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不負趁花期”
這些年,中西文明交流互鑒類的展覽越來越多,本週末,杭州博物館“海上絲路的中國與英國:從杭州到倫敦”、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從呼捷瑪斯到未來圖景:蘇俄設計歷史”、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文明的萬花筒:敘利亞古代文物展”繼續展出;
在北京,勢象空間新展“春風不負趁花期:祝大年寫生與造型研究展”即將開幕;由汪民安教授擔綱策劃的松美術館新展“節奏與迭奏”也將於本週六面向公眾開放,展覽將以群展的形式呈現,內容涵蓋40余位中國當代重要藝術家的近50件作品,作品包括繪畫、雕塑、影像、裝置等。
祝大家不負春風,週末愉快!
海上絲路的中國與英國:從杭州到倫敦
象牙雕人物方形針線盒
推薦語——再現18-19世紀中國與英國的社會生活
本次展覽展出162件(組)中國的外銷工藝品與藝術品,包括扇子、牙雕、通草水彩畫、玻璃畫等,均為海上絲綢之路貿易與文化交流的重要見證。
展覽以時間為架構,分為“東方伊甸園”“璀璨中國造”“風情匯東西”三個單元,再現了18-19世紀的中國與英國的社會生活,並嘗試探討這一時期中西方文化的異同。
銀累絲燒藍提籃
象牙骨紙本單面繪開光外國人物圖折扇,清代
展覽時間:2022年3月18日-5月22日
展覽地點:杭州博物館南館二樓臨展廳(杭州上城區糧道山18號)
從呼捷瑪斯到未來圖景:蘇俄設計歷史
推薦語——這個工作室僅短暫存在10年,卻深刻影響了之後俄國乃至世界的設計思維和發展。
本次展覽以呼捷瑪斯工作室為切入點,聚焦蘇俄至蘇聯時期的設計創新,展品涵蓋戲劇、建築、手工藝、産品、平面、服裝、交通等門類,旨在探討該時期的設計為構建新的生活世界所實施的先鋒實驗及其取得的成就,溯源設計和藝術領域的內生動力和創造力。
呼捷瑪斯匯集弗拉基米爾·塔特林、卡茲米爾·馬列維奇、亞歷山大·羅欽科等俄羅斯代表性先鋒藝術家,是構成主義、理性主義和至上主義這三大前衛藝術和建築運動的中心。在這裡,師生們通過應用精準的幾何形及對空間的強調改變了人們對藝術和現實的態度,是藝術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
顏色練習-在空間中消解形式,А. И. 阿赫特爾科,1921-1922年
打破學科分界是呼捷瑪斯教學的重要特點,如所有學生必修的初級基礎課程是科學和藝術學科的結合,教員也通常在多個部門任教並運用多種媒體工作。呼捷瑪斯希望以此培育新型藝術家,這些藝術家不僅能夠從事傳統的繪畫和造型藝術,還能夠創造生活用品、勞動工具等人類環境中的所有物品。
1930年呼捷瑪斯解散,僅短暫存在10年,但卻奠定現代主義設計教育的基礎,深刻影響著之後俄國乃至世界的設計思維。
幾何形結構,А. И. 阿赫特爾科,1921年
空間結構 22 號(重建),亞歷山大·羅欽科,1921年
呼捷瑪斯“文化材料”課程作業——空間構成(模型),弗拉基米爾·塔特林、A.D.貝爾尼,1928年
展覽時間:2022年3月17日-7月10日
展覽地點: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杭州市西湖區象山路352號,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內)
提示:本次展覽僅限校內師生及美術設計從業者參觀(需預約)
文明的萬花筒:敘利亞古代文物展
刺猬形奠酒容器,西元前3400-前3100年
推薦語——展覽講述了敘利亞50萬年的文化圖景。
敘利亞位於地中海東岸,東北部延伸至兩河流域,向南可達古埃及,向東可穿過伊朗高原到達中亞。這裡是古代東西方重要的交通樞紐和貿易通道,也是兵家必爭之地。本次展覽共呈現183件(套)文物展品,講述了敘利亞50萬年的文化圖景。
敘利亞是世界最古老文明發源地之一,早在80萬年前就出現了人類活動的痕跡。敘利亞舊石器時代的早期遺存以砍砸器和手斧為主,晚期則出現了石雕、石葉。到了新石器時代,磨制石器和制陶工藝成為技術革新的關鍵,聚落的規模越來越大,逐漸發展為城邦。
蘇美爾風格祭拜者雕像,西元前2600-前2400年
古代敘利亞地區在西元前3100年左右進入青銅時代,青銅製品的使用推動生産力大幅提升,階級分化日益明顯,社會分工加劇,文字也開始出現。這一時期的商業貿易也繁榮發展,貨物通過幼發拉底河到達地中海港口,敘利亞由此成為陸路與海上貿易交流的中心。
從蘇美爾、亞述到埃及、赫梯,從巴比倫、波斯到希臘、羅馬,從拜佔庭到伊斯蘭,五千年來這片土地見證了多個帝國的興衰,也留下了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産,彰顯不同文明的衝突、交流與融合。
珍珠母貝鑲嵌畫,西元前2600-前2400年
展覽時間:2021年12月30日-2022年5月8日
展覽地點:金沙遺址博物館(成都青羊區金沙遺址路2號)
春風不負趁花期:祝大年寫生與造型研究展
展覽時間:2022年4月9日-8月20日
展覽地點:勢象空間(北京朝陽區高碑店鄉北花園金家村中街6號吉裏國際藝術區E1/E2/E3)
殷勤·不負東風——陳永鏘藝術展
陳永鏘,廣東南海西樵人,現為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廣東省中國畫學會會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創作研究員、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嶺南畫派紀念館名譽館長、廣州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本次展覽為觀眾呈現陳永鏘先生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的主要代表作品,並從其藝術早期,知命之年,花甲之年,以及年逾古稀的各個階段展開梳理,讓大家從作品中品讀這位對生活充滿細膩而真摯的熱愛之情的藝術家。
展覽時間:2022年4月13日-5月12日
展覽地點:廣東美術館(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白雲街道二沙島煙雨路38號)
節奏與迭奏
推薦語——松美術館新展呈現40余位中國當代重要藝術家的近50件作品。
由汪民安教授擔綱策劃的松美術館新展“節奏與迭奏”將於2022年4月9日面向公眾開放,本次展覽是新任館長丁澤華承接美術館後舉辦的首場大展。展覽將以群展的形式呈現,內容涵蓋40余位中國當代重要藝術家的近50件作品,作品包括繪畫、雕塑、影像、裝置等。展覽以“節奏和迭奏”為主題,讓這些跨代際的作品進行時間和情感的連接和變奏,也使這些作品和美術館的空間場域發生連接和互動,正是通過連接,松美術館也展現出綿延不絕的強度和活力。
展覽時間:2022年4月9日-7月24日
展覽地點:松藝術區(北京市順義區天竺鎮格拉斯路松美術館東區)
“麗人行”中國古代女性圖像展
《摹隨園十三女弟子湖樓請業圖》(局部),葉衍蘭,清代
推薦語——中國不同時代女性形象審美風尚之變。
本次展覽共呈現浙江省博物館館藏的74件古代女性題材畫作、逾80件(套)金銀飾品、服飾、生活用品等實物,為參觀者解讀中國古代女性的形象與生活。並列展出的還包括施慧、潘汶汛、劉禹君三位女性當代藝術家的作品。
《聽秋啜茗圖》(局部),費丹旭,清代
展覽分為三個部分。“閨闈風韻”聚焦古代女性的外在形象,首先梳理不同時代女性形象審美風尚的變化,同時展示古代女性豐富多樣的髮式、粧容、首飾、衣著,反映出她們對於美的追求。“雲幕椒房”著眼于女性的生活空間。“閨閣”的原意就是內室的小門,古代女性封閉而局限的生活空間,對她們的情感天性造成壓抑和束縛,既折射出男女權利的不平等,也標示著傳統社會的道德秩序與等級關係。
展期:2022年3月8日-5月8日
展覽地點:浙江省博物館(杭州市西湖區孤山路25號)
人工智慧的兌現:卑棄&解脫
參展藝術家:Tonoptik、凱西·雷亞斯 & 楊·聖沃納、賀子珂、戴文·榮伯格 & 凱特、索非安·奧德里 &伊什特萬·康特(又名蒙笛·坡茨恩)、勞倫·李·麥卡錫、採薩爾&洛伊絲、烏蘇拉·達姆、Interspecifics、赫蓮娜·尼科諾爾、鄭達
展覽時間:2022年4月9日-6月30日
展覽地點:麓湖·A4美術館(成都天府大道南延線麓湖生態城藝展中心)
(部分圖片源自icity,臺馨遙/綜合整理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