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歲今朝,老師們相聚這裡,以各自的繪畫和雕塑作品展為校慶增色添彩,有些老師還慷慨捐贈自己的作品為藝術教育事業添磚加瓦。轉眼,我們又在這裡以作品相會,迎接校慶。
這是一群以藝術教育為生的學者型藝術家。他們默默探索耕耘,不尚名利喧嘩,秉承學院的文脈和學風,追隨前輩藝術大家的思想和精神,以學者的使命探尋多元的藝術風格和形式語言。他們的作品風格各異,卻是他們各自藝術人生的真實寫照,也是他們的心跳和脈搏。
他們以深厚的造詣為造型藝術專業培養英才,還以紮實的造型藝術訓練,為這個學院的主體品牌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奠定堅實基礎。從學院創建至今,正是這些造型藝術教育家,當然也包含藝術設計教育家的奉獻,使這個學院的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原創功底深厚,創新意識很強,因而這塊校牌也叫得響。
眾所週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前身是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是20世紀後半頁,或者説新中國成立以來創建的名校。其名聲何來?我想有以下幾點:
其一,學院的誕生恰逢其時,體現了國家新文化藝術發展的重要戰略之思。特別是1956年創建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時,是在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的親自批示和關注下,由總理周恩來授命的,體現了國家和人民的卓識和意志,上下合力,具有很強的號召力和影響力。
其二,從學院創立開始,先後集聚了20世紀海內外一批具有探索精神,又有共同夢想的一代傑出藝術大家。如有從法國歸來,中國早期現代藝術運動的“決瀾社”代表,既是畫家、藝術設計家,又是史論家的龐熏琹,中國圖案創作研究專家雷圭元;又有從延安來的精通漫畫、裝飾畫、壁畫、平面設計、展示藝術、中國水墨的革命文藝家,新中國第一個與西方現代藝術家畢加索對話的張仃,展示藝術設計家吳勞;老紅軍書法藝術家陳叔亮,還有從香港歸來留法國的,既精通金屬和雕塑藝術,對“包豪斯”教育理唸有獨到理解的鄭可;民國時期,在大上海引領文化藝術時尚,守望民族傳統藝術精神的裝飾藝術家張光宇;從美國歸來的畫家、陶瓷設計家梅建鷹;還有留日歸來,崇尚印象派的油畫家衛天霖;工筆重彩畫家、陶瓷設計家祝大年;民國官派最後一代留學法國的,同時還是藝術家、文學和思想家的吳冠中;開中國傳統工筆花鳥畫新風的俞致貞,山水畫家白雪石,人物畫家阿老等。當然還有一批藝術設計大家和名家。
其三,這是新中國前所未有的海內外多元藝術流派和學術思想相容並蓄的團體,他們為實現中國的“包豪斯”夢想,復興中華民族文化的偉大精神,形成了融貫中西古今文化藝術精華、繼往開來,以各自的智慧解讀和闡釋民族民間技藝與傳統藝術精神的學風 ;這些藝術大傢具有開拓創新的歷史使命,形成了和而不同,相互包容的學術心境,每一個人都是一面創新的旗幟,引導著潮流,最終實現了中國本土化的“包豪斯”教育體系的構建,形成了前衛的大美術觀及創作思想,並以藝術創作實踐開啟了中國現代大美術的新紀元,影響了中國現當代人的生活品質和文化發展的新走向。
其四,學院注重探索和研究形式與內容、形式與功能、抽象與裝飾、實用與審美、藝術與技術、材料與工藝、文化與生活、寫實與抽象,表現與意向,人與自然、社會等的關係。可以説學院是中國現當代承前啟後的多元藝術風格和思想集大成者,或者説是探索藝術形式的大本營,或者説新思想、新風格的發散中心,輻射全國,影響一代藝術風尚。
學院這塊名牌是在國家“變革和開放”中誕生,並靠一代藝術大家支撐;這塊名牌又是在國家“變革和開放”過程中,隨著一代藝術大家的先後離去,而脫胎換骨。1999年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併入清華大學更名後,已是一個新的面貌了。
今年是學院併入清華大學的第十五個年頭,有好心人追問:新瓶老酒,余香猶在,學院的精神文脈還能延續嗎?我不敢貿然回答。
但我知道,並看到,學院如原中央工藝美院創建初期一樣,一批優秀的,也可以説一批藝術家名家,從國內外又雲集這所學院。他們嫺熟地駕馭造型藝術專業各種技藝、媒材,既有傳統的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寫實高手,又有新表現和新寫實主義的名家,還有抽象與意向的、前衛的當代探索者。新人的加入與學院秉承傳統文脈和學風的專家學者相遇,大家懷著創新的使命,又一次融為一個和而不同,互補的、多元的藝術思想和風格共存的新群體。
我想,正是這種多元藝術思想、風格的包容和學術心境的傳承,這所學院曾經藝術大家和名家輩出,不久的將來,或者就現在這一新的群體中,將有一批名家脫穎而出,青出於藍勝於藍,繼續舉起前輩藝術大家多元包容的創新旗幟,揮舞又一個新的天地。
我自慰,新瓶老酒,再相約品味,六十年、八十年……百年院慶,余香更濃。
最後要感謝譚偉、李沁春,高鵬、譚小川幾位清華校友。去年的展覽是他們四人與學校教育基金及美院共同促成的,今年的展覽亦如是。在此,特向他們表示敬意,同時對所有為展覽付出辛勤勞動並予以支援的人們致以謝意。
(2014年4月25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師造型藝術作品展前言)
文:盧新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