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山:蛻變的痛苦

時間:2010-10-28 11:18:15 | 來源:藝術中國

藝術家>佔山>相關文章>

陸虹

佔山的藝術軌跡從上個世紀90年代至今是異常清晰的。著名油畫家艾軒就此評論説:“佔山的作品色彩強烈、斑斕、高純度的協調。多年的筆耕竟然漸漸地形成了一種面貌。一種佔山獨有的面貌。當一個藝術家的作品能被人一眼認出來的時候,就是這個藝術家走入了幸運之門之際。”鄉土情懷的延續註定是他的生命情結。如果不了解佔山曾經是那樣一個生長在鄉村的孩子,很難理解他現在持續的對於土地的熱愛。

令人喜悅的是,2007年至今的佔山跨越了一個掙扎、迷茫的自己,從以往的單純的對鄉土斑斕的熱戀、對自然親切的依戀,轉而成為有著自己鮮明當代風格又有著對自然和人類獨立深層思考的繪者。

儘管,這個轉變還遠不成熟和完美,但對於佔山確是那樣得難得與慶倖。其實可能是剛剛開始的第一步,但為了找尋這步伐的方向,佔山的思考持續了幾年,2005年幾乎一年都在自然裏摸索,找尋記憶中另一個激情的脈絡。可能“紅色系列”讓很多人都驚訝了,佔山,他消除了寫實畫派脆弱的技術用筆,只那麼稍稍地肯定地用了平涂的粉紅色,還是那個大地、那個牛羊,但賦予而它們更深沉而體面的自尊,不再以人本位的意識看待風景,而是把自然本身看成生命,大地還原了成了大地,牲畜還願成了牲畜。除了那以往對田野的熱愛,還有就是對另一種生命的仰視。站在精神層面思考形的來源,這是佔山近期最大的收穫。

寫實繪畫,一直是佔山的鍾愛。因為只有在他想像的色彩中,他記憶深處的激情才漸漸地被喚醒。他那充滿深情地對中國北方鄉村的眷戀,一直是以一種璀璨而秩序的畫面呈現的,這個系列幾乎佔據他上世紀90年代整個創作,他對北方土地那份壯闊、拙樸的深愛,在乎田野那份無憂無慮的、自由自在的情感,是他2004年前所有創作的內在基調。但幾乎寫實繪畫在它表達平穩或深沉情感的同時,總是會非常尖銳地遇到一個繪畫的當代性問題。寫實繪畫如何突破自身的形式,表現出當代繪畫語感;如何在它太容易麻木的後期製作筆觸中,始終保持著一種鮮活的激情。這樣的思索,讓佔山陷入深深的矛盾和困惑中。

中國鄉土繪畫在經過了上世紀5、60年代頌歌式的描述和80年代初四川畫派羅中立、何多伶等悲憫批判式的情感歷程後,到了90年代至今,應該説它進入了自身的新鄉土畫風中,在北方鄉村寫實畫派“同路而行美術合作社”的畫家中,他們都有著自己對於土地由衷熱愛的個性描述,不再強加以人本意識,而是很自信地描繪出自我感覺下的北方的自然。佔山在這個過程中,自由地揮灑了自己童年的記憶,自我對於城市、鄉村內心不同情懷的甄別,表現出對高粱、穀子、麥田極度的愛戀,和物質極度張揚的都市現代人對鄉村田間的一種回望。此時的佔山不是沒有思考,他斑斕而亮麗的描繪自然的色彩下透露出人的不安與焦躁,人和自然在他的畫面中似乎有種脫節,他對自然的深度的感傷和憂患不經意地流露在人的描繪中。應該説佔山這一時期的繪畫是典型的描繪中國新時期鄉村風情的,這個階段的繪畫也確實給佔山帶來了豐厚的物質回報,但是似乎畫面還是缺少了什麼,好像還不能由衷地感動或直至觀者的心靈,儘管此時佔山的新鄉土語式繪畫也詩意也風情,但佔山已經感覺到一種難以訴説的麻木和停止不前缺少激情的難耐。

為了找尋一種更有力地表現後工業時代下鄉村風景的標誌;為了尋找與當代語境更接近的敘述方式;為了從延續著18世紀法國風景畫中脫變而出,佔山面對已經成熟的風格,內心的掙扎可想而知。畢竟,他不是剛剛走出校門,也不是從未形成風格,他是要在新的風格中重生。

粉色,就是這塊平涂在天空中的粉色,讓佔山真的有了重生的感覺,這儘管只是開始,但畢竟這是希望,這是一個人敢於放棄敢於創新的勇氣。就是因為這塊平涂的粉色,佔山的繪畫有了不曾有的陌生而新鮮的當代感,就是因為這塊粉色,佔山的寫實主義繪畫徒增了神秘的表現主義的味道,就是因為這塊粉色,觀者的眼睛被更加有力的吸引住。我知道佔山在用粉色描繪天空時,不僅是顏色的變化,還表現出了一種書寫的過癮。因為那細碎的寫實主義的後期製作早把佔山這個隨時思想都回變化的人限制的沮喪致極。對於寫的意義,受過中國傳統藝術教育的人都能感覺到,不僅僅如此,這樣的筆觸是喚起佔山內心對時代、對社會意識更深度、更敏銳的思考。

應該説佔山以一種新表現主義風格,畫出了中國北方山村的力度與恢宏。青春的記憶從不曾改變,但關注自然的視角改變了,從大地、田野、生命和世界的讚美和感恩主題到對它們深切地關注、賦予它們有尊嚴的生命甚至仰視這無窮的自然,求以最真切的天人合一。不再強調大地、稻穀每一個繁瑣的細節,卻強勢地把自然的強悍一面推到最前端,讓觀者有種無法推脫的震撼。事實上,佔山是想找尋久違的鮮活的內心的激情,那份簡單的面對自然的喜悅,那種書寫般的意趣,那種突破寫實主義風景中呆板又張揚著當代感但依然深深眷戀鄉土之情,都在他的探索中慢慢地凸顯而出,更純粹地回歸自然,無欲無求。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