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如何給藝術品打分?文化為先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1-04 10:40:50 | 出版社: 《收藏-拍賣》雜誌

大聖遺音琴

今天,藝術品市場裏會特別強調拍品的出身,同等品質的拍品,出身不同,價位上即有天壤之別。“藝術品的出處確實是一個加分的因素,問題是到底是加一分還是一百分。你可以看到很多拍賣封面,第一篇翻開就是一大堆日本的盒子,他用這個盒子告訴你説我這個是來自日本。可是來自日本就一定是好嗎?其實誰知道呢!研究藝術品還是應該回歸其本身,去探究其藝術、歷史、文化內涵。”陳仁毅説。

因為陳先生做藝術品投資很久並且琢磨很深,他知道哪一塊的價值是真實存在的、哪一塊是泡沫是虛的。“我覺得本來收藏就是一個很‘個人’的事情,每個人的喜歡,每個人的心情,每個人愛的顏色和材料都不太一樣。100%全部喜歡這個項目,其他100%就被冷卻對待,應該不會的。” 他舉例説,“將宮廷和文人分離也是近幾年的事情,最早就是以材料做出發點。中國的藝術品收藏中陶瓷、玉器等等從器物的角度來講,剛開始都是從材料出發。可是藝術品怎麼會用材料做出發點呢?後來慢慢開始轉變成從不同的社會階層,比如中國古代文房器,文人文房器跟宮廷文房器最大的差別就是材料跟工藝。文人的東西很樸、很拙,他們會找到另類的審美情趣;宮廷、富貴他們的生活情趣的著眼點會在材料的精與工藝的貴上面,完全不一樣的表現手法。不能用‘好’跟‘不好’一言以蔽之,只能説每個人品味在不同的時代裏邊是有區別的。”另外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評判標準。“我幾個朋友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非常喜歡竹子工藝品,當時竹子非常便宜,然而今天就變成一個很好,很有價值的東西了。其實他們也是無心插柳的結果。 ”

或許到了今天,竹雕得到了應有的尊重,但是仍然有很多藝術品,別人一評價就是從材質出發。例如提及玉器就強調玉質。“我問你,你到底是買玉還是買工?還是買人文背景,買創作題材?甚至還是買曾經被誰擁有過的故事?很多人自己都沒有理清楚,就盲目的看別人在買什麼。”陳仁毅説。

配圖:

1.陳仁毅:1998年,陳仁毅成為台灣屈指可數的幾位進軍紐約“中國古董傢具拍賣”的古董商之一,所經手的中國雜項藝術作品不計其數, 2003年,在中國嘉德創下古琴拍賣世界紀錄的王世襄藏“大聖遺音琴”,其後便有陳仁毅的身影。

2.大聖遺音琴

1  2  


下一頁2012秋拍上半場“賽果”盤點上一頁支招看雅玩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拍賣》第1210期
· 華彩翠韻——高級翡翠拍品賞鑒
· 探訪瑞士古建築之旅
· 徐平羽與傅抱石的書畫緣
· 醉裏挑燈看硯
· 如何給藝術品打分?文化為先
· 2012秋拍上半場“賽果”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