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解密徐悲鴻藝術作品的市場行情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1-04 17:46:28 | 出版社: 《收藏投資導刊》雜誌
徐悲鴻 九州無事樂耕耘

文/呂友者

徐悲鴻作為一名最為大眾所熟悉的近現代繪畫藝術大師,其作品深受普通民眾歡迎。徐悲鴻曾留學法國巴黎,繪畫藝術融會中西、貫通古今,既擅長動物、花鳥、人物畫,又兼長于油畫、素描、書法和繪畫理論,同時也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創始人之一。早在20世紀30年代,其藝術成就已令人矚目,市場表現已十分強勁。他一生創作了數千件中國畫、油畫和素描作品。其中北京徐悲鴻紀念館收藏著他各個時期的作品一千余件,其他作品散見於香港、台灣、東南亞及世界各地的私人收藏,還有數十件油畫精品毀於戰亂。

在藝術品市場中,徐悲鴻的作品也經受了半個世紀的歷史沉澱和時間的考驗,直至今天高價頻現。但由於市場混雜,也不乏作偽現象。

一、國畫作品的市場表現

早在民國時期,徐悲鴻的畫作就已是眾人爭奪的對象。1915年,20歲的徐悲鴻為《譚腿圖説》所繪的100多幅體育挂圖,首次得到的收入僅30元;而1942年他在大理為抗戰義賣的50余幅繪畫,收入達兩萬多銀元;其所繪的馬每匹300塊銀元,而當時80塊銀元便可在大理買一匹活生生的好馬。

至20世紀60 年代初,徐悲鴻著名的國畫《松鷹圖》在大陸售出價為230元。進入80年代徐悲鴻的作品在香港已有固定的價格,一般每幅作品價格在5萬元。

馬是徐悲鴻一生中最愛描繪的題材,其筆下的馬被賦予了充沛的生命力。90年代,徐氏有關馬的作品就已扶搖直上,屢創佳績。在1993年蘇富比拍賣會上,他的《五駿圖》以332萬港元成交,創當時徐悲鴻中國畫作品最高價,此後更是屢創佳績。如今的拍賣市場上,徐悲鴻單匹馬的價格已達數十萬元,即使單匹回頭馬和吃草馬也常常在10萬元以上,上百萬元的作品逐漸增加。2002年翰海推出他的一幅《奔馬圖》時,受到了各路藏家的熱烈追捧,最後被一藏家在82 萬元的價位上一錘定音,如果加上佣金合計高達90.2萬元,從而創下了當時徐氏單匹馬市場最高價。

時隔二年的2004年廣州嘉德夏季拍賣會上,徐悲鴻之子徐伯陽提供的《奔馬》由於在香港藝術館、大英博物館等多個展館展覽過,所以不少買家頗為看好,該畫作從30萬元起拍,經過幾十個回合的激烈競爭,最後在170 萬元的價位一錘定音,若是加上佣金合計187萬元。2006年北京榮寶拍賣會上,徐悲鴻1948年畫的一幅《奔馬圖》受到各路藏家的熱烈追捧,最終出人意料地以352萬元拍出。2005年5月在紐約佳士得拍賣場上,一幅《古柏雙駿》以975萬港幣的高價落槌,成為徐氏馬題材的第一高價。2009年上海天衡推出的《神駿圖》(一匹馬)獲價高達896萬元,價格之高,令人咋舌。

除馬的題材外,徐悲鴻也常畫其他動物,比如主要有雞、喜鵲、麻雀、雄鷹、靈鴛等。在動物畫中,鵝、貓、雄獅是徐悲鴻不會輕易為之的畫題。即便為之,在當時也很少有人得到,主要是他贈予摯友,市場上流通的作品不多,而一旦傑作出現則價格不菲。以獅子題材為例,上海國拍上拍的《獅蛇圖》,曾以264.62萬元人民幣成交。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也曾以 437.6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拍出徐悲鴻的一幅《醒獅圖》。相比徐的其他題材而言,其人物畫最為稀少,也正是為數不多的人物畫屢屢刷新其拍賣成交價格的紀錄。

徐悲鴻的書畫成扇存世數量也很少,一把 《詩經·小戎》成扇,拍場上曾估價40萬至50萬元,最終拍到了270.25 萬元,是所知最貴的一把徐悲鴻書畫成扇。此扇繪畫一面為水墨紙本,另一面為金箋題詩。之所以説極為少見,原因在於徐悲鴻書畫成扇歷年拍場上出現的可靠者僅十余把而已,而其中有故事者更未見。而他的國畫人物作品則更為珍貴。如他的《南海先生六十行樂圖》在1998年翰海拍賣會上以225萬元成交。

此外,筆者搜尋了2001—2012的十年來徐悲鴻國畫各方面的拍賣數據.通過對其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徐悲鴻國畫平均價格的一些變化趨勢。國畫方面,在2001年的春拍上,其國畫作品的平均價格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尤其在6月份每平方尺的均價達10.9萬元左右。而在2000年的春拍上,其國畫作品每平方尺約為4萬元。2001年至2005年秋拍之前這段時間,其國畫作品平均價格的變化波瀾不驚,整體呈上揚趨勢,其間也有過2002年底每平方尺約12.4萬元的小高峰。直到2003年秋拍,其國畫作品的平均價格才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尤其是2003年底達到了每平方尺約15.5萬元的新紀錄。2008年至2012年間其國畫作品平均價格的變化幅度較大,但整體亦呈上升趨勢。

二、油畫作品的市場行情

除了國畫,徐悲鴻的油畫表現也不俗。徐悲鴻的油畫創作是其異於同時代畫家的一大特色,但由於其油畫作品創作量較少,又經過戰爭和各種政治鬥爭,倖存下來的更少,最後能夠流入拍賣市場的就更是屈指可數了。故而一旦有代表性的油畫作品出現,市場的反映就十分火爆。

徐悲鴻的油畫作品價格在同時代畫家中一直是名列前茅的,甚至具有了標誌性的意義。1999年11月,徐悲鴻的經典油畫《奴隸與獅》成為焦點。該畫創作于1924年徐悲鴻留歐時期,是目前所見最早的主題性油畫,體現當時畫家對油畫語言的綜合性把握,其人道主義精神與當時國內的啟蒙運動精神遙相呼應。2001年,徐悲鴻取材于唐代傳奇的油畫《風塵三俠》在“香港佳士得”以664.5萬港元、約合人民幣 704.4萬成交,高出估價8倍,創徐悲鴻個人及中國油畫拍賣紀錄。

事實證明,徐悲鴻的油畫作品有著巨大的市場價值。此後,它不斷刷新了中國油畫作品價格的紀錄,打破了一個又一個藝術市場上成交紀錄的神話,且漲幅十分驚人。如在2000年中國嘉德線上拍賣中徐悲鴻的《愚公移山》以 250萬元被一台灣買主購得。事隔六年,當這幅作品再次出現時,竟獲得了3300萬人民幣的成交價。又如2003年在廣州嘉德拍賣的徐悲鴻的油畫人體《浴》成交價是599.5萬人民幣,而同幅《浴》在2006年北京保利的春季拍賣會中也獲得了990萬元的成交價。僅僅三年,這些回報足以讓那些投資者高興不已。

徐悲鴻的油畫市場從題材方面看,有市場的反映趨勢和特點。其油畫作品從大方向上來説,可分為人物畫、風景畫、靜物畫;從選材及寓意上來看,還可分為歷史性油畫和抗戰油畫。如2002年中國嘉德秋季拍賣會中的那張徐悲鴻的《憑桌》,此畫以徐悲鴻夫人蔣碧薇為原型,分體現了徐悲鴻高超的寫實技法。女子身後有桌子、鮮花、書、花盆及水杯等景物,均逼真自然;少女膚色白皙泛紅,烏黑的頭髮,正靜靜地望著畫外的觀者,神情嫻雅。此畫在2002年就拍出了286萬元的高價。

又如2005年秋拍中的《珍妮小姐畫像》。 畫中的珍妮小姐身穿旗袍,安坐在藤椅之中,和順的陽光從窗外撒落在她的臉上,面容恬靜,姿態端莊典雅,儀態大方,傳神阿睹, 呼之欲出,盡顯東方女性溫柔嫻靜之美。同類作品還有《戴花環的女子》《琴課》《自畫像》等,它們分別以132萬、165萬、205萬人民幣成交,市場上的反映也相當可觀。但長期以來,作為一個融中西技藝于一身的大師,他的油畫價格一直都被整體低估了。由於徐悲鴻油畫數量不多,加上其是中國油畫開拓者、實踐者,又是西方油畫傳播者,對中國油畫事業的貢獻無可替代,所以其油畫還有很大上升空間,也具有很強的社會購買力。

2006年,海內外市場颳起“徐悲鴻旋風”,其油畫屢創天價,10件作品成交總額1億多元。在6月“北京翰海”春拍中,被稱為徐悲鴻“藝術頂峰時期代表作”的油畫《愚公移山》,經28輪競價終以3300萬人民幣成交。至2011年,徐悲鴻《巴人汲水圖》更成為拍賣市場的“領頭羊”,以1.71億元的成交額創下中國近現代畫家作品拍賣世界新紀錄。

目前,徐悲鴻已成為油畫市場的“龍頭股”,有多幅作品價格在5000萬元以上。投資者皆以徐悲鴻作品為低風險、高收益品種,因為市場的結果已經充分證明了其作品的回報率有多樂觀。

以上徐悲鴻的油畫人物作品深受西方歷史畫的影響,以深刻的思想內涵和形神兼備的形象開拓了中國畫創作的新領域。像《巴人貧婦》《巴人汲水》《愚公移山》等畫作,都可以説是中國的歷史畫。今天這些人物作品被視為中國美術史上不可磨滅的一筆,也是最能體現徐悲鴻一生繪畫追求的題材,成了價值連城的國寶。因此,市場上一旦出現徐悲鴻的人物精品,便必定是高價成交。

我們再通過徐悲鴻 2007—2011年的成交紀錄可見,其油畫上拍雖件數不多,但成交率、成交價、總成交額均十分可觀。徐悲鴻的油畫以突出的市場價格成為超值符號,因此具有標誌性意義。至2008年,徐悲鴻油畫流入拍賣市場的僅80余件,不足其國畫量的十分之一,但總成交額卻接近國畫的二分之一,突破了3億,成交率高達81%。在成交價超過千萬的11件作品中,油畫佔6件,而《放下你的鞭子》《奴隸與獅》《愚公移山》《珍妮小姐畫像》等四件居其個人成交價前四位,2007年7月在“浙江皓翰”以1386萬成交的《西沱風景》居第10位。從這些數據中,可見徐悲鴻油畫在其整體拍品中的重要份額。徐悲鴻的作品以頻頻改寫的天價佔據藝術市場的領軍地位,再次證明其巨大影響力及在中國現當代美術史上無人可及的地位。從徐悲鴻作品拍賣數據中,可發現其中國畫和油畫的鮮明對比。儘管徐悲鴻的中國畫成就很高,尤其奔馬等題材為大眾所熟知,但因所作油畫比中國畫流通量小、精品多、功力深、應酬作品少,故就整體來看,其油畫佔有相當大的市場比重。

總之,在拍賣市場中,徐悲鴻作品作為拍賣市場的熱點,其價格一直處高不下。已有的成績充分證明了徐悲鴻的作品具有穩定而紮實的攀升根基,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本土收藏群體專業化、系統化的增強,徐悲鴻作品還會有極大的上漲空間。我們有理由相信,徐悲鴻畫作市場價格還會有不俗的表現。

那麼,徐悲鴻如此高價,到底有無泡沫呢?當今的藝術市場,確實有很多的“惡炒”事例以更隱秘的形式進行著,拍賣機構與藝術家的合謀方式無奇不有,其中的種種玄機不足與外人道。遊資的炒作也使得藝術品投資市場的泡沫不斷增加。現在漲多少,以後就有可能跌多少,這類投資的漲幅和跌幅是呈現對折關係的,缺乏鑒別能力和風險意識的普通投資者將成為最大的受害者。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大批真正熱愛藝術卻不願或無力參與炒作的油畫家被排擠到邊緣位置,他們的才華無法被世人認知,最後在默默無聞中了卻一生。但如果從整體市場的價格來看,筆者認為徐悲鴻的市場價格還是合理的,並沒有泡沫,基本上和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同步。眾所週知,一般公認的中國古代和近現代大師級的藝術精品和代表作,只會升不會跌,所以即使現在,其價格還在穩步上升。藝術品價值主要是人物價值、藝術價值和市場價值,這三方面的價值其實是很穩定的,但很多藏家對藝術品沒有這方面的鑒賞能力,更看重其題材性,導致部分藝術品一半的價格可能是因為面子掙得的。

三、書畫的作偽

徐悲鴻的繪畫功力高、影響大、傳世品少,所以市場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一般每平尺已在10萬元以上。然而,現今市場上他的拍品,十有八九是倣作,更別提精品了。

目前拍場上的徐悲鴻偽作,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以真跡為本原樣克隆,照搬照抄,與真跡構圖、用筆、設色均如出一轍,此類贗品為數最多;第二類是改頭換面,東拼西湊,此類贗品為數也不少;第三類屬於無中生有,向壁虛造,即不以真跡為範本的完全臆造,此類贗品雖然為數不多,卻最具欺騙性,目前市場上幾張百萬元高價拍出的牛和馬畫作即屬此類。

贗品中以動物畫最多,且又以駿馬為最,往往據真品圖錄翻版克隆仿製而成,水準大多粗製濫造,真偽較易分辨。因徐悲鴻對創作格外認真,他的作品絕非逸筆草草之作,也從不糊塗亂抹贈人,所以他一生創作並保留下來的真品,數量十分稀少,大部分作品與名品皆藏于北京徐悲鴻紀念館中,計有1200余件。另有少量真跡藏于國內外藏家手中,都被視若珍品加以收藏。近幾年來,隨著國內藝術品市場的興起, 大量徐悲鴻偽作出現于拍場, 尤其近一兩年因市場異常火爆,其贗品更是氾濫,且偽作面貌品類繁多,從油畫、素描到書法信箋,從仕女、竹子到走獸禽鳥,無所不包。前幾年以仿製其最有名的馬為主,近兩年則一網打盡,無所不倣,牛、獅、雞、貓、鵝、喜鵲、鷹等全都“現身”市場,連他極為罕見的作品都難以倖免,令人慨嘆。

如上海某拍賣公司春季曾大拍 《立馬圖》,成交價39.6萬元。此拍品與徐悲鴻紀念館藏《霜草識秋高》簡直如出一轍,純屬克隆之作。拍品無論佈局構圖、馬之姿態,還是筆墨勾勒點染上,與真跡均極為相似。但往往越是這等克隆雷同之作,越易露出馬腳,與真跡兩相對比,真偽一目了然。真跡比例準確,勾勒精良,線條遒勁有力,用墨層次豐富多變,堪稱筆精墨妙,一氣呵成;反觀偽作, 用線蒼白無力, 怯弱猶豫, 墨色尤其缺乏層次, 真跡中用墨最濃之處,如馬腿、馬肚、馬背、馬頸等統統沒有表現出來,故而毫無真跡墨色既豐富多變又反差分明的藝術效果。

此外,造假者或偽造假著錄,或讓贗品參加一些國外並不權威的所謂“大展”,使其名正言順,最終用這些根本不可信的圖錄來矇騙買家,以達到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

但也有一些作品是後來加工重畫過的。如北京某家名氣很大的藝術品拍賣機構以天價拍出徐悲鴻的一件油畫作品。該作品的確出自徐悲鴻的手筆。可是由於保存不當,該作品受損嚴重,畫面上只留下了斑駁的筆痕。而被拿到拍賣會之前,那件油畫被加工過,由於原作上很難看出形象,所以加工的過程幾乎等同於重畫。若是加工者真的有能力再現原作的風貌,這樣做也無可厚非,但從最後的效果來看,作者的水準遠遠達不到這一水準。因此,就藝術欣賞角度而言,該拍品根本體現不出徐悲鴻的風格;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該作品更沒有多少意義。

近一兩年,拍場上接連出現了幾件徐悲鴻的獅畫,全係偽作。徐悲鴻一生畫獅極少,屈指可數,目前僅知有5件,即1930年之《獅》、1934年之《新生命活躍起來》、1938年《負傷之獅》、1939年《側目》和1943年《群獅》,均藏于徐悲鴻紀念館中。如今的市場頗有些賣方市場的味道,無論真假均十分好賣,成交率都出奇地高,這就給了投機分子制假販假的良機。國內有些地區已經形成徐悲鴻作品“倣銷一條龍”,市場上想要什麼,他們便造什麼,儼然一個無所不能的加工作坊。

通過對徐悲鴻書畫作品市場及作偽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徐悲鴻的國畫或油畫作品之所以漲幅較大,屢屢高價成交,是因為畫家作品市場價格的確立是由多種因素組成的。徐悲鴻畫作的價位走勢不單單是徐悲鴻特殊的地位、貢獻及影響力的體現,也是他藝術魅力的體現。

下一頁揭秘書畫市場的“青州現象”上一頁名人墨寶拍場走俏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七十一
· 上海工商局處罰拍賣行,誰給的權利?
· 北京拍賣市場的龍頭地位在動搖
· 馬德光:我為什麼放棄企業選擇收藏——資深藏家談春拍之二
· 如何定位油畫及當代藝術的投資方向?
· 名人墨寶拍場走俏
· 解密徐悲鴻藝術作品的市場行情
· 揭秘書畫市場的“青州現象”
· 紅酸枝木價格暴漲幕後的經濟鏈
· 當代名師名作紅木傢具行情看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