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台北藝博會,如何突破當代沉溺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1-17 16:35:15 | 出版社: 《收藏拍賣》雜誌

陸曉凡/文

每年一進入春末夏初時節,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藝術博覽會儼然如連續盛放的鮮花般在各地甦醒過來。而中國內地的藝博會也跟隨著世界潮流,集中于一年內氣溫感覺適宜的兩個高潮期。但是今年台北藝博會卻反其道行之,在南方秋高氣爽的11月9日開幕。這個亞洲地區歷史最為悠久的藝博會,在這個亞洲藝博會逐漸同質化的今天,正以一個國際化的面貌來迎接其19歲的“生日”。這是台北藝博會試圖打破自己不足而做的改變,同時也從這19年來的台北藝博會上看到台灣當代藝術市場努力改變自己當代藝術市場的沉溺所做之努力。

1-台北藝博會

藝博會:本土化VS國際化

如果説去年的台北藝博會要國際化是小試牛刀,今年的台北藝博會可以説是國際化的“大躍進”。不僅為了遷就國外畫廊的暑休而將會期從8月改至11月,而且引入審查制,提高台灣本土畫廊進入藝博會的標準,使得參與的國際畫廊比例首次突破台灣本土畫廊。在亞洲的藝博會上總是離不開“國際化”與“本土化”的討論。而台北藝博會一直都與台灣本土化息息相關,這是與其建制架構相關的:因為台北藝博會是由台灣畫廊協會所舉辦的。上世紀90年代以前,台灣藝術界隨處可見各種畫會與畫派。90年代以後,台灣藝術市場經濟勃起,畫會與畫派逐漸伏流化或甚至銷聲匿跡,替之而起的流行現象是個體化的藝術家逐一與畫廊結合,形成90年代前期的畫廊戰國時代。

1992年,可以説是台灣畫廊界的“變點年”。根據《藝術家》雜誌在1992年發佈的畫廊統計,往前算20年,1971年台北和高雄兩地總共有6家畫廊營業,到1990年北、中、南、桃竹苗地區總共有71家,1992年全臺則增加至119家畫廊;僅當年度就有26家畫廊開業。1980年代正值台灣産業升級帶動房地産交易熱絡,也促進藝術品需求量增加,1986年遭遇一次因房地産失利導致藝術市場的景氣衰退,在1992年時僅有15家畫廊撐過困境累積超過10年的經營時間。而正是在這樣的情形下,1992年,台灣畫廊協會應運而生。1993年,首屆台北藝博會正式舉行。

當時台灣地區民眾平均年收入在8000至10000美元,而台灣地産業開始疲軟,股票市場搖曳不穩,熱錢資本開始大批涌入第三大投資市場——藝術品市場,人們富起來之後紛紛開始考慮家中應該挂什麼樣藝術品成為這個時期的社會風尚。就此打造了台灣畫廊業歷史上的“黃金收穫期”,行業內另一種叫法是“瘋狂91-93”。同樣也讓台北藝博會大獲成功,這是由本土經濟發展帶動的台北藝博會前期發展的高峰。

但是“興在百業之後,衰在百業之前”,台灣地區畫廊業在1997年遭遇了一個歷史關鍵節點——亞洲金融風暴來襲,直接導致1997年開始畫廊業步入衰落。大未來林舍畫廊的負責人林天民回憶到,1997年之後是藝術市場有史以來最大的崩盤,當時安迪沃霍爾作品的價格跌到只有如今售價的三成。1997年到2004年期間,台灣地區每人平均年收入連續四五年停滯在13000美元上沒有發展。經濟不景氣導致了畫廊的生意暗淡,“瘋狂91-93”一家中小型收藏型畫廊一個月的業績是可以達到300萬台幣,到了2001年這個數字變成了一整年的業績。因此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1999年的“9•21”大地震、2000年初至2001年底,蘇富比與佳士得先後撤離台灣,轉進香港及2003年SARS(非典)的共同作用下。台北藝博會在台灣藝術市場低迷氣氛中,一直就沒能突破困境,走出區域性。

在2004年,中國內地藝術市場由於過分壓抑直接井噴了。2003年大陸拍賣成交額是25億元人民幣,而2004年是57億。這種強力崛起給了疲軟中台灣的畫廊業以無限的想像空間。台灣畫廊迫切需要島外藏家資源的開拓,畫廊的國際化需求日漸凸顯。這是台北藝博會首次試水國際化。但是真正國際化的突破,卻是在2006年才出現,當年參展畫廊為90家,比前一年增加25家,國外畫廊參展家數則增加7家,成為24家;到了2008年,參展畫廊首次破百,成為111家,海外畫廊有48家,這也是台北藝博會最多海外畫廊參加的一次;到了去年,參展畫廊已成長為124家,海外畫廊則有58家。而在2012年的藝博會上,海外畫廊達到80家,本土畫廊達70 家,這是有史以來海外參展畫廊超過本地,成為真正的“國際”藝術博覽會。

在國際化的背後,是台灣畫廊協會對藝博會的思考。台灣畫廊協會理事長張學孔認為,世界上最好的藝術博覽會一定是由私人機構舉辦的,因為主辦方可以為了他的品質選擇適合自己的參展商。相反的,由畫廊協會辦的藝博會基本上,因為會有會員的包袱,他的品質沒有辦法保持最好。因此台灣畫廊協會為了革新台北藝博會,修改了協會的章程,讓會員要透過一定的甄選才能進入藝博會。雖然遭到落選的會員抗議,但張學孔認為,這是成長必經的陣痛。

1  2  3  


下一頁黃永年先生藏名人信札談叢上一頁女錶時尚:追求自我個性展現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拍賣》第1212期
· 俄國皇家復活節彩蛋
· 女錶時尚:追求自我個性展現
· 台北藝博會,如何突破當代沉溺
· 黃永年先生藏名人信札談叢
· 2012重要藝博會回顧
· 青年藝術家推廣平臺扎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