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篤:在內心中奔跑的李迪

時間:2011-03-24 17:52:44 | 來源:李迪的部落格

資訊>聲音>

文黃篤

倘若提起畫家李迪,馬上讓人想起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他的油畫《多思的年華》, 它所表現的是那個令人難忘歲月裏中國年輕人充滿無限幻想和理想的精神狀態。這一幅作品無論在語言還是在形式上都在當時産生了不小的轟動,因為它已超出了學院繪畫的美學範疇,不再崇尚學院古典繪畫的修辭和敘事,而是以新的方法探求新的繪畫形式、語言及精神內涵。該作品打破了繪畫的時空敘事,帶來了一種清新的藝術氣息——直觀、親近和流行的平視風格。其語言之哲理,形式之象徵,內容之凝練,令人驚嘆!

80年代的中國是一個充滿理想和激蕩的時期,像其他青年人一樣,藝術家也無不為那種激情和懷疑的精神所感染和驅使。李迪並沒有駐足於《多思的年華》帶來的喜悅感和滿足感,而在1986年突然走向自我懷疑,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舉動,放棄了自己嫺熟的學院寫實繪畫技能,冒險地去尋找未知世界的新繪畫。具體而言,這個跌宕的歲月也正感召了他強烈的表現慾望,選擇表現性繪畫恰恰表達了他當時埋藏于皮膚之下的不安情緒和慾望,因為表現繪畫更能使畫家自由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表現力,這一決斷為他後來的德國求學之路鋪墊了藝術之路。

在90年,像其他的中國藝術家留學西方一樣,李迪滿懷藝術之夢隻身轉戰于德國。他先進入美術學院洞察德國當代繪畫的美學動向,但並沒有在這一大潮中自我迷失。在研究材料、色彩和對象之關係的過程中,李迪一直保持其個人判斷且清醒地認為,繪畫是傳達個人觀點的媒介,繪畫是一個自我精神解放的手段。他的繪畫介於新表現主義和新野獸繪畫之間的混合風格,以自由的筆觸和明亮的色彩及誇張變形的造型淋漓盡致地表現了現代人的焦慮、驚恐、荒誕的情緒和表徵。

李迪是一位直覺、機敏、靈動、睿智的藝術家。他對繪畫懷有一如既往的執著和堅信。在以《在內心中奔跑》為名的個展中,李迪最近的繪畫語言又發生了新的轉變。雖有對德國新表現繪畫的糅合和簡化,但他更多通過重新發現傳統繪畫中的美學能量,力求使自己從流行繪畫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尤其是對中國水墨畫意象的參照與吸納,使他能從中有了創造新的繪畫的可能性。為了創作這些令人過目不忘的作品,他一改其以前的繪畫方法,不是在繪畫前先設計故事情景,而是強調在繪畫過程中的出其不意的感覺,因為他發覺由草圖、照片和圖式構成的經驗模式往往困擾和限制了畫家的自由,並使畫家在創作中變得小心而拘謹。正是從這個視覺出發,李迪立刻領悟到,繪畫性之重義就在於其自由和自然,而非矯飾和做作。在作品《時代勝者》、《心起》和《一種活法》中,畫家通過重新編織圖像進而營造出了動蕩不安的社會境遇,而姿態不穩的人物似乎發出了這樣的暗示資訊:這個由好與壞所編織的世界仍人感到窒息,人類仍難以擺脫身陷於限制與自由、壓制與抗爭所糾纏的命運。李迪甚至把繪畫看作是“記錄的現實主義”,這並不是指畫家對現實的客觀描述,而是指他對現實世界的主觀意象式的書寫,是一种經過個人過濾的新視覺。在作品《在內心裏奔跑》和《重要的是舒暢》中,他在構圖上並不是取其完整性,而是主觀截取生活場景的局部,猶如繪畫中電影鏡頭的定格和放大,形成了一種去語境化的情景,營造出的是由人、時間、空間、運動、靜態組成的新意象,産生了某種視覺的錯位感和心理的距離感。這是一种經過純粹視覺過濾的形式昇華,它沒有明確的指涉意義,留給觀眾更多的是遐想和感受——或體驗在對比關係中的幽默與苦澀,或領會內在的情緒和精神的密碼。

在觀察和捕捉現實物象中,李迪找到了與個人經歷相符的冷灰色域,這種自然“流”出的色域有條不紊的把沉澱於心靈的東西轉換成個性化的繪畫語言,從而産生一種不確定的空間和神秘的無邊無垠的感覺。而他在作品《踢天》、《不是真的》和《橫空》中的“流”無非體現在遒勁而自由的筆觸,反映在繪畫形式中奔放寫意的筆觸盡顯流暢之美感,它是畫家個人內心的真實流露和繪畫性的自然表露。這種純“處理”的形式錶現了既不優雅又不自在的、百無聊賴的人的漂離的狀態。值得注意的是,李迪在這些繪畫中還賦予了人以戲劇化的運律。當人的身體爆發出某種動感時,身體表徵被畫家主觀放大成了與控制、力量、抗爭、釋放相關的符號。畫家通過對人身體的塑造,通過對人心靈的分析,通過人精神的表現,讓觀者從直覺走向心靈的神會。因此,李迪的作品就如同對現代生活壓力的書寫和證明。他用詩性的繪畫語言表現了人類的詭異感和荒誕感,並進一步生動詮釋了當代人的徬徨、迷茫、焦慮、困惑、痛苦的精神狀態。

總而言之,李迪繪畫的核心就在於排斥了宏大的敘事和客觀的形象塑造,而是關注對微觀世界的主觀表現及其心理分析。他不再把新表現主義作為唯一的衣缽,而是從中國禪宗繪畫中不可預知的偶然性獲得啟迪,把人物形象從敘事中抽離,也就是説,敘事被抽象性所替代,象徵性被隱喻所替代。它既蘊涵了愉悅、歡快和享樂,又包含著觀點、態度和批判。可以説,李迪的繪畫寄託了自己浪漫和詩意的情愫。這不僅是一種具有超真實的意象,而且是一種充滿日常經驗的暗喻。他的繪畫並不是一種華麗辭藻的説教式的圖解,而是以一種樸素的視覺語言對人的心理和情感進行的分析和隱喻。

李迪的繪畫是一種激情而浪漫的藝術。他的繪畫是自我精神的避風港。他的繪畫留給我們的是沉思和冥想!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