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自述

時間:2016-01-13 16:53:22 | 來源:藝術中國

藝術家>

傳統雕塑的整體感與完整感,就如同生活的恒定性與穩定性一樣,讓我無所適從,而歷史與現時生活的破碎感,片段感,卻日益請晰地成為我創作的主題。

傳統文化符號的支言片語中折射出的歷史意識和文化記憶讓我癡迷,而以怎樣的形式與可能與當代文化對接,則使我興趣盎然。我試圖從個體經驗的角度,去感受其中的衝突,聯繫和意義。

燒焊的過程是讓人興奮的,燒灼、切割、熔化、滴淌、疊加、扭曲,讓人體會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愜意。或許,戲曲中的人物是一些關閉在歷史中的公共形象,當他們以某種方式釋放出來,對我而言往往産生一種不可抑制的荒誕感。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當你盯著書中的某個漢字,並長時間地觀察它的間架結構,你會發現感覺中熟悉的某個字,突然間變得非常陌生。傳統的藝術樣式,在當代文化的審視下,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符號,其中所折射出來的歷史意識和文化記憶,就如同漢字一樣,既令人熟悉又讓人體驗到一種全新的陌生。

或許,破碎的鋼或者銅拼湊、焊接而成的造型具有的破碎感和隨意性,正契合了我們對傳統文化象徵符號的零散記憶,以及那些隨著歲月不斷變化、調整、添加的歷史的、文化的、庸常的因素。

每個人的姿態是有意義的,因為是自我有意無意選擇的結果。當我們每個人在被要求拍攝時,總會擺出“自己”的姿態——可能是對自己的某個角度比較自信,抑或者是模倣某個明星的扮相,或做英雄狀,或做可愛狀,或做瀟灑狀、或做性感狀,就如同戲曲中的“亮相”——每一個個體的姿態都折射出群體的想像和集體的慾望。

戲曲中璀璨的華服和“行頭”,總是讓我想到躲在它後面的表演者:他和他扮演的角色有著怎樣的一種聯繫?尤其是男扮女或者女扮男的時候。其實,性別的倒錯與疑惑,社會角色的扮演與壓力,現代人有著同樣的困境與焦慮。

電腦遊戲中有一類叫做“RPG”遊戲,又叫做“角色扮演”遊戲,它讓玩家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去經歷一個“大俠”或者一個探險者的人生,在充滿刺激與冒險的旅程中,讓玩家獲得極大的心理滿足。我想,對於那些叫做“票友”的人來説,戲劇就是他們的“RPG”遊戲。

中國文化象徵體系中的那些道德的、倫理的、人格的形象或個案曾經都是我們過去生活的日課,這些形象曾經長時間的活躍在我們的記憶中,如果不是網際網路的到來,或許我們還將代代相傳。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