生産可作 “有效”和“無效”的區分,有“大效”和“小效”之別等等,因此,如何使我們的展覽及學術活動成為“有效”和“大效”,這是檢驗美術館是否真正具備“知識生産”機制和能力的標準。

2,對歷史文化和資源的學術梳理、合理利用及當下闡釋,尤其是對美術館藏品及文獻資料的研究、整理、保護和相關理論建設。藏品及歷史文獻資料中隱含豐富的資訊,處理和保護這樣的資訊,從而構成新的知識增長點。我們往往忽視這樣的歷史資源,尤其忽視歷史資源的當下意義:即歷史延伸到當下的意義和當下對歷史作出再闡釋的價值。

3,關注當下正在發生的藝術動態,以主動的態度積極參與其中,包括關注年青藝術家動態,推動年青藝術家的成長,以“進行時”的思維參與藝術的發生活動。歷史在發展,時代在變化,對當下的闡釋和介入是知識生産和知識建構的重要方式。

4,美術館應具有相容、開放的學術精神,應重視知識的交流、對話、互為互動,要從知識生産的最基本的社會基礎做起,從而形成開放的“知識生産”機制。知識是在開放而自由的精神氛圍中才可能有效地發展及體現其有效的價值。

5,知識的應用和研發,使知識深化、變通、催生,從而産生知識新的可能性。知識如何轉化為現實,在現實的社會實踐中體現價值、共構作用,並深化意義,這將構成知識的再生産。

6,普及性的公共教育是美術館知識生産及再生産的重要途徑和方式。轉化知識的形成方式和傳播途徑,形成多元多層面的知識面向,使知識成為豐富的多棱鏡,在豐富的多棱鏡中折射著不同階層不同向度的文化需求。

7,交流和互動是“知識生産”的另一種有效的方式,無論是專業的交流,還是跨行業跨學科的互動,都可能借助於美術館這樣的平臺輕鬆地進行,並獲得潛移默化的效果。

8,美術館學本身就是一個知識體系,美術館的運作、管理、運營等,以及對這樣的工作內容及方式的研究,構成了可以不斷深入延伸的知識系統。其實,這樣的知識系統,不僅包括技術性層面、操作性層面的東西,更是綜合體現了一個社會、一個時代的價值觀、美學觀等等的問題。

中國在近十來年間,美術館的建設及發展從數量和規模上看,可以説是極為神速的,由美術館引發的展覽及學術活動也非常之多,真可謂目不暇接,眾聲喧嘩。但是,應該承認,中國的美術館目前對於“知識生産”的意識和具體的工作還是處於非常基礎的層面,對學術策劃和學術高度及深度的認識和工作都相當表面,對藏品和歷史、當下的關係認識和工作也相當不足,同時,更缺乏一種“進行時”的思維和工作熱情及責任感,因此也使美術館缺失知識生産的機制和活力。

這其中,最關鍵的是缺乏美術館“知識生産”的意識,普遍認為,美術館只是一個簡單做些展覽的場所,而展覽是藝術家向社會亮相的一種手段。殊不知,就是一個“展覽”,其實包含著美術館的一種“知識生産”的運作系統,從策劃,角度切入,作品選擇,相關研究及論述,作品與空間關係,空間與觀眾的關係,視覺接受的特點及過程,交流與互動等等,每個環節都是一種知識,種種知識的集合成為一個系統工程,而系統的運作構成了“生産”的過程和形成了“生産”的成果。“展覽”只是美術館知識生産系統工程中的一個部分,一個子系統,而“研究”、“公共教育”、“典藏”、“交流”等等都可能是美術館系統工程中的子系統,同時,支援著美術館整個知識生産系統工程的有效運作。如果我們缺乏這樣的“知識生産”的意識,是無法主動地建構相關的美術館知識,更何談“知識生産”。

美術館具有承擔這樣的知識生産的職責和能力。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