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泰特美術館首位亞籍策展人李淑京談策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7-21 11:01:44 | 文章來源: ARTFORUM

劉建華,《Regular/ Fragile》,2007,Oxburgh Hall 英國現場場景

Copyright: Sook-Kyung Lee

      李淑京博士目前是泰特利物浦美術館(Tate Liverpool)的展覽部策展人出生於南韓的李淑京曾在南韓國家當代藝術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擔任策展人並於1996年來到英國攻讀藝術批評的碩士與藝術史及理論的博士學位目前也是泰特美術館亞太地區收藏委員會(Asia-Pacific Acquisitions Committee)的策展人是泰特美術館歷史上第一位來自亞洲的策展人

 

 

這是泰特美術館的第一個亞洲藝術家的個展,雖然我們過去在群展中展出過不少亞洲藝術家,也在渦輪大廳展出了艾未未的作品。建館100多年來, 從主要關注英國藝術開始,泰特慢慢開始收藏西歐和北美的藝術,直到發展成一個愈加有國際視野的美術館 。如今,我們在積極回應國際上各個藝術區的藝術發展:過去幾年以來,我們分別擴展到拉美和亞洲藝術;接下來,也會涉及到中東藝術、非洲藝術、南亞和東歐藝術等。我們相信這些區域都在生産出有歷史重要意義的藝術。雖然泰特的團隊中有來自北美,歐洲及亞洲的策展人,可每次展覽中,我們也非常注重與本地學者溝通取經,儘量減少在文化上的理解誤差。

 

非常有幸,作為連結東西方藝術的一個橋梁,我嘗試更客觀地體會英國觀眾需要什麼。我儘量從一個新鮮的角度反覆推敲如何實現泰特的目標。我們的主要觀眾群是英國群眾、納稅人、及要來學習欣賞當代藝術的學生 – 理解他們的需求對我來説非常有趣也很重要。如果在南韓做白南準的個展,側重點就會不一樣。比如説,可能會展現更多他早期的作品,包括音樂和表演藝術;因為他的大型裝置藝術在南韓比較有名,很多是為場地專門製作的。在泰特利物浦的展覽中,我想探索:除了這些雄偉壯觀的裝置藝術,白南準是一個怎樣愛沉思冥想卻又先鋒味十足的藝術家。

 

東西方美術館體制的互相學習不是單方向的。根本上,藝術家的創作模式才是展覽組織的決定性因素 –比如説近年來增多的表演藝術就對收藏和策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至於東方向西方的學習主要是組織過程,而我們也很願意分享自己的經驗。泰特倫敦的bankside改造就是一個好例子。

 

我在東英吉利(East Anglia )的一年期間策劃了不少項目。其中有劉建華于2007年展出的《日常/易碎》,于國民託管組織(National Trust)屬下的一幢建於15世紀的奧克斯堡大廳(Oxburgh Hall)。他用精美的白瓷做成常見物,展現了有諷刺意味的矛盾:來自中國的大批量生産的便宜産品和享有盛名的中國瓷器的光輝歷史。裝置與展覽環境一起給人很強的感染力。我和劉教授對結果都非常滿意,許多觀眾也受到非常強烈的震撼。我還組織過朱利安-奧比(Julian Opie),南韓藝術家金基羅(Kira Kim)等展覽。我很幸運,能夠借用一個平臺,實現很多自己想做的策劃。

 

作為英國藝術委員會的多樣文化策展研究員,我把握住了這個了解英國藝術體制的好機會。我漸漸學會了怎樣把公立機構的目標和我個人的興趣結合起來。如果一開始就在泰特工作,不一定會那麼得心應手。申請泰特利物浦時面試了兩輪,挺艱難的。第一輪有3個人面試,進行了1個小時。我一直很喜歡泰特利物浦美術館,它似乎頗有創造力和先鋒性。我也喜歡利物浦雙年展。解釋了這些理由後,面試者接著問我對英國藝術體系和國際藝術的理解。我很欣慰地確知泰特對國際藝術的確有投入。第二輪候選人只剩下兩人,我詳細討論了過去的策展經歷,並要假想會在泰特策什麼樣的展覽。在東英吉利繁忙的一年看來十分值得。

 

評價一個策展人的標準尺度不好拿捏。對我來説,我看中評論家的意見:劉建華和白南準的展覽受到了好評,給我很大的信心。同行的策展人及藝術領域的專業人士的評價非常也讓我有成就感。遺憾的是,由於有太多外因,觀眾的人數並不能作為唯一評判的標準。

 

我絕不僅僅是泰特美術館的一個表面上的‘亞洲代表’。通過泰特,我真正有責任也有能力把自己對亞洲藝術的了解和知識貢獻出來。我是亞太地區收藏委員會的策展人,也帶領泰特在該領域的調研。仿佛有些策展人對中國當代藝術興趣不再,要轉移到其他地域了;而對我來説不是這樣,我看到了亞洲區許多非常有才華的藝術家,只是沒有人了解或推廣他們。這是我給自己的一個承諾,要非常熱切地努力,來發掘他們,而不僅僅是那些已經在活躍在國際舞臺或有留學背景的亞洲藝術家。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