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陸川:如何構建國家形象?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6-09 15:21:22 | 文章來源: 《藝術世界》

 

“這‘孩子’不是孕育在子宮裏,他從一開始就是在透明試管裏培育的。我們搞創作的生性不愛商量,但這一次不斷地和人商量,不斷被人修正,被反覆討論…… ”5 月 1 日下午,陸川收到在浦東世博會中國館現場的朋友短信,説他執導的《歷程》在中國館上映了,“許多人都給看哭了。”

到這個時候,陸川的心事才終於放下。直到 4 月 27 日,這部影片還在進行修改。在 5 月1 日開園儀式前,陸川都不知道這部世博的主題影片能不能如期上映,或者被別的導演的片子代替。陸川的片子反覆修改的緣故,主要是因為這部官方的命題作業里加入了 2008年汶川地震後現場的畫面。

受著名學者李澤厚的著作《美的歷程》啟發,陸川開始給這部電影取了同樣的名字。但在經歷終審時,這部電影被改名為《歷程》。“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美的歷程》英語翻譯為‘The road to our beautiful life’(追憶通往美好生活的一條道路),這條道路肯定要經歷許多坎坷,這個過程也能反映我們現代生活的美好。”它不是宣傳片,是國家館的主題電影我沒想到世博的這個片子會讓我來拍。《南京!南京!》完了以後, 2008 年 8 月份,我開始作為影像部的評審介入世博會國家館創作,和城市、建築等各個門類的專家一起,做一些方案的評審。後來接觸多了,世博局領導有一天就問我願不願意為國家館拍一個片子。當時已有 8個團隊在競標,但我覺得工作快一年了,對中國國家館也有相當的了解,慢慢也有了感情,也想著為它做點事情。

很多人都問我,為什麼願意接這個宣傳片?我想先糾正一下大家的判斷:它不是宣傳片。因為這部電影是世博會國家館的一個主要展項。這個鬥拱型的國家館總共有 49 米高,3層,在最高層有一個影廳,觀眾進入這一層的時候,首先是看這部電影,所以它不是一個宣傳片,算是國家館的主題電影。

我並不否認,《歷程》是一個官方的項目,國家行為。因此,它或多或少地帶著一定的命題,需要講述中國人改革開放這 30 年城市化的史詩性歷程,所以我們是帶著這個主題去創作的,並不是我個人某個完整理念的展現。拍故事片就是選一個故事,完全是我——一個導演內心關注的東西。《尋槍》、《可可西裏》、《南京!南京!》,都是我內心關注的事情,它們又剛好和中國觀眾的關注契合到一起,因此産生了共鳴。

雖然它不是我個人的電影。但我們這個團隊,攝影師、美術師、策劃,絕大多數人都來自《南京!南京!》的團隊,我們還是希望把對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情感能夠拍得更進入,而且用一種比較新的方式和手法進行表達。至少要跟之前的國家宣傳片有區別,要更貼近人。世博影片的題材是已經被人選好了的,你只能在規定下選擇自己的動作。怎麼去表現,用什麼樣的表現方法和手段,怎樣的情懷,對人物和世界的選擇,是我個人可以選擇的。作為一個電影導演,我盡可能用一種獨特的角度切入這個宏大的題材,再用一種獨特的藝術方式把它表現出來。

《歷程》影片截圖

城市 30 年的變化對每個中國人來説都不相同,每個人的體驗都來自自己的生活經歷,因此,你很難找到能夠代表13億中國人的集體意願,根本找不到。但同時中國人對生活巨變的感受還是有相同之處的,就像我們對北京、上海的感受一樣,你一想起它就會有一些標誌物,它們實際上已經成為城市記憶的符號。但怎麼找到它們,這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在這 30 年裏,中國人的精神氣質是什麼?中國人生活的世界經歷了怎麼樣的改變?用什麼場景、什麼事情描述它?我不想像以往那樣用笑臉,那種拍攝方式已經司空見慣了。我們團隊開會時就説,這次一定要拍出具體的人,不能老是激動昂揚的、向上的,也要拍出人們的焦慮,還有穿越災難的東西。

在劇情的設計上,我們通過一個家庭的四代人,父親、兒子、孫子和重孫,講述他們30年變化和經歷,把鏡頭對準他們。在他們一家人的背後,是 13 億中國人的歷程。中國改革開放的 30 年,是一個國家奔跑的30年,我們的畫面一上來就是上萬人的奔跑,父子倆告別,孩子在曠野上奔跑。各個民族不同的人匯集在一起,實際上是一種詩意的展現,最後他們又重逢在城市裏。

我和團隊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做出了劇本和方案,最後腳本通過了,攝製組也成立了,準備開拍的工作都完成了,結果上層領導一個電話打過來,所有的工作全部暫停,通過的劇本完全被推翻,一切又回到開頭,重新做起。

一個 8 分鐘的短片,我們的劇本多達 120 個版本,反反覆復地修改、否定、刪改,這個過程並不是那麼愉快。這部短片的審查級別,不亞於奧運會開幕式,不光是世博局領導審查,還有上海市的領導和更高層的領導。

試映的時候,有領導看完後,跟我説:“你們確實是北方來的,兇悍路線!”我理解這是他對我的肯定。通過這個片子,我知道國家項目運作的不易,也讓我有了許多這方面的經驗。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