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板橋先生像》 其實,由於時局的急劇變化,1950年代初期的傅抱石在中國美術史教學之餘很少創作,用他自己的話説,已“停頓了一段時期”。所以,他在與一些交遊中,往往以舊作應付重要的交酬。1950年秋天,他以1944年7月23日所作《湘夫人圖》贈予時任南京市文化藝術界負責人的賴少其,補題:少其先生惠教。庚寅七月抱石並記。對於徐平羽這位南京市文化界的重要領導,傅抱石也理所當然地如是對待。 事實上,徐平羽與傅抱石的交往大多圍繞書畫而展開的,可謂“書畫緣”是也。1950年冬天,徐平羽邀請傅抱石鑒賞所藏鄭燮《自序冊》,交流心得。《自序冊》書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六月,時鄭板橋受豐利文園主人汪之珩邀請赴豐利一遊,遊園觀景,賞花玩月,詩酒不斷。當時,他為蔭深園主人劉柳村寫下《劉柳村冊子》,敘己之生平經歷,以“自京師落拓而歸”開篇,洋洋灑灑,一瀉而書,達一千四百餘字,道出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內容。就在完成了《劉柳村冊子》一個月後,鄭燮在文園寫下了在他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另一篇自敘:《板橋自敘》。晚年的鄭燮大徹大悟,心態極為輕鬆,開篇説讀書:“板橋居士讀書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運多”,繼而談交遊,再談自己詩文,甚為自信:“板橋詩如七歌,如孤兒行,如姑惡,如逃荒行、還家行,試取以與陋軒同讀,或亦不甚相讓;其他山水、禽魚、城郭、宮室、人物之茂美,亦頗有自鑄偉詞者。而又有長短句及家書,皆世所膾炙,待百年而論定,正不知鹿死誰手。”最後,他説:“乾隆庚辰,鄭燮克柔甫自敘于汪氏之文園,與劉柳村冊子合觀之,亦足以知其梗概”;“嘆老嗟卑,是一身一家之事;憂國憂民,是天地萬物之事。雖聖帝明王在上,無所可憂,而往古來今,何一不在胸次?嘆老嗟卑,迷花顧曲,偶一寓意可耳,何諄諄也!燮又記。”《自敘》不拘細節,不尚粉飾,通篇跌蕩、真氣瀰漫、童心所欲、沛然曠達。而其書“六分半書”,糅合真、行、隸、草,如亂石之鋪街,真乃鄭燮晚年精品。傅抱石獲見鄭燮《自敘冊》,直嘆:“尤屬板橋妙諦,驚喜無量。”也就在這次鑒賞中,徐平羽請傅抱石為鄭燮《自敘冊》配作鄭板橋小像。 1951年春天,傅抱石應命而不敢懈怠,連續創作了兩幅《鄭板橋小像圖》。其一:《板橋先生像》,題識:板 板橋小像圖 橋先生像。庚寅冬至日,平羽先生雅命,抱石。鈐印:白文回文方印“傅抱石印”、朱文長方印“印癡”、朱文長方印“往往醉後”。其二:《板橋小像圖》,題識:平羽先生精鑒賞,喜收藏。庚寅冬日,就行篋得享半日眼福,復承示此冊,尤屬板橋妙諦,驚喜無量。為營是圖,借當扉葉,即乞教正。辛卯清明前,傅抱石並記。鈐印:朱文方印“傅”、朱文長方印“往往醉後”。 前者為傅抱石憑想像而作的鄭燮肖像,不施背景,筆法灑脫,但略顯粗率。或許是嘗試之作,傅抱石的處理並不完美,因此他重新經營創作了後者,將鄭燮置於秋林之中,書童隨之,一派蕭瑟之感。不僅是構圖,還是筆墨,後者顯然比前者精緻了不少。傅抱石人物畫特別善於刻畫神態,人物寥寥數筆,卻神態各異,鄭燮秀骨清相,目光炯炯有神,透露出孤高放逸的氣質;書童神情專注,純樸中流露著敬仰。在畫法上,樹木的“放”與人物的“收”構成了一種對比,渲染出鄭燮行走秋林的精神氛圍。這裡,一切皆精工細緻,傅抱石創作的一絲不茍之心可見一斑。後來,傅抱石將《板橋小像圖》呈送徐平羽。1952年,徐平羽還邀請沈尹默(1883-1971)為《板橋自敘》作跋,並將之改裝一卷,深藏于玉蓮齋中,直至2006年才面世。 1952年11月,徐平羽購得金農《花果圖》冊,即寫信予曾昭燏,委託她代為裝裱,並請胡小石(1888-1962)、傅抱石鑒定。金農《花果圖》冊,十二頁,水墨寫花卉、蔬果和奇石,取法陳淳、周之冕,鉤花點葉,筆墨瀟灑古樸;淡墨漆書題識,或詩或長短句,或描摹瓜果之妙,或記述事物之奇,平常小物,短短數語,述及內容出處、創作快感,情趣盎然。曾昭燏在其11月8日日記中詳細記錄了徐平羽的來信: 冬心花果冊 冬心最精品藏品最精者 1、前面加一附頁,放在前面兩空白後面,請胡先生題四字或稍多; 2、後面兩附頁之前加四或五附頁,請胡先生寫一或二附頁; 3、附頁紙用原附頁紙或普通宣紙; 4、整個冊子加棕色紙邊; 5、畫給胡先生與傅抱石看,不要給他人看。此冊曾在南畫大成中印出,許多人認為金冬心畫得沒有這樣好。 “畫給胡先生與傅抱石看”,可見,徐平羽十分相信傅抱石的書畫鑒賞力。1953年6月29日,曾昭燏還致信傅抱石,談為徐平羽作畫、鑒定書畫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