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機制從20世紀90年代初期引入到國內藝術品交易領域,其實就宣佈了藝術品商業化時代的到來,中國的藝術家不再羞于開口出售自己的作品,藝術品一級司、藝術博覽會,屬於藝術品交易中的“商業仲介”,它們的出現導致了整個藝術生態鏈交易平臺畫廊的出現,二級交易平臺藝術品拍賣公司的成立,發展到藝術博覽會也應運而生。畫廊、藝術品拍賣公更加完整,藝術界的內在分工越來越細、分工也越來越明確。藝術家是藝術品的生産者,這些被生産的藝術品或進入到經營藝術品的畫廊、藝術博覽會,或流入藝術品畫商的手中,或出現在藝術品拍賣公司的拍賣目錄中,最後通過交換,由藝術品的購買者購買藝術品,藝術品就完成了自身價值的轉換,從而完成了藝術品的市場流通過程,最終一部分經過時間檢驗的藝術品會被機構收藏者、私人收藏者以各種形式流向博物館。在以上的過程中其實並沒有出現“藝術批評”的影子,但這不意味著“藝術批評”是可有可無的,相反,“藝術批評”是藝術生態鏈不可或缺的一環。
“藝術批評”這一術語其實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藝術批評”指的是對各種藝術現象(包括了藝術創作、藝術欣賞、藝術流派、藝術思潮、藝術運動)以及有關問題所做的理性思考、分析、評論、歸納和總結。狹義的“藝術批評”的定義要小得多,它是對具體的藝術家創作、對具體藝術作品和具體藝術現象所做的分析和評價。“藝術批評”中的“批評”兩個字是批評家對於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評價、判斷,指出優缺點的意思。批評家的作用是什麼?批評家的作用就是架在藝術觀眾、藝術品消費者、收藏家和藝術家之間的一座橋梁,批評家的“任務”就是應該把藝術家視覺性、抽象性的藝術語言翻譯成大眾通俗易懂的文字與語言,批評家應該著重闡釋藝術品的學術價值,要挖掘出藝術家作品的獨特的、具有創新價值的方面並加以肯定,對不足的部分提出建設性的意見,這些才是批評家的職責所在。
但經過20多年藝術市場的發展,“藝術批評”也已經完全“市場化”了。不能説真正獨立的藝術批評已經不存在了,那種完全是由藝術學者、批評家進行獨立藝術批評的方式已經很少見了,因為這些藝術學者或者説批評家由於沒有與商業仲介有任何的聯繫,所以這類的藝術學者、批評家還是能夠進行獨立的藝術批評的,但現在更多的情形是,很多藝術學者、批評家得到了藝術家及商業仲介例如畫廊、拍賣公司的認可,他們通過批評的手段介入到了商業仲介的商業活動中來,所以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批評家也經常參加藝術家作品的研討會,或者參加由畫廊主持的展覽活動並撰寫展覽前言、撰寫對於藝術家作品的評論,或者參與到拍賣公司的商業活動中,在拍賣公司的圖錄上一般也都會有批評家對於藝術家作品的評價。如此來看,批評家介入到藝術市場其實在高度市場化的今天是很正常的一種現象。藝術批評家為藝術家撰寫“藝術批評”,其實是對於藝術品內在價值一種積極的建構,這種建構作用與藝術品諸多的商業仲介環節的建構作用其實是互補的,“藝術批評”是對藝術品價值的研究與探討,而藝術市場是對於藝術品市場價值的建構。這兩者都在藝術品價值的最終體現上發揮著各自的作用。所以藝術批評家也理應在藝術市場中獲得一定的利益分配,這其實是無可厚非的。關鍵是面對著市場機制,藝術家應該怎樣做或者説我們究竟需要怎樣的藝術批評,這才是更為關鍵的。
但是現在令人遺憾的是,我們目前在很多藝術媒體上看到的批評類文章多半都變成了對於創作者的“藝術表揚”。從“藝術批評”到“藝術表揚”其實可以説是市場化時代藝術批評的悲哀和無奈。其實越是市場化程度的深入發展就越要求批評家更要有一個真誠的態度。這種真誠體現在批評家要把自己對於藝術品的真情實感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清楚,而不應該像有的批評家那樣用空洞玄虛的話語品評作品。現在很多批評類文章其實看不到批評家真誠地對於藝術家的作品進行客觀、深刻的批評,我們看到更多的是讚揚、表揚式的批評文章,批評家應該堅持批評的客觀性、學術性、邏輯的嚴謹性,既要對藝術家負責、也要對藝術消費者負責,更要對自己負責。真正的藝術批評家應該具有可以為社會、市場、公眾所信賴的人格和豐富的知識底蘊,這樣才能做到人格、學識能力和權威的“三位一體”。在市場化的今天,藝術批評家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藝術批評不能成為“包裝”宣傳藝術家的工具,更不能完全成為藝術經營者吹捧的“馬前卒”。這樣藝術批評才有希望。藝術批評家應該保持著一顆對於藝術真誠的心。最後“老生常談”一句話:“藝術批評還是要弘揚真、善、美,真正地批判假、惡、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