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徐琛 質疑“藝術批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04-30 09:46:58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一個問題一直令人疑惑:藝術批評到底是做什麼的?也就是説,在藝術領域,藝術創作常常是先在的,那麼藝術理論應該是繼藝術創作之後的體系化?還是在藝術實踐中對藝術創作的先導性理論思維?或者還是帶有預見性的價值判斷和學術的系統規範與學術體系創建?

  如果,看眼前藝術批評的熱鬧程度,不亞於看一場場熱鬧的足球賽。只看見滿場球員追著“藝術”這只球賽跑,但並沒有看見“貝克漢姆”連連追擊主場,迫近球門,威脅對方生死。倒是有玩命的球員為進球,觸及底線,連連犯規,被示意“黃牌”,被罰下場。

  “藝術批評”陣地,成了各路英豪閃現身姿的綠蔭場。球員們中被不慎踢傷,被裁判罰下和因小動作犯規者,被連連出示“紅牌”,“黃牌”----比比皆是。

  到底“藝術批評”應該是一個什麼樣子?好象從事藝術批評的人並沒有去認真思考,而是忙於應付各種各樣的展覽,策展,寫評論文章,忙於與各種基金會接觸,尋求可能的合作機會和項目,但是沒有閒暇去認真思考一下,“藝術批評”這只球到底應該怎麼去踢?

  一,“策展人”泛化

  20世紀90年代的批評家,進入21世紀轉而華麗變身為國際化的“策展人”。似乎一直前衛,先鋒的藝術批評家一夜之間又成為了帶有國際化傾向的藝術策展人。從展覽召集人,宣傳策劃,到藝術批評主持,從與美術館,畫廊接觸到直接成為藝術家和藝術展覽機構的經紀人,從在一個小範圍內的有影響者成為影響傳媒,大眾和購藏者的舉足輕重的人物。

  媒體的注意力也多多聚焦于緋聞逸事,聚焦于身份多樣的藝術經紀人,策展人和二者兼而有之的藝術策劃人身份。他們身兼數職的背景社會:如藝術理論工作者,留學身份和對國內外藝術圈的諳熟,成為代言藝術家或者畫廊的藝術策劃人的首選因素。

  一時間,只看見風雲乍起的藝術圈裏,各家機構的代言人將策展人身份和理論家身份化為一種獨特身份,那就是頻頻為藝術機構或者畫廊,藝術中心推出帶有實驗性的藝術家,不管他或她,是年輕的還是擁有前衛實驗性經驗的藝術家;不管他或她,是真正具有學術性的還是真的具有藝術潛質的未來之星。重在發現和推出,重在參與和被宣傳,重在商業價值和可期待的市場身價,是藝術家被選擇和被發掘的先決條件

  於是乎,藝術策劃人,藝術家,藝術商業機構成為聯手盟誓的水滸“宋江”,在學術江湖上呼風喚雨,在學術浪潮中齊頭並進,在大浪淘沙的時代努力成為先鋒人物---

  二,學術“圈子化”

  一個身份獨立的策展人,可以同時為一家和幾家藝術機構推舉有潛質的藝術家。其前提是:藝術策展人與藝術機構,互為因果關係。或者策展人熟諳藝術家,與他或她具有特殊的共識,或者近於朋友之間的特殊關係,或者曾經是生死之交,或者有類似邂逅一般的奇遇。

  在推舉藝術家時,藝術策劃人的藝術宣言,類似産品“品質保證書”,或者類似藝術觀的新聞發佈會,或者是對某個藝術理論架構的分支枝杈進行修飾。在藝術江湖上行走,如果沒有類似的關係,沒有藝術家與策劃人之間,類似産品和商家之間的信用保證,類似出廠品牌的專門鑒定,是很難打開“藝術通往商業”途徑的真正道路的。

  這與真正的商業操作還不相似。那就是真正市場化的行為,往往只認品牌的品質,而忽略掉於此之間存在的人事利害關係。而“藝術”這種具有特殊品質的商品,則帶有更多的其他人為參與因素,或多或少帶上了後現代社會的獨特色彩。當然,前提必須是:藝術家和藝術策劃人,真的,對某個藝術問題從理念上達成共識。

  學術“圈子化”是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因為,也許多年前,由於某種原因,從事藝術的朋友希望有人能夠代言,有人能夠代表某家某派之言,有人能為只掌握藝術技巧的人們去發表宣言。而真正能代言的人或者擁有學術背景,或者擁有遠大志向,或者渴望成為“學術明星”一樣的人。那麼,許多年前的一種期待,在經過艱難的跋涉後,在經歷多年的“江湖行走”之後,在經歷類似“孫行者”“九九八十一難”的磨礪後,終於成為了現實。

  “藝術代言”終於成為了藝術家和商業機構之間的橋梁,成為某個星夜盟誓後的藝術與其他人的“第二次握手”,成為藝術青年理想道路上的行為“顯現”。

  三:學術批評“範式化”

  似乎每一個從事藝術批評的人都擁有一套自己的學術話語,那就是自我的知識結構搭建起來的知識寶塔。那裏面或許藏金儲銀,或許積攢寶物,或者還泉水潺潺-----每一個從事藝術批評的人,借助知識結構的儲備進行與知識結構接近的批評工作。或者如丹納的《藝術哲學》體系,或者如黑格爾的古哲學體系,或者如維特根斯坦的現象學知識,或者如貢布裏希的圖像學理論,或者如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哲學,或者如後現代,後殖民的新藝術理論體系。

  總之,藝術批評工作者不可能以“自説自話”的方式行走江湖,因為在龐大的學術架構撐起學術天空的時代,缺少理論架構,或者缺少學術背景支撐,是很難讓人心悅誠服的,也是很難讓真正閱讀了許多先賢巨著而拙于表達的真正藝術家信服的。

  於是,在一種或者幾種結構的知識譜係中徜徉的藝術批評工作者,長袖善舞地寫作,發表,寫作,發表,忙於應付接連不斷地約稿和撰稿,也在這樣的迴圈中實現著當年的夢想。而在接連不斷的應付中,苦於學術積累的薄弱或者學術積澱的才思枯竭,寫作開始變成套路化,模式化,成型化。連篇累牘的文章不知所云,似乎是一個主題下的不同翻版而已。

  藝術批評或者策展宣言已經成為帶有一定“範式”的寫作,而不是以前涌泉般汩汩地流淌和思維之揮霍拉。讀者看一篇文章也好,或者看數篇文章也好,似乎是看一個人或長或短的演講,一種慣性思維的延伸,而不是欣賞每一個人不同性格或者情感的表達。

  四,學術利益“均沾化”

  一直是文藝復興時期精英貴族的精神分享,藝術批評是丹納《藝術哲學》中的歸類和階層,而不是今日大眾全面參與的“群眾運動”;是“竹林七賢”式的名士風流,怎麼變成了“口誅筆伐”和“聲討”?本是“長老院”裏彬彬有禮的爭辯,怎麼變成了群氓唾沫橫飛的“漫罵”?本是學理的辨析,怎麼變成了毫無邏輯判斷的“胡攪蠻纏”?

  是大眾審美文化的延伸,還是今日“人人都可以成為藝術家”?是全民參與的時代,還是一個失去基本價值判斷的混亂局面?是沒有統一框架的散亂,還是失去標準的多元化?固然,豐富比較單一,更有色彩;多樣比較一元,有更多聲音發出;風趣比較鬥爭,更有智慧。但是,有時“蝴蝶與蒼蠅齊飛”似乎也是藝術大花園裏的自然生態。

  藝術早已經成為與販夫走卒一樣的營生,似乎已經不存高尚和崇高,甚至連地痞無賴也可以逛一逛的:窯子。似乎,藝術從業者,在普通人那裏也成為與“雞鴨營生”一樣的操持和買賣。藝術,早已經不那麼神聖和充盈著光芒。-----藝術,早已經走下聖殿和神壇。

  藝術批評,快要“批發”和“甩賣”拉!!!藝術批評的聖潔和光芒,也大打折扣和被風光掃地出門拉!要做藝術,儘量做一些別人做不了的;要做藝術批評,儘量做別人闡釋不了的;而不是隨便哪位街道小組大爺和大媽,都可以“忽悠”的“文化垃圾”。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2008首屆五四國際年輕藝術節
· [專稿] BLUE OCEAN——18名南韓藝術家聯展
· [專稿] 呂鵬個人作品展
· [專稿] 精藝軒藝術家作品聯展
· [專稿] 市場和炒作都是合理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