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藝術與科學的融合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1-25 21:28:46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油畫)  焦小健   250cm×213cm

文/焦小健

我沒有見到袁隆平本人,不過,袁隆平的圖像、照片和視頻資料,還是比較豐富的,收集起來也相對方便一些。但這些東西總還是間接的,吸納和消化它們,讓它們內化到創作構思當中,前後花費了2年多時間。

我所要做的是要在袁隆平院士不在場的情況下,畫出鮮活和真切的“在場感”,為此,我不得不請了一位美院年紀很大的老先生給我做模特。問題是作為一位長年從事水稻研究的科學家,袁隆平身上的那種智慧而又淳樸的精神氣質,是無法通過這種方式把握的。在這方面,我主要是依靠電影,仔細觀察他的各種表情和動態,深化對他形象的理解,尤其是臉部形象,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辦法,在這個過程中,想像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歷史畫是藝術家的作品,對於主題人物歷史貢獻的表現,在某種意義上講,必定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非常完整。袁隆平的貢獻恐怕也不是我們畫家的幾幅作品就可以完全表現的,作為畫家,我們以自己的創作來表示對他的尊敬和崇拜。

我見過一些以袁隆平院士為主題的繪畫作品,包括國畫人物等,但都不是很好。據説,袁隆平自己很喜歡其中的一張國畫,因為這位畫家把他畫在一片水稻田中間,畫面上的水稻像麥浪一樣,是一幅很寫實的國畫。從構思來講,這幅畫跟我的想法很接近,但從作品的藝術性來講,這幅畫實在談不上有什麼藝術表現力。我的想法是,讓他本人和他所在的稻田産生一種持久的美感,以及那種甚至讓袁隆平本人都會感到驚異的鮮活創造力。

我收集和整理了國內可以找到的幾乎所有袁隆平院士的視頻和照片素材,但是很遺憾,因為基本上每個記者在拍他的時候,都帶有一種新聞的視角,著力強調的是一個超越凡俗的人的形象,多適用於新聞稿,對我畫畫的感覺沒有什麼助益。後來,我找到了一段袁隆平在室內的場景錄影,那是他在被採訪時拍攝的,我從裏面截取了一些他的瞬間表情和動態,這些可以供我創作參考。

我要畫他,首先要對他本人有感覺,現在只能通過間接的方式理解他的肖像,使之變得可以入畫,可以入畫對於我來講是關鍵所在,我必須通過電影蒙太奇的手法,找到差不多的那種感覺,然後再找真人替換,還要把真人的感覺搬到室外。事實上,我也曾到水稻田去找尋合適的環境。

室外的水稻田有季節的差異,一開始,我找的是綠色的水稻,它的顏色不是收割時候的那種樣子,我想畫袁隆平在有水的稻田裏。草圖拿到全國評委會,大家都説綠色不好,建議用代表水稻成熟的黃色,這裡牽涉到對於成功的認識和理解。歷史畫是要符合大家共同的感覺的,但我也堅持讓稻田有水的感覺。

在我看來,歷史畫主要有兩個難處:第一是難在它屬於國家定件,不是個人想怎麼畫就怎麼畫的,需要與各個方面的專家學者在一起共同探討,畫出效果;第二個難處是在創作過程中的,即創作者個人的意願與公眾所能接納的形象間的磨合,歸根結底是要讓它成為一幅在繪畫性上具備完整性的作品。簡單地説,要讓它變成一幅真正意義上的繪畫。做到這一點,難度才是最大的。

作為美術史的考證,畫作不全是它自己在説話,而是這個時代的特殊環境造就了它他的言説,造就了作品的時代特徵。中國現代藝術史還在持續地發生著,它的面貌不會像古代藝術史那樣清晰,到底哪些作品能夠流傳下去,人們是不知道的。只有經過一段時間的積澱,才會涌現出來。由此,我們也就能把握這個時代的藝術特徵。研究藝術史,主要是看這個時代能留下來的東西,並了解藝術家創作的特殊性。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是我們這個時代所賦予的重任。如果説這項工程會在以後的美術史上留下什麼的話,我想,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全國有這麼多人在同時做這件事情。(張堅 裴媛媛 唐可星整理)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