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油畫“遇上”戲劇人物——訪油畫家岳海濤

時間:2015-01-28 14:48:30 | 來源:藝術中國

藝術家>

近日,“十藝節”在濟南舉辦,平時難得一見的黃梅戲、越劇、漢劇、崑曲等劇種齊聚濟南,對戲迷來説無異於一場藝術的饕餮盛宴。對山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油畫家岳海濤而言,更是過足了癮。當記者在他的辦公室兼畫室見到他時,他肩背相機包,這幾天隨時準備著捕捉戲劇演員在後臺的場景,為將來的創作積累素材。

油畫也要“呼吸”

在山東畫壇,岳海濤和哥哥岳海波都是知名畫家。只不過兄弟倆一人畫國畫、一人畫油畫。出生在書香門第,岳海濤從小便受到藝術的熏陶。哥哥岳海波1973年踏入山東“五七藝校”(山東藝術學院前身)美術專業,也影響了13歲的他。岳海濤説從小自己也喜歡畫畫,常勁頭十足、挑燈夜戰。哥哥考上美術專業更是激勵了自己的繪畫之路。

岳海濤笑稱自己的藝術啟蒙是“野路子”,沒有正經拜過師,藝術的修行靠的是自己的堅持與勤奮。他記得十幾歲時畫了大量速寫,為了練習基本功,往往一個人體動作畫上幾十遍。晚上打著燈畫人體造型,哪怕是下鄉的兩年也在堅持畫畫。直到1980年考上山師美術系,他接受正規學院派的美術教育。

上世紀80年代初期,山東省有美術專業的大專院校極少,他所在的1980級美術系只有12名學生,大二分專業,現在這部分人幾乎都成了美術教育界的骨幹力量。從1988至今,他一直在山師美術學院任教。

1994年至1997年濤在中央美術學院第九屆油畫研修班學習。這三年對他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岳海濤稱,這個研修班被稱為油畫界的“黃埔軍校”,因為這個班出來的學生個個是業界的頂尖人才。“考試極為嚴格,對考生的素描、色彩、創作等綜合能力進行考察,另外還要看考生有沒有參加過全國美展。在研修班跟隨國內頂尖的老師確實學到了很多知識,視野更開闊,觀念也更新。”三年的研修班畢業後,岳海波的藝術觀唸有了明顯的提升,他認真考慮自己適合怎樣的藝術風格,該如何走接下來的路。

岳海波的油畫《出場系列之二》入選“十藝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這幅畫描繪了一齣戲的側臺,幾名演員在候場的場景。畫面中包括小生、青衣、花旦、凈等,他們身著戲服,手持道具,神態各異等待上臺。他的出場系列作品沒有具體的名稱,這幅畫是他筆下的眾多“出場”之一。

這幅看起來偏柔和、透明度較高的戲劇人物畫的入選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岳海濤介紹,自己的畫看起來比較薄、露底,不像有些油畫看上去厚重。“目前一般用調色油和松節油,我沒用這兩種油,我用了一種特殊的材料‘媒介劑’。其實這是種很傳統、古典的方式,只不過現在用的人少,我把傳統借鑒過來而已。這樣畫出來有透明的效果,視覺上柔和舒服,而不是畫紙都填的滿滿的、不透氣。我借鑒了水粉、水彩畫的透明感。”

“透明”、“柔和”是岳海濤人物畫的風格,他注重畫面的舒適度。“人要呼吸、植物要呼吸,繪畫也要呼吸。表現在國畫中,就是‘留白’。油畫若太滿太厚,看起來會太板、太堵。”

油彩演繹戲韻

説起“十藝節”濟南上演的戲劇,岳海濤就打開了話匣子。他打開電腦,找到“十藝節”期間文華獎劇目上演的時間表,只要有時間,他每一場戲都不會漏掉。接著,他給記者展示在後臺拍的照片。“這個是天津京劇院《飛虎將軍》的主演在後臺休息,看得出他很累,身邊的人在幫他擦汗。這是越劇《柳永》的演員候場,無論是服裝還是舞臺布景都太美、太入畫了。這張是北京崑曲院的《紅樓夢》……”由於這幾天看的戲太多、太集中,大部分照片他還沒來得及整理。

雖然岳海濤的身份是一個油畫家,可他的名字也通常和戲劇聯繫在一起,皆因多年來他的戲劇人物主題創作。油畫是典型的西方藝術,而戲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兩者之間的結合讓岳海濤的藝術更具個人特色。

翻開岳海濤的油畫集,那些寫實的青衣、花旦栩栩如生,或歡笑、或蹙眉、或定睛、或遠望,各種神態表情之間,仿佛都會從畫中走出,甩起水袖唱一曲或激昂、或婉轉、或柔美的傳世名段。若不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對戲曲的熱愛,畫家不會賦予這些戲劇裏的生、旦、凈、末、醜生命,藉以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霸王別姬》、《貴妃醉酒》、《牡丹亭》裏的經典角色和場景在岳海濤的畫中猶如一台精彩上演的好戲忽然定格。

岳海濤的少年時代,正是八部樣板戲流行的年代。戲曲藝術匱乏,沒有別的戲可以聽,他從小就對京劇有了感情。1980年,他考入山東師範大學美術系,大二時分專業他選擇了油畫。他沒有受到從事國畫創作的哥哥的影響。相反,他認為油畫的藝術表現力比較強,立體塑造能力強,這是國畫所不能比的。在他看來,選擇油畫也是自己性格的使然。

1997年從中央美院第九屆油畫研修班畢業之後,他一直在摸索一條適合自己的藝術語言與表達方式,此後的三年,他畫過風景、畫過風土人情。畫戲劇人物之初,也並非一帆風順。最初的坎坷失敗也曾讓他産生過猶豫和懷疑。不過最終他還是確定了自己能堅定走下去的路子——戲劇人物。

“一幅幅的作品,描繪的是一幕幕形聲皆備的戲與劇。爾後,雲裳披掛的畫中人,艷麗無比的化為情緒。再細看細想,就是載歌載舞的戲曲消失,一切凝固。”美術評論家鄭崗這樣評價他的戲劇人物系列,“他的眼裏太戲劇的人物是他最易表達也最能徹底表達情感的方式。實際上這也是一個畫家選擇最適合表達自己的繪畫語言的成功,這是一種巨大的成功。”

專注後臺“風景”

確定了創作主題之後,岳海濤一直在摸索戲劇人物的表現方式。他初期的作品色彩凝重,人物頭大身子小,略有戲劇的誇張手法。而後,他傾向寫實表達。岳海濤的代表作之一《牡丹亭》三聯畫就取材于“牡丹亭”裏三段愛情故事,用寫實的方法來完成的。鄭崗這樣形容這幅畫,“第一幅張生和崔瑩瑩的表情刻畫的羞澀又純粹,那樣的愛慕與矜持如讓我們身臨其境:中間的這幅就是戲劇的展開,是過程的繪聲繪色的描繪,情節和説唱的戲份兒在戲姿和手勢、道具裏活靈活現。第三幅所表達出的是所有戀愛過的人都曾經歷的一種意境……這三幅作品要表達的戲劇感和戲劇人物充滿了浪漫的意蘊——因抒情而唯美,細膩又真摯。這也許是岳海濤對戲劇文化的正解和訴説。”

即使戲劇人物形象畫的再好,也是觀眾能看到的正面形象。岳海濤始終在思考如何突破這個瓶頸,後來他的“出場系列”作品便“登場”了。從年輕時喜歡看戲,每次在現場看戲,他都會被劇情和表演所感動。他産生了去後臺拍攝演員候場、歇場、出場、演員上粧、卸粧的想法,這是演員在舞臺上的另一面,不為觀眾所熟悉的舞臺狀態。這些年來,他一直在後臺“看戲”。

“在後臺拍演員候場和出場時的表情、狀態,拍的過程中都會特別興奮,當即有種創作的慾望,如果條件允許的話真想當場作畫。”岳海濤快人快語,創作時也喜歡一氣呵成。説起每次在忙碌的後臺拍照時他話語裏也透露著幾許興奮,“這個月拍的照片素材夠我畫半輩子了,而且肯定能産生一批好作品。”

在岳海濤看來,演員出場時的緊張、興奮、聚精會神等表情是最為豐富的,內心情感也最為複雜。一旦在臺上,反而放得開了。除身著戲裝的演員外,還有院團工作人員、朋友身著便裝等在一旁交談。“歷史和現代、古裝和便裝,這種對比表現具有藝術的張力。”岳海濤説。“出場系列是經過多年的後臺觀察,根據審美和畫面需要,再次進行藝術加工和處理後形成的。開始探索的過程中有過猶豫和懷疑,但是只要堅持下來定會被認可。”

岳海濤的出場系列不僅僅是傳統戲劇的人物出場,還包括現代戲、歌舞劇、話劇、雜技等舞臺藝術。他指著一台話劇出場的作品給記者看,這是一個民國後期為時代背景的故事,幾個“五四裝”的女演員和時尚女郎並排站著,穿越劇一樣的場景反而表現出了更大的藝術張力。

談到未來幾年的計劃,他還是傾心於“出場系列”,眾多的戲劇、舞臺劇人物出場已和他的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出場系列還能畫上十年,我想繼續深入挖掘出場狀態。”岳海濤笑稱。(文/昊然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