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東:説 宜

時間:2015-01-22 09:38:29 | 來源:藝術中國

藝術家>

文/張榮東

好友張宜,又名阿一,癡迷于老莊之境,又有入世之熱情。筆下多滄桑老者,江湖僧道,松柏怪石,性情也與其筆下之物頗近之,在喧囂的書畫江湖,他仍然有一顆寂寞道心。

在張宜的繪畫中,多老者僧人,像鍾馗一類,有一種滄桑感,人物畫中的石頭,松樹,也充滿滄桑感,有一種苦澀在裏面。他很少畫溫潤的春日景色,而多秋冬的蕭散,讀那些歷經風霜的事物,沒有消沉、頹廢的感覺,而是有一種蒼勁的陽剛之氣蘊含其中。

張宜的繪畫,多有一種象徵意義縈繞其中,他和這個世界有神秘的聯繫,他筆下的人和自然之物,人物的造型,都有一種神秘的情致,那是一種非常神秘的、直覺式的體驗。一個好的藝術家所表達的,是他的內心與世界的關聯,是他對這個世界現有秩序的感悟與反思。他應該感受的到天地的秩序。他的藝術因之也是對人心靈的解放。

張宜的繪畫具有深刻的人生、藝術真誠,這促使他養成自己的精神殿堂,實現人生大道與精神的最終平衡,它的精神負載因之而深厚。

張宜出身老濰縣,濰縣的文化底蘊豐厚,他綿延了濰坊畫派的純正氣象,成為濰縣傳統文化的自覺發掘、繼承、創新者。他的繪畫具有充盈在筆墨中的力,有一種氣象,這不單純是筆墨之事,也是文化底蘊的力量。

張宜人物、山水、花鳥皆能,深厚的書法功力使他在筆墨表達中蘊籍深厚,遊刃有餘。他的繪畫令人想起魏晉之士的風骨,想起曹操的《觀滄海》、《短歌行》,那種人生苦短的感慨,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那是對人生的的終極體悟,是對人生的深層的體驗。他的繪畫有魏晉之風,不是當下流行的技術化製作,而是追求人的精神解放,行為的自由。人生本也微不足道,苦澀、滄桑,回首就是一個長夢,唯有藝術的光芒,賦予虛幻的人生以深刻的意義。

在生活中,張宜是個非常有激情的人,他異常聰慧,對這個世界有一種深沉的敬畏。他對山水之博大深邃別有慧心,在人生的熱鬧中,他有一種回歸山水、返璞歸真的藝術理想,總能回歸到藝術的寂寞清明狀態。他一度癡迷于入世的快樂,交友、飲酒都非常投入,我們都熱愛酒的境界,經常在澄澈的啤酒中迷失,這使我們忘記塵世的煙霧,感受到一個純粹的真我。但我們畢竟在路上,還保留著回歸自然的一個心靈通道,在自然山水與繪畫的浸潤之中,他也逐漸消褪人生之浮躁、喧囂,進入了一種恬淡、自然,繪畫中也開始呈現出一種如古人之致的寧靜,這是經歷了浮躁之後的寧靜,是行走江湖,最終回歸丘壑之美的必然結果。

無數次與張宜在山中、泉畔,老城的衚同深處,煮酒論道,在歷史和自然積澱的清風中,將人生的塵土洗凈,此時浮現的是人在曠野的自語,是天地之間的渾然忘我,張宜在繪畫中追求的,正是這樣的狀態。張宜之宜,非宜乎眾矣,真宜乎道也。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