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碰撞與交融——20世紀初美國現代藝術批評和藝術史學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7-07 15:36:30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20世紀40至50年代之前,美國藝術史學和藝術批評,與藝術創作情況一樣,是籠罩在歐洲傳統的影子裏的,國內學界對這方面的情況了解和介紹都比較少。近些年來,大家的注意力多集中在50年代之後成名的美國藝術史家和批評家身上,比如邁耶·夏皮羅、阿爾佛雷德·巴爾、詹森、格林伯格、麥克·佛萊德等人,而事實上,20世紀初到20至30年代,是美國藝術史和批評崛起的關鍵時期,牽涉到美國藝術史和藝術批評是如何在歐洲思想傳統與本土經驗的碰撞與交融中孕生出新的學術話語形態,乃至成為戰後西方世界的中心問題。了解這段歷史,對於我們全面準確理解和把握美國藝術史和藝術批評發展的學術景觀及其在整個西方藝術史和批評史中的地位,都具有重要意義。

在美國,早期藝術批評主要受英國批評家約翰·拉斯金影響,他的著作1847年出版後,很快成為美國藝術批評寫作的參照標準。20世紀最初的10年到40年代,介入批評活動的人各色各樣,包括專業批評家、歷史學者、哲學家、前衛藝術家、收藏家和作家等,討論的問題也是五花八門,諸如:傳統學院藝術與前衛潮流孰是孰非,再現與抽象的關係是什麼,藝術的社會性與“為藝術而藝術”的觀念的衝突,如何看待美國藝術的民族性與現代藝術的國際性,美國藝術與西方普遍觀念之間存在什麼不同等,其中一個比較核心的問題是:美國的藝術和文化中是否包含了一種特殊的精神態度。這些討論大都是在歐洲美學、藝術史和批評理論,尤其德國理論之上生發出來的,當時比較出名的批評家和藝術理論家是羅伯特·亨利、斯蒂格裏茨,他們兩人影響了紐約的一大批藝術家和批評家,並且形成了兩個活動圈子;此外,杜威哲學和美學思想及德國移民藝術家漢斯·霍夫曼的表現主義理論也對促進美國早期前衛藝術思想的發展,乃至形成一種現代藝術創作的美國精神態度的自覺意識,起到了推動作用。

專業藝術史在美國的發展和壯大是在進入20世紀之後,之前的美國藝術史教育和研究活動主要與藝術品的收藏、鑒賞、基督教藝術考古學及市民的道德和文化素養培養等聯繫在一起。帕諾夫斯基在《美國藝術史30年:一個歐洲移民的印象》中談到,20世紀20至30年代美國藝術史呈現的活躍景象和取得的成果,已彰顯出新穎的學術形態,並對德語國家乃至整個歐洲藝術史的主導地位構成了挑戰。他提到的當時已成名的美國本土藝術史家艾倫·馬爾庫德、查爾斯·盧夫斯·莫裏、佛蘭克·J·馬瑟、阿瑟·金斯利·波特、霍華德·布特勒、保羅·薩茨等人,在學術傾向上,多表現出對特定門類的研究對象的“實物全集”的意識,致力於物證工作。除雕塑、建築、繪畫之外,各種工藝裝飾、鄉鎮教堂的粗拙雕刻、素描底稿等,都納入他們的調查和研究範圍。他們總是盡力搜尋和記錄這些零散的和正在銷蝕的東西,並了解它們的原初存在狀態。正如杜威所説的,只是在造物的層面上,“創造者的真才與接受者的真保持一致。”也只有在確鑿的造物事實上,才能醞釀和發展作為人文學科的藝術史研究的各個方向的專業實踐原則。

構成20世紀早期美國藝術史的另一支力量來自於30年代初受納粹政治迫害或為躲避歐洲戰爭威脅而移居美國的歐洲移民藝術史家,尤其是德國的移民藝術史家群體。這些學者初到美國,主要落腳在紐約大學藝術學院、普林斯頓大學和哈佛大學。曾經在紐約大學工作過的德國藝術史家包括帕諾夫斯基、沃爾特·佛裏德蘭德爾、理查德·克勞塞默爾、理查德·艾丁豪森、卡爾·魯曼、朱利斯·海德等人;在普林斯頓工作的德裔藝術史家主要有帕諾夫斯基、保羅·佛蘭克爾、查爾斯·德·托內、庫爾特·威茨曼;在哈佛大學及其所屬的福格藝術博物館工作的有雅各布·勞森伯格、斯瓦岑斯基、奧托·本內施等。德國移民藝術史家與美國本土藝術史學所形成的碰撞和交融,對美國後來的藝術史及相關專業學科發展産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也為二戰後美國成為國際藝術史學術研究和教育中心奠定了重要基礎。(張堅)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