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藝術節就要解放藝術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0-19 17:15:59 | 文章來源: 文匯報

文\陳聖來

選擇合適季節、選擇新奇的場所和空間,別出心裁地演繹藝術,往往能使觀眾對藝術再生新鮮感,因審美場合的變換引發審美趣味的新變;能使觀眾在好奇心導引下,重燃對藝術的激情。這只是藝術節解放藝術的一個方面,不斷掙脫束縛藝術的繩索,給藝術插上翅膀自由翱翔,讓藝術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正是藝術節的追求

藝術節必定是一個城市的文化寫照

一次電視臺做我的訪談,主持人突然發問:“藝術是什麼?”讓我用最簡練的語言表述,我未及琢磨,脫口而出:“藝術是一種品位,一種愉悅,一種情感方式,一種精神享受。”我知道與辭典上的科學界定相比,這樣的闡釋可能不完整不全面,但我自認為觸摸到了藝術的核心與要義。由此我想到:“藝術節是什麼?”

如果循著上述思路延伸,那麼藝術節就是一場精神聚餐,情感集會,愉悅分享,品位追求。藝術節是一個城市的集會與狂歡,通過藝術節這種特定的行為方式融合整個城市的各種元素,調動和煥發城市各個層面的光彩,豐富與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質與生活內涵,使城市更具吸引力和包容性。

城市是藝術節的發生地。任何一個藝術節如果拋開它生存所依託的某個城市,就會像柳絮像浮萍;飄蕩的無根的藝術節是沒有生命力的,而依託著某個城市生存的藝術節,必定是這座城市的文化寫照與文化折射,體現這座城市中人們的生活品質、情趣愛好、鑒賞水準以及組織秩序等等。所以,世界上絕大多數的藝術節都以舉辦城市命名,標記彼此的血脈相連。

藝術節是一種特定的文化合成,一種民族文化品質的闡發,一種世界文化的融匯,一種文化嬗變的載體,一種新生文化的孵化器。

“藝術就是教導我們生活得更好”

因此我認為,藝術節最大的好處是解放藝術。所謂解放藝術,就是不把藝術節束之高閣、藏于深苑,而要拆除藩籬,把它推到大眾中去,創造每個人都能體驗都能參與都能享受藝術的機會。平時,或因經濟的拮據,或因時間的排拒,或因興趣的阻隔,藝術不能成為許多人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因藝術缺失顯得艱澀沉重。當了15年愛丁堡藝術節總監的麥克馬斯特爵士説過這樣一句精彩的話:“藝術就是教導我們生活得更好。”藝術節把藝術的精靈釋放出來,讓她活躍在人們身邊,活躍在城市各處,使大家的生活變得色彩斑斕、對生活充滿憧憬。藝術節要創造一種氛圍,讓這座城市的人們,以及來這座城市做客的人親近藝術、擁抱藝術。

遙想上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愛丁堡藝術節創辦之初,想來參加藝術節的演出方多於主辦方的接待容量,於是一些演出公司就找了些廢棄的舊舞臺自己“秀”,邊緣藝術節就此發跡。現在這一活力四射的藝術節甚至成了古老英國再造青春的象徵。幾乎在同一時期創辦的奧地利布魯根茨藝術節,由於沒有合適的表演劇場,便在城鎮的湖泊上搭建浮動的水上舞臺。由此發展起來的藝術節,現在每年能獲得1.7億歐元收益。這樣的探索與嘗試,在我們自己的藝術節中也不乏其例。記得第二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時,我們把普契尼的《阿依達》搬到8萬人體育場演出,大為轟動;三年後,我們又在同一場地上演情景歌劇《卡門》。這是歌劇的盛典,更是歌劇的普及,許多普通市民不但觀賞了演出,而且參與演出。我們的藝術節演出,就像商業形態演變一樣,正逐步從簡單購買的消費發展到體驗式消費。

傳統劇場不是藝術節唯一的選擇

世界各國藝術節都創意迭出,包括在演出場所方面另辟蹊徑。傳統劇場一不是藝術節唯一的選擇,廣場、湖畔、林間、社區等等,都是藝術可能的棲息地。去年我去參加澳大利亞帕斯藝術節,他們選的演出場地實在別具一格:西澳芭蕾舞團在半山坡一個天然的露天劇場演出,一邊是絕壁、一邊是懸崖,前面是一溜巨大青石板鋪成的舞臺,後面是階梯式觀賞臺,一對對情侶或一戶戶人家在鋪了毛毯的臺階上坐下,頭頂繁星,遠眺山坳間的萬家燈火,近看青石板上的芭蕾表演,宛如天上人間。每年的帕斯藝術節期間,在這個特殊的山坡露天劇場演出14場芭蕾,票子總早早訂購一空。

今年,我們的藝術節在江南水鄉朱家角安排了三場特殊場所的演出:一場在課植園的亭臺樓閣和小橋流水間,上演實景園林版《牡丹亭》,這仿佛是湯顯祖《牡丹亭》的復原與再生,柳夢梅與杜麗娘在美景如畫的庭園裏演繹生死戀;另一場是在朱家角水都南岸8000平方米的大草坪上,演來自美國的大地豎琴多媒體音樂會;還有一場,是譚盾為藝術節開幕專門製作演出的《水樂堂·天頂上的一滴水》,在古鎮老宅,在隔岸相望的古禪院前,在波光粼粼的水泊之畔,將音樂、河水、古剎、老宅、演員、觀眾融為一體,人在畫中、畫在人中,人在水裏、水在人裏,把室外當室內、把室內當室外,把現實當夢幻、把夢幻當現實;及至演出結束,中外嘉賓登上挂著紅燈籠的木船在小河港汊間搖曳離去……“今宵是何年”!

這種對演出場所的顛覆、對藝術精靈的釋放,某種程度上賦予了藝術更大的活力,是藝術節的匠心獨運之處。選擇合適季節、選擇新奇的場所和空間,別出心裁地演繹藝術,往往能使觀眾對藝術再生新鮮感,因審美場合的變換引發審美趣味的新變;能使觀眾在好奇心導引下,重燃對藝術的激情。當然,這只是藝術節解放藝術的一個方面。創意無止境,不斷掙脫束縛藝術的繩索,給藝術插上翅膀自由翱翔,讓藝術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正是藝術節的追求。

(作者為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總裁、亞洲藝術節聯盟主席)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