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藝術與現代藝術

時間:2013-06-27 13:45:23 | 來源:藝術中國

藝術家>

文/ 李俊峰

回望二十世紀的藝術發展走向,可謂風雲變幻,求新求異似乎是主題,藝術家們已不滿足於傳統模式而進行了一些大膽的嘗試,藝術觀念與藝術材料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多樣化。同時,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也極大豐富了藝術創作的手段及內涵,藝術家引用了當時的先進科技成果並運用到自己的藝術創作實踐中,推動著一個又一個新的藝術運動而改變著人們的審美方式。

畢加索、勃拉克為首的立體主義首先在畫面上引入了現成的物質材料,如報紙、壁紙、織物等,創造出拼貼畫技巧。開綜合材料繪畫之先河,其後的恩斯特、米羅等藝術家,繼續用綜合材料進行著自己的繪畫實驗,在多方位及多層次上嘗試著各種觀念及材料運用的可能性。隨著杜尚將小便器擺在了美術館-------藝術與非藝術材料的界限模糊了。

傳統藝術的評判標準,更多的傾向於對客觀物象的“形似”。在傳統繪畫中,材料是作為繪畫的輔助手段而存在,而現代藝術則更關注藝術家個人的內心感受,即中國繪畫中的“神似”,客觀物象給予藝術家的只不過是一種啟示,康定斯基就特別強調繪畫中的“精神性”,他認為藝術作品是精神的外在表現,藝術作品的內容應該是精神而不是客觀物體,藝術品包含兩個因素,一個是內在的,一個是外在的,內在的是精神、感情,外在的是形式,內在的東西必須存在,否則藝術品就是贗品,康定斯基的論述強調了二十世紀的藝術理念,即藝術作品中精神性的重要意義,精神性應是藝術作品的靈魂與生命,在藝術家們的不斷努力下,作為精神性載體的物質材料站到了繪畫的前沿,新的材料,具有新的藝術感染力,這是傳統材料所無法做到的。藝術家們不斷地嘗試各種可能性,並將材料藝術表現推向極致,在藝術家這裡,物質材料得到了轉換與昇華,具有了新的價值與意義。

二十世紀藝術家總是力圖在物質材料中尋求一種新的藝術表現方式,丙烯顏料的問世為藝術家的各種嘗試提供了極大的可能性,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發展起來的丙烯材料具備了從坦培拉到油畫的全部優點,丙烯顏料最主要的是它的通用性及附著力,這種材料既很結實同時又非常柔軟,丙烯可在任何基底上作畫而不受限制,在技術上它即可象水彩那樣薄涂罩染,又可象油彩那樣厚涂而産生豐富的肌理效果,丙烯材料具有穩定性,永久性,與油畫性比較,丙烯的另一大特點就是它的快乾性,可在作畫的任何時候將畫面破壞重來而收到意外的效果,更由於丙烯材料所具有的膠性特點,使其成為藝術家在運用綜合材料繪畫中的首選,在綜合材料拼貼作品中,丙烯是以顏料及粘合劑的雙重身份出現的,它克服了油彩在拼貼作品中的許多不足而為藝術家所津津樂道,正是由於丙烯材料的出現二十世紀的眾多藝術家終將其夢想化為現實,莫裏斯、路易斯、大衛、霍克尼、克洛斯等一長串藝術家的名字已無可爭議地寫進了美術史,丙烯之勞,功不可沒。如果説二十世紀初的立體派創造的拼貼畫技巧是綜合材料繪畫的開端,而在五十年代丙烯材料的出現則將這一學科推向高潮。

丙烯材料以其特有的優勢深深的吸引著藝術家,並同藝術家一道為豐富二十世紀的藝術創作做出了貢獻。丙烯具有油畫般的畫面效果,但比油畫幹得快,它的水油性不由得使我們想起了更為古老的繪畫材料-----坦陪拉。由丙稀材料上溯既是油畫材料,而油畫材料的前輩正是坦培拉材料,如果以輩份來論的話,丙烯應該是第三代的孫子輩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但遺傳基因卻不容忽視,更有隔代遺傳之説,坦培拉的許多優點丙稀都有所繼承,事情就是這樣,往往最前衛的東西,骨子裏浸透的卻正是最古老的、最傳統的東西,繪畫藝術的發展具有自身的規律性及延續性,繪畫史上的任何一次變革都不是孤立的,突然的,都是一個從量到質的積累過程,更多的是在不經意間形成氣候,即使是當時的變革,回頭看去應是傳統的延續,即使是反傳統,也是以傳統為前提,然後自己再慢慢變成傳統。

 


丙烯材料的種種屬性有時不得不讓人感受到其與坦培拉材料非常接近的一面,如提白畫法,罩染技術,隨意的潑灑等,與其前輩坦培拉相比有過之而無的産物,它所産生的美感是當代的,正是由於丙烯的出現,現代的藝術家更容易在作品中體現出個人的感受及情感,也就是作品中的精神性,在藝術作品中尤其是繪畫作品中,精神性要靠物質材料傳達的,物質是精神的載體,否則精神性在藝術作品的意義上是架空的,丙稀材料以它那隨和的脾氣,應變的秉性能與各種物質材料相處,並幹當配角,這樣就使得各種物質材料在畫面上大顯身手,報紙、印刷品,各種織物及金屬材料紛紛登場,而這些物質材料同畫面的完美結合,丙烯材料立下汗馬功勞,縱觀繪畫史,每一次變革都是與新的材料的運用有著密切的關係,管裝顏料的發明,應是現代藝術發展的先決條件,而立體派,達達派的拼貼技術,更是將藝術的表現力擴張到非繪畫性物質材料,物質材料也逐漸的在繪畫中站到前列,有了發言權。

現實的物質材料經過藝術家的選擇與思考,就具有了本質上的轉換,物質材料以變成材料藝術,並具有了一定意義的精神指向,而有些材料本身即具有強烈的精神性,如泡沫、蠟燭、報紙等,這些物質材料在繪畫中,會給觀者提供極大的想像空間,藝術家通過材料語言同觀眾對話,溝通,取得心靈上的共鳴。

在藝術創作中的材料運用,也存在著更新換代,因為求變,求新是藝術的本質所在,新的材料藝術的出現不斷的拓寬了繪畫的範圍及表現手段,同時也帶給以藝術家新的靈感,存在決定意識,新的材料藝術的出現,往往是和當時的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密切相關的,時代左右著藝術的發展,藝術家對於材料的選擇,是由其個人的經理,社會環境,時代的影響所決定的,同時也反映了藝術家內心的情感與要求,正如“”,一個藝術家對於材料的選擇,也就決定了其個人的藝術表達方式了,杜布菲、塔皮埃斯、布裏等藝術家對於材料的選擇上,明顯的帶有個人的傾向與偏好,藝術家也正式通過這些個人化的材料語言向我們展示了他們的內心世界。

二十世紀的繪畫藝術舞臺上,材料藝術一直在扮演著重要角色,立體派、達達派、波普藝術等流派無一不與材料有緣,而丙稀的問世,更是對現代藝術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二十世紀的藝術家們豐富的擴展了傳統的內容,並賦予傳統以新的意義。

完成于2002年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