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園生心 文化記憶

時間:2014-06-30 17:07:13 | 來源:藝術中國

藝術家>

近日,“住園生心——朱明弢作品展”在798 藝術區千年時間畫廊隆重開幕。展覽展出了江西籍著名畫家、華東交通大學教授朱明弢近年來創作的以園林為主題的一系列油畫作品。藝術家朱明弢、清華大學教授包林、批評家高嶺、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學博士武洪濱、華東交通大學宣傳部部長石初軍以及千年時間畫廊負責人張思永等出席了開幕式。

朱明弢的作品沒有選擇對景寫生的一般方式,而是採取了記憶模糊的印象方法,以寫意抒情的如歌如詩的畫風來描摹、想像、創造那曾經顯現為中國風格的建築景觀。它們如在濛濛細雨中,恍若悲慼的晚風,揚起了一陣陣江南的笙歌晚笛;它們如在朦朧的記憶裏,傷逝的瞬間喚起了生命的存在和曾經的文明。朱明弢的作品抓取的是中國古典建築場景的印象瞬間,他將無盡的情思融入到這些畫面的營造中,那些建築影像隱約顯現,在蒼茫的筆觸裏像魂魄一樣閃現在那裏,如同我們的文化痕跡,斷斷續續;朱明弢採用這種筆法,就是象徵著一種文化情感,它化作心靈的感悟,化作文化記憶的明證。

朱明弢對中國文化的記憶不僅僅落實在對建築文化的描摹,而且也表現在他對中國藝術之境的那種癡情。這源自他對當代繪畫語言的歷練之路,他不僅對油畫語言研習多年,現代主義的多種繪畫形式追求都曾經被他反覆揣摩,從而吸收它們的繪畫精神,但對於繪畫語言精神的悟解,又來自於他重新審視自己所置身處地的文化環境。

亂筆叢叢的筆法,不光是中國傳統水墨的一種講究,寄予著對天地人的感悟和體驗從而達到的一種物我相忘的境界,而且在歐美的現代主義迄當代藝術中,也有藝術家以筆法的雜多繁複為特徵,抒寫世界的蒼茫和視覺的奇異,凸顯繪畫的主體性價值。這一類繪畫語言之變實際上與當代的視覺感知有關,與藝術家尋求自我的精神張力有關。朱明弢既吸收中國的筆墨意境的那種亂筆從容感,也借鑒西法的那種當代質感,他將這二者運用到自己的繪畫中,為的是舒展自己心中的那片文化記憶,也是為了尋求自己的藝術立場。

繪畫可以如詩,藝術也可以如劍;景觀不等於風景,風景僅僅是視覺對象,而景觀則是透視世界的另一扇心靈之窗,它以藝術的方式寄予了無盡的情懷和神往,朱明弢的造景畫試圖追求的,恰恰就是他內心癡戀的那片文化印痕。讓繪畫行動起來,讓筆觸化作思考的神經線,當它們飛動在畫布上的時候,它們不再是線條,而是生命與文化之情的遊走和顯現。這正是朱明弢要做、在做、並且在未來更加徹底的夢想。

園林系列之21

園林系列之209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