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會見:中國當代藝術的風骨

時間:2013-12-05 15:09:37 | 來源:藝術中國

藝術家>

在奇異圖景疊出的中國當代藝術界,于會見先生在長達十幾年的藝術探索與堅守中,為人們提供了嶄新的圖式經驗,而這正是當代藝術在中國的生態環境中亟需的藝術衡量尺規。

于先生創新的圖式經驗,是源於中國傳統散點透視與西方全景繪畫的精確融合。在他的畫作中,構圖極其緊湊,大到整個城市、黃土高原及層層塔林,小到火車涵洞、車、舟、橋及人物,都同時出現在一幅圖景中。對事物整體的忠實描繪與近觀細節的無以分辨構成唐突對比,在多樣情節安排和文學寓意中創作出人世縮影,其在生活中行走的深刻觀察,一覽無遺。

于先生的藝術創作,始終根植于作為中華傳統文化基地的中原地帶。幾十年年來,他一直在中原地區生活創作。他執著的在這片土地上頑強探索,在藝術探求中,他堅守傳承中華文明的責任與選擇,反思當下中國的文化復興。他直面所生活的熱土,直面社會所面臨的問題,毫不回避與妥協。中國的當代藝術,真正需要這樣真實而有力的藝術家。

于先生始終關注近三十年來中國的政治改革、文化、環境所帶來的思想變化,極力去表現他所關注的社會生存狀態和矛盾,生存與發展,發展與環境保護所帶來的人的思想的深刻變化,在他的作品中嚴肅地提出這樣的命題,中國三十年來的生存狀態,是發展重要還是保護重要,是生存重要還是生存環境重要,他作為一名藝術家,有著強烈的使命意識,力求訴説和表現他的現實的生存狀態。

于先生的畫作,又是他本人強悍性格的寫照。不象許多時尚藝術家“做”出來的唯美製作,于先生的作品是實在地寫出來、畫出來的。經年探求中原文化,他積澱了渾厚的根基,並以堅硬的性格造就成強力的自信。他從不畏懼繪畫形式法則中的危險元素,在人們面前展開了雄渾的藝術圖卷,如同聆聽貝多芬的交響樂,讓觀者的內心充滿了風暴的氣息。

中原一直以來是中華文明的根基所在,在當代中國文化復興的過程中,中原一定會有真正的大師出現。我們相信,于會見先生代表了中國當代藝術的風骨,藝術大家正在成長,大哉!于會見。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