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當我逝去之時,我會含笑像煙火一樣迸裂開來,留給人世間最後的美麗與輝煌。

——彥涵

 

2016年7月23日,適逢彥涵誕辰100週年,“永遠的戰士”彥涵回顧展在中國美術館圓廳拉開帷幕。展覽經過精心篩選,呈現了彥涵三分之一的代表性作品,凝視這些作品與照片,似乎像翻開了一部大書,時光倒流,向我們娓娓道來——

彥涵1916年出生於江蘇連雲港農村,他少年時寄居於上海舅父家中,天資聰穎的他19歲進入杭州藝術預科,友人陳佛生在給他的信中寫道:“你不要畫風花雪月,要畫滄海桑田。”

抗戰爆發後,民族危亡,彥涵的內心愈加受到革命的召喚,在杭州藝專向內地撤退的途中,彥涵決然放棄了留學法國的念頭,經過千辛萬苦,徒步十一天,到達延安。延安條件雖然艱苦,但卻點燃了彥涵藝術為大眾的激情。魯藝木刻訓練班畢業之後,彥涵就跟隨木刻工作團來到太行山,這4年正是抗戰最艱苦的四年,組織需要他去哪,他就去往哪,他把木刻作為武器,向敵人發起了猛烈攻擊。身邊不斷有戰友犧牲,戰爭的慘烈給他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1943年,彥涵回到延安,但仍牽掛前線的戰事,在這種情況下,他創作了《不讓敵人搶走糧食》、《當敵人搜山的時候》等聞名於世的作品。

《當敵人搜山的時候》描繪了戰鬥到最後一人的八路軍戰士仍頑強作戰的一幕,畫面採取了金字塔式的構圖,金字塔尖是一位正聚精會神向敵人射擊的戰士,主體則是四位在下面做支撐的群眾,他們肩扛手托,構成了戰士穩定而堅實的基座,而旁邊一位民兵則正向上攀登,將即刻加入戰鬥。這幅作品雖然尺幅不大,卻具有極大的象徵意義,中國人民眾志成城,團結一致對抗外敵侵略的決心堅不可摧。而方寸之間,刻畫如此眾多人物,安排如此巧妙,氣氛如此強烈,顯示出彥涵極高的藝術創作水準。

1945年4月19日,美國《生活》雜誌在顯要位置刊登了這幅作品,不僅成為當時向世界各國傳播中國抗日戰爭的重要第一手材料,也因成功記錄了人類反法西斯侵略戰爭的偉大勝利而載入史冊。

此時的彥涵沒有把自己當作藝術家,而是一名以木刻為武器,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搖旗吶喊的戰士,他一手拿槍,一手拿刻刀,在頻繁上演生死的舞台中穿行,彥涵的版畫為中國反法西斯戰爭做出重要貢獻,同時也留下了一幅幅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史的經典。

革命勝利後,彥涵繼續用藝術表現新生的共和國的美好願景,國家建設、抗美援朝……時代主題在他的作品中蓬勃再現,即便在滄桑歲月,也未曾放棄過對光明與理想的堅持。改革開放之後,彥涵依然沒有放下刻刀,他不斷探索新的藝術語言,謳歌時代,創造出激動人心的畫卷。彥涵曾説“標新立異,無所畏懼”,在2000年之後的作品,大膽前衛,直逼西方現代藝術精髓,這些作品顏色鮮艷,棱角分明,充滿了未知而神秘的力量。如果説彥涵的主題性木刻版畫是在限制中表現出自由,這些繪畫作品則脫掉了現實的枷鎖,自由翱翔于藝術的天際,遠超同時代眾多藝術家。

彥涵愈到老年,愈將自己的回憶刻畫為一幅幅感情至深的作品,藝術的激情在血管內洶湧奔流,不能自已。即使雙目失明,依然憑感覺在紙上與空中涂畫著自己的內心世界。他一輩子生活簡樸,解放後常年在只有9平米的畫室裏作畫,當美國記者問他時,他則説“我有兩個畫室,一個有9平米,另一個則有960萬平方公里。”臨終前,他説:“我一生沒有做過對不起人民的事……”

值此彥涵先生誕辰百年,前來中國美術館紀念他的人們絡繹不絕;面對這些珍貴的作品、書跡及遺物,每個人都感受到彥涵先生的赤誠與執著,他永遠保持著一名戰士的熱情,像一團星火,嚮往著自由與真理,燃燒自己卻照亮了整個時代與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