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敢:西方美術學院的歷史和意義

時間:2018-12-28 10:25:14 | 來源:藝術中國

藝術家>

導語:

重估學院派的價值:今天,隨著當代藝術的繁盛,很多人將學院派視為保守、封閉的堡壘。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此次講座是“中央美術學院百年校慶:悲鴻生命——徐悲鴻藝術大展”系列講座第三場。講座中,張敢教授從“學院”的定義及歷史發展出發,對當代藝術與學院之間的關係做出梳理與闡釋,最後對學院派繪畫教學的意義進行了重估,同時也對徐悲鴻在中國美術學院教學做出的貢獻做出評議。

主題:重估學院派價值—— 兼論徐悲鴻對中國美術學院教育的影響

第一部分:西方美術學院的歷史和意義

我不是專門研究徐悲鴻的專家,我只是做西方美術史的,郭老師説你可以談談在西方的美術學院的狀況,當然對我們今天的中國是有所借鑒,我在美術學院任教,我還是覺得美術學院有它獨特的價值和意義,特別是在當代藝術特別興盛的時候,其實有很多概念是需要我們糾正的,什麼是當代藝術,什麼是學院。這兩者之間是不是矛盾的?所以我覺得這也是我想講這個問題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其實我不認為存在當代藝術這樣一個概念,當代藝術就是當代的藝術,當代的所有藝術都是當代藝術,但是我們所講的這個當代藝術是狹義的,比如説當代的前衛藝術、探索性的,或者在風格上語言上有探索的才叫當代藝術,這個概念是有問題的,當代這個概念是變動的,今天的當代和50年以後的當代,和50年以前的當代都不一樣,所以當代你不能把它限死,在當代藝術的發展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學院一直在起作用,在整個西方歷史上,學院一直在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也是今天大家為什麼來美術學院讀書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其實有很多對當代藝術的理解,我想那些錯誤的概念可能是導致大家對這樣一個話題不感興趣的原因,比如説當代藝術強調觀念,好像傳統藝術不強調觀念,當代藝術注重一些理論性的東西,好像過去的藝術不注重,不是這樣的,我們先來看看西方美術學院的歷史和意義。

學院這個概念,詞源上的東西咱們不去多講,簡單地説,它是源於西元前,柏拉圖在雅典西北的一個小村子裏創建的一個學園,但是這個學園,因為這片土地離希臘英雄阿卡德美的墓地很近,所以用阿卡德美這個詞來指這個學院,作為學院的名稱。到了西元529年,也就是存在了大約八九百年的時間,最後被關閉了,到了十五世紀初的時候,義大利academy這個詞開始代表了一種新興的人文主義精神,體現了當時人們對這種古典文學、哲學、還有學術的一種強調和重視,所以academy就變成了一個普通名詞,我們才看出學院的概念。

其實根據歷史上的記載,留下了一張圖版畫。上面有academy、雷奧納多的達·芬奇的這個概念,有這樣一個詞彙在裏邊,所以大家推測,可能是當時達·芬奇有一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學院的存在,至於這個學院到底是研究什麼,或者是在做什麼樣的一些工作,後人並不清楚。

那麼根據喬治·瓦薩裏的記載,在1490年的時候,洛倫佐任命當時的雕塑家貝爾托爾多在他的花園裏邊建了一所學校,讓他當校長。為什麼要建立學校呢?洛倫佐的美蒂奇認為,當時義大利繪畫水準已經很高了,但是雕塑相對滯後,這個時候他希望建立一所學校來傳授雕塑的技藝,這個學院從哪兒來呢?就從整個佛羅倫薩的這些工作室裏面,比如説韋羅基奧的工作室,從他們的工作室裏面選一些年輕有才氣的人來學雕塑,當時米開朗基羅就被作為這樣的一個學員推薦到了學院裏邊,所以也有人認為貝爾托爾多開創了西方藝術教育的先河。這就是貝爾托爾多的作品。我們可以看到他還是繼承了古典的一些雕塑語言和傳統。


米開朗基羅 Madonna of the stairs

那麼我們再看看這個。米開朗基羅生於1475年,這是他15-17歲的作品,也就是他在這個學院裏面剛剛開始學雕塑的時候創作的作品,大家可以挑出很多毛病,但是作為一個15歲的少年能把雕塑做成這樣,就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績,包括他17歲18歲的作品,都顯示出他在雕塑方面的天才,而這個學院對他成為一個雕塑家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531年的時候,在教廷觀景樓也設計了一個這樣的學院,班丁學院,當時留下來的一幅銅版畫,在銅版畫裏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些藝術家在研究在討論,我們看他們手裏拿的雕塑的形態,版畫1531年,這個時候樣式主義開始興起,這些雕塑的形態,拉長的身體更接近樣式主義風格,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當時已經有這樣的一些機構,大家在探討關於藝術的一些問題。

在這裡邊還有一些學院,在佛羅倫薩組織一所學院,但是這個名門上並沒有出現學院的名字,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些,在當時藝術家們聚集在一起探討藝術問題的活動和組織。所以我想這個美術學院的雛形,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慢慢的興起的。

根據瓦薩裏的記載,1563年 1月13號,西方歷史上的第一所美術學院是在佛羅倫薩建立的,我們稱之為佛羅倫薩美術學院,這個就是今天佛羅倫薩美術學院的前身。瓦薩裏很聰明,他請當時的托斯卡納大公科西莫·美蒂奇擔任學院的院長,然後請米開朗基羅擔任美術學院的名譽院長,米開朗基羅是1564年去世的,也就當了一年,但是一個當大官的,一個公爵,一個著名的藝術家,為這所美術學院發展奠定了基礎。但是這所美術學院並不招生,參與者主要是藝術家,藝術家他們要探討藝術規律,米開朗基羅為什麼有那麼大的成就,因為喬治瓦薩裏是米開朗基羅的崇拜者,米開朗基羅是怎麼獲得那樣的成就的,他要通過對米開朗基羅的研究,來探討藝術創作的規律,然後把這種規律再設法傳授給其他人,這是他的設想,也就是説美術學院一開始是帶有很強的研究性質的。

1564年米開朗基羅去世了,學院為米開朗基羅舉行了非常隆重的葬禮,而這個也擴大了美術學院的影響,當時連提香也希望加入到這個美術學院來,可以看得出來當時的美術學院在整個的藝術界是影響比較大的。這個佛羅倫薩美術學院是1593年到1596年它的一個狀況。

其實我們今天的美術教育跟那個非常接近,學院要研究人體的結構,畫的時候你看左下角這個老師,在給一個孩子講大師的素描,那邊一個年輕人在畫一條腿,那邊一個人在研究解剖,這邊人有的是在研究數學。通過這樣的一個綜合的研究,慢慢的形成了一個藝術家所具備的一些必須的素養,你要研究前人的素描,從一個鼻子、眼睛畫起,然後畫大衛的頭,然後畫整個的軀幹,然後再畫人體,就是這樣來完成的美術學院的學習。所以這個學習方式基本上是奠定了後來美術學院一個基本的發展方向。

之所以這樣,其以人為主體,這跟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觀唸有關,文藝復興時期提出了人文主義、人本主義,它跟中世紀對神學的倡導是不一樣的。所以從文藝復興的藝術開始,人成了藝術的主角,人在畫面佔主體,這種狀況什麼時候開始發生呢?浪漫主義時期,對自然界的關注開始多了,那個時候比如説風景開始興起,但實際上17世紀就有獨立的風景畫,但總體而言人是佔主導地位的。


祖卡羅

那麼在1577年的時候,在羅馬聖馬丁教堂成立了一個聖路加學院,後來由祖卡羅擔任院長,這個學院當時也非常強調理論研究、理論探討,比如説關於繪畫和雕塑的優先問題,關於設計的定義問題,這個Design跟今天的設計還是不太一樣,它是指一幅完成的作品預先的一些構想,它也叫Design,但是跟現在設計的Design還不太一樣,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講,關於人體運動的表現問題、關於構圖等等,這都是學院要探討的。

所以在這個時候,學院的章程裏開始明確地提出來了學院的主要目標是教育。所以在這裡,學院為學生所設置的獎項等等,包括對素描的獎勵、寫生素描等,都後來為學院所採納,所以我們今天的一套教學體系,可能在幾百年前就已經出現雛形,然後再慢慢的發展。這就是祖卡羅,他是第一任院長,聖馬丁教堂聖路加學院的第一任院長,他是一個樣式主義畫家。

在1582年的時候,安尼巴萊·卡拉契在博洛尼亞開辦了著名的美術學院,這也是過去我們説的第一所美術學院,以前經常説博洛尼亞美術學院是最早的,但實際上根據後來的考據,應該是1563年的佛羅倫薩美術學院是最早的,在博洛尼亞的美術學院留下來當時的一幅素描,大約是1600年的作品,當時的繪畫方式也是一樣的,大家圍坐在一起畫模特,作為院長的卡拉契的作品,可以説代表了當時學院派藝術的典範。


卡拉奇 聖母哀悼基督 1599-1600年祭壇畫

大家學西方美術史,講到17世紀的時候,一個講到的是巴洛克,還有一個講到的學院派藝術,都要談到的就是卡拉契,他是中間很重要的一個人物。實際上在西方的美術史的講介裏面,整個17世紀都被作為巴洛克時期,比如説卡拉契的這個作品,對光線的這種強度,強烈的明暗對比的表現,這就是巴洛克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但是我們看人物姿態的表現,那又受到米開朗基羅的影響,米開朗基羅的皮耶塔影響還是挺大的。

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在當時的解剖課,實際上是美術學院學生要必修的,你要了解人體的結構,為什麼西方的藝術對人體的表現能夠達到那麼高的水準,對人體解剖結構的了解從一開始就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如果你不了解人體的話,你就很難畫出優秀的作品,現在中國畫重大歷史題材的時候,中國大部分藝術家或者説90%以上的藝術家,沒有掌握對人的表情,也沒有掌握對空間的表情,也就是對透視不了解、對解剖不了解,這樣出來的作品其實很重要的一個特點是什麼呢?因為我們學院在受到各種各樣的態度的衝擊,比如説當代藝術的衝擊,大家覺得這種寫實的繪畫已經過時了,在教學裏它已經不重要了,其實在中國這種寫實的藝術仍然有它巨大的生命力,還有它很長一段的發展的空間,為什麼這麼説?

因為我們中國接受西方繪畫的時間很短,20世紀初的事情,從利瑪竇那個時候帶來的聖母像開始算,但是大規模的進行這種西方的學院派教育的方式是20世紀初的事情,我們對油畫的語言根本就沒有吃透,你想想這個時間,徐悲鴻先生這一代人把油畫學過來,帶到中國,中國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正好是軍閥混戰,接著抗日戰爭,接著是內戰,接著就到了解放以後,接著就先開始向蘇聯學習,然後是文革。藝術家真正沉下心來,去探索藝術語言的時間很少,大家真正理解西方的油畫、理解油畫語言本身,其實是改革開放以後的事情。

但那之前大部分人連西方油畫的原作都沒見過幾張,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今天好像説油畫也不需要再畫下去了,寫實油畫已經過時了,就像今天有人説中國的寫實油畫已經超過西方了,開玩笑,你拿任何一個今天最優秀的寫實畫家的作品,拿到19世紀的學院派,也就是二三流水準,我一點都不誇張,待會兒你們可以看,大家不信可以去奧賽看,去奧賽美術館,看看當時那些作品有沒有達到那個水準的,你可以説這是什麼時代了,我還幹嘛非要畫成那樣,的確不一定非要畫成那樣,我們也不一定非要再出另外一個達·芬奇,但是我們可以出一個那樣高度的人,對真的寫實語言有深入了解的人。

你要知道中國的題材有很多可以表現的,我們仍然可以用寫實的語言來表現,語言沒有窮盡,當代藝術跟語言沒有關係,跟內容有關,也就是説決定你這個作品是不是當代藝術的,不是因為你用了什麼語言,而是因為你表達了什麼東西,所以大家如果真的想了解當代藝術,在西方就沒有當代藝術這個概念。contemporary art指的是那個階段的時期,在這個階段裏發生的藝術現象,而不是某一種形式的藝術概論,contemporary art,在西方更多的是Art now或者是Art today。


薩奇美術館

比如説去看薩奇的博物館,就是英國的當代藝術。你會看見裏邊有寫實的,有抽象的,有裝置,有Video,什麼都有,還有連環畫。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如果拿語言來要求一個繪畫,説你這個畫油畫都不當代了,這個概念肯定是錯的,其實我覺得在諸多的藝術形式裏,只有搞美術的人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其他的都很清楚,電影有先鋒電影,有實驗電影,最終我們要看的電影是什麼呢?其實還是那種敘事性大片類的東西,戲劇也有實驗戲劇 小劇場等等,但真正的戲劇是什麼?音樂也有,凱奇的音樂《4分33秒》,往那兒一坐,4分33秒不動,他説各種聲音都是音樂的範疇,這個挺好,他拓展了我們對音樂的理解,但是我們今天聽音樂會,絕對不會去聽凱奇的音樂會,大家都4分33秒、5分22秒坐那兒不出聲,你試試看,我們還聽貝多芬,還聽莫扎特,音樂的主體它也沒有發生變化,但是我們允許這樣的探索。

但是繪畫沒有邊界現在,繪畫一談就是觀念,我最討厭觀念這個詞,因為畫畫絕大部分的人,我不需要看他們的觀念,唯一能夠吸引我的是,他用藝術的語言表達的觀念,這個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今天我仍然要重新回到學院派的觀點,技藝是最重要,沒有技術其他的免談,這可能跟今天所有談當代藝術的人的觀點不一樣,我可以用各種手段,但是你要知道這個技術不是簡單的畫得像不像的技術,是你把觀念呈現給觀眾的能力,把觀念用視覺圖像呈現出來的一種能力,這才是一種特殊的技藝,而不是説你畫素描畫的像。

其實素描畫的像這個事也看你怎麼理解,素描是一種最簡便的訓練手段,一張紙一支鉛筆,你就可以完成素描的訓練,在這個過程中你要不斷地觀察,其實素描是一個訓練觀察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各種協調各種關係的能力的這樣一種訓練,比如説我們要畫一個大衛像,你要協調各種關係,他的亮部和暗部的關係,前景和背景的關係,各個眉眼之間的關係,最終當你協調好這個關係以後,他自然呈現的結果是像的,我們追求的目的不一樣,甚至你要用這種方式來解決各種關係,把這個關係解決好了,他就以象形呈現出來了。


喻紅 大衛

所以你看喻紅的那張素描到現在還是經典,因為她呈現的好,所以她在畫別的時候她也能做到,徐冰當時的作品,他那張大衛也很經典,因為他掌握了這種基本的能力以後,他就可以觸類旁通,可以幹任何事情,所以你不要把素描想像成今天還畫得那麼像,還追求像不像,像不像不是目的,當你掌握了這種手段的時候,它達到的結果是像,所以訓練的方法真是藝術最簡便的方法,這也是多少人總結出來的一種方法,所以今天我們輕易地去否定這樣一些東西是沒有意義的,所以我們重新回到藝術來看的話,藝術到今天沒有發生本質的變化。

雖然樣子多媒介多,但是藝術沒有發生本質的變化。藝術還是要傳達美的東西,但美發生變化了,不同時代對美的理解變了,其實對藝術家而言,你唯一的價值就是通過你的技藝,把你的觀念視覺的方式呈現給大家,否則一個人在那兒侃觀念,我根本不需要聽他的作品,不需要看他的作品,我不需要聽他跟我這兒白話,關於這個世界的看法我也有,我不要聽他跟我説對世界什麼看法,什麼態度,真想看更深刻的思想,我就看哲學家的思想,想看更生動的這種表述,我就看文學家的自述,文學家的小説,我也用不著看藝術家的瞎説八道,現在很多自己都不讀書的人,我們去看他們來跟我白話這個觀點,那太浪費時間了。

但我不是否認藝術家的作用和價值,藝術家恰恰要認定什麼是你的強項,其實每一個行當都有所為有所不為,藝術家能做的就是通過你的技藝呈現你的觀念,所以這個是必須的,這是倫勃朗的畫室在1650年的時候創造的一個,我們看當時就是這樣畫模特。

17世紀並存著三種類型的藝術家,首先就是中世紀的師傅master,現在就是大師了,過去是師傅的意思,有人説你master,過去不是特別高雅的一種説法,再有一種人就是學院的會員,他只是在巴黎存在這樣的一些人。再有第三類就是荷蘭的畫家,他們享有完全的自由,在工作室中工作,沒有固定的主顧,今天我們的藝術創作跟過去不一樣,今天什麼是藝術?藝術就是藝術家情感的表現,自己自由發揮的表達,我想怎麼畫就怎麼畫,也沒有人能束縛我,但在文藝復興的時候,這是不存在的。

文藝復興的時候,所有的藝術都是定制的藝術,先委託方委託你,然後要簽訂合同,然後再創作作品,所以你不能想像米開朗基羅找一塊頂層,就畫一個西斯廷禮拜堂的天頂畫,那不行,那是教皇委託的,畫什麼題材也是教皇跟他討論好的,紅衣主教給他出好主意的,然後他才在這樣的條件下去創作,所以藝術的很多表達形式跟我們今天理解的不一樣,所以藝術本身的一些特點在發生著變化,但它不是本質上的變化。


法蘭西美術學院

當然在美術學院裏邊最重要的就是法蘭西的皇家繪畫和雕塑院,在17世紀1648年就成立了,這個學院等於後來我們説的學院派,學院派基本上針對的是法蘭西的學院,當然這個學院的建立有它好的一面,其實我們看到美術史上,17世紀的18世紀包括19世紀的大部分優秀藝術家都是學院派畢業,它培養了人類美術史上最優秀的一批藝術家,你不能説它沒有意義,這是當時的法蘭西美術學院的舊址。

學院的課程很有意思,它分成低級班和高級班,低級班就是畫素描,學生必須要臨摹教授的課徒稿,高級班要畫人體的素描寫生,但是畫石膏像和古代雕刻的原作是很重要的內容之一,這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比如説大家去維多利亞和阿爾波特博物館V&A,那兒有大量的石膏的複製品,大家如果去俄羅斯的普希金藝術學院、普希金美術館,那裏有大量的石膏複製品,那就是美術學院要學習的東西,要畫的東西。

咱們中央美院也有石膏館,通過對古典雕塑的學習理解造型的能力,培養你的造型能力,這是很重要的。關於這樣的一些教學模式,其實在後來還有關於透視學、幾何學,還有解剖學的知識,其實在今天我們大家很少學數學,幾何學大家都不學,美術學院的學生好像數學不好是應該的,在我們那個時候考美院的人是不考數學的,我記得我當年那個考場裏邊全是藝術類考生,半個小時以後才能交卷,我在那兒鬧,我跟監考老師説我還考呢,你別讓他們説了,半個小時都走了,教師裏就剩兩個人,我和另外一個人在考數學。

但是你今天想一想,一個真正的藝術家他要有科學的素養,有很多科學方面的知識,科學方面的問題也是藝術家要呈現要表現的,可是中國的情況是恰恰特別有意思的,科學家沒有藝術素養,普通百姓沒有科學素養,科學家的概念哪兒來的,清華美院招過幾期科普碩士,中國科協的人跟我們説,他們做過科學方面的普查,中國人的科學素養只相當於日本人30年前的水準。什麼概念呢?對一個世界什麼是科學素養,當一個事件出現的時候,你能不能理性地去分析,你是求助於跳大神的,還是做一個特定的分析,你判斷一下這個事。

比如説前一陣日本的核泄漏,馬上中國的鹽就開始賣絕了,你怎麼就不想想它核泄漏,中國的鹽就開始沒得吃了呢,你怎麼不去分析一下這個情況,包括很多事情都一樣,所以科學素養的缺乏,我們會發現中國當代藝術裏邊,幾乎沒有幾個藝術家對科學感興趣,很少關心科學方面的問題,同樣在我們的電影裏面沒有科幻電影,沒有科幻電影證明什麼,我們沒有考慮過科學帶來給我們的一些問題,比如説有一個美國的還是英國的叫《her》,叫《她》的一個電影,大家看過沒有,一個人愛上了手機裏的一個程式,那我們今天不就在做這樣的事情嗎?我們離得開手機嗎?大家説手機就像一個體外器官一樣,你一天沒帶手機出去,你沒著沒落的,我們就在被這樣的一些科學的發明控制著,我們有思考過人工智慧帶來的問題嗎?我們好像基本上不關注這些東西。

其實中國當代藝術關注的,其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前衛的問題,跟人類的生存有關的問題,跟我們中國當代的文化發展有關的問題,大家真的懂政治嗎?去表現政治題材,你真的理解這個意識形態的變化嗎?所以這些還是需要大家去仔細思考的,其實對於美術學院的學生,你如何去在這個世界上安身立命,其實還是你對藝術的理解和對藝術的掌握程度,這才是最重要的,留在美術史上最重要的作品,還是那些飽含技藝的能夠傳達觀念、反映這個時代精神的作品。

18世紀法國藝術教育的綱領

我們看18世紀法國的藝術教育,這是當時的一幅版畫,這就是當時人們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左往右,小朋友開始臨摹前輩的素描,然後這些年紀稍長技藝稍高的畫一個石膏像,再往前高級班就開始畫素描,這就是一個學院訓練的基本過程,跟今天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當然這肯定也是導致大家反感的原因,就還這樣,幾百年前還這樣,但是有一些訓練是基本的,包括我們對文字的錘鍊一樣,大家學語文你就得記字,然後了解它的意思,然後才能形成文字,你才能寫出優美的文字來,所以有些東西它是不會發生本質上的變化,就像文學作品也一樣,過了幾百年到現在,我們並沒有發明一種新的語言,但是我們今天表達的問題跟一百年前不一樣,跟五百年前也不一樣,但我們仍然用這套語言在表達我們的心理,表達我們的思考,所以語言本身不是問題,我一直這麼認為。

所以有人當用語言來説你這個不當代的時候,你完全可以駁斥他,誰説我撿一堆垃圾在那兒,我這個就是當代藝術呢,為什麼非要這樣呢?不一定的,這個垃圾你要堆得好才行,怎麼叫堆得好呢?你得有形式感,這個形式感哪兒來呢?還是基本的藝術訓練,你對這個東西的判斷,怎麼來做的更好。

到17世紀的時候,古代藝術更加成為繪畫中人物姿態的統一模式,它還是有一個問題,學院在發展過程中確實存在了很多問題,它慢慢僵化,開始形成了一套體系以後,有不喜歡變化的這樣一個特點在,慢慢束縛了藝術家的創造,這是有它的問題的,學院並不是完全值得歌頌和讚頌的。

但是大家會發現往後看的時候,其實學院是與時俱進的,我記得我們開過一個研討會,大家在擔憂未來的美術學院該怎麼辦?我説你根本不用擔憂,我説只要是心智健全的院領導,他都不會願意弄一個抱殘守缺的美術學院,固守著一個傳統不動,他肯定要變化,只不過這個變化是為什麼,因為什麼變,我們現在有很多新專業的設置是非常不理性的,其實沒有什麼太大價值,完全是因為這個缺少一種理論研究,缺少一種理論上的自信,然後盲目地追隨西方的一個結果。

其實美國的藝術不是我們發展的未來,今天的美國藝術,比如説我們未來要達到它那樣,不一定,清華美院跟美國弗吉尼亞還是哪兒的一個美術學院,當時他的造型藝術在全美還是排在前一兩名的,做過一次交流,美國學生上來説我要做這個作品的時候,我為什麼要做這個作品,那是我小時候的一段經歷,當時怎麼觸動了我的感受,然後我現在要把它表現出來,我的那個老師説剛聽的時候覺得挺新鮮,你看的時候就不一樣,就是活,學生上來就跟你侃侃而談。第二個學生又來説了,那又是他某一段經歷,他又特理解什麼樣的作品,説的挺好,但是拿出作品一看奇差無比。

其實他們對中國學生很羨慕,他們老師説了我們也想那麼教,我們沒有這樣的學生,他們不行,他畫不了,他沒有這個基本的能力,所以大家不要盲目地去追隨西方的概念,你要分析,而且中國有特殊的一個發展階段,其實中國人對藝術的理解還停留在一個相對比較淺層次的層面,他沒有完全理解,在這個階段什麼更容易讓大家接受呢?恰恰是寫實的藝術更容易讀懂,這對於中國整個國民素養的提升是非常有意義的,大家不要小看這個事情。

我們就甘願落後嗎?不是,所以原來我也寫過文章,我們可以讓傳統的更傳統,當代的更當代,傳統的更傳統的什麼意思呢?我們要非常深入地去研究自身的傳統,同時很好的了解西方的傳統,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可以形成一種中國自身的藝術語言,大家可以想像中國文化最發達的時候,都是東西方交流最頻繁的時候,但是在同時我們允許願意做當代藝術的這些藝術家,允許他們做更當代的藝術家,我跟西方是齊頭並進的,我甚至要超越他,這沒有問題,但是不要把這個東西做成唯一的,好像中國未來藝術的道路只有這麼一條路去發展,這個需要大家去思考。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