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湘夫人》-落槌價:2400萬 舊的企業體制和業務模式面臨危機 雖然近年來國內中西部省份拍賣行業快速崛起,四川、遼寧、湖北、安徽、福建、海南等省拍賣業年成交額相繼突破200億元大關,但由國家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決定的拍賣業務發展不平衡在2011年越發明顯,具體表現為“東西不均,南弱北強”:其一,東部省份業務持續增長,廣東、山東、浙江、北京、江蘇、上海這六個拍賣大省(市)的成交總額就佔到了行業年成交總額的一半之多;其二,包括上海,整個華東地區拍賣市場遠遠落後於北京市場,與其當地經濟發展程度不匹配。儘管榮寶齋、寶龍等眾多拍賣公司的加入以及精品的推出,帶動了南方藝術品市場的發展,但是與北京相比,它們都無一例外地以書畫板塊為主流,而在油畫雕塑和當代藝術部分依然疲軟,遠遠落後於北京市場。 事實上,出現這樣的情況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全球金融危機對藝術品市場的衝擊,以及當代藝術品泡沫化創作等原因外,陳舊僵化的企業制度和經營模式也是制約拍賣行業整體發展的重要原因。首先,拍賣行業的退出機制不健全,老舊的體制模式難以適應新的發展。由於文物藝術品拍賣門檻較高,藝術品徵集和招商的難度也相應增加,這使得小型拍賣企業對此難以涉足,而很多國有及附屬拍賣企業的業務來源單一,經營結構不合理,業務上過於倚重公物拍賣、司法強制拍賣和金融系統不良資産,在開拓新的業務(藝術品等)上進展不大,同時産權交易所、資産管理部門等大量介入又使得彼此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第二,拍賣企業綜合實力較弱,缺乏項目策劃、資産評估和文物藝術品鑒定評估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熟練運用電子競價交易平臺等方面專業人才,無法形成持久競爭力。第三,傳統拍賣行業對品牌塑造和對外宣傳方面重視度不夠,企業文化不夠突出,公關拓展陷於被動,北京匡時拍賣總經理董國強就曾面對媒體感慨:“初涉拍賣業,我覺得最奇怪的是拍賣業同行們都不做形象廣告,匡時做了反而成為同行們取笑的談資。”第四,越來越多的資金雄厚、經驗豐富的外資拍賣公司進入我國拍賣市場,給國內企業帶來不小的競爭壓力。另外,由於少數拍賣企業違法違規操作,損害了拍賣行業的形象,使拍賣行業不得不面對不利輿論。因此,如何加強行業自律、打造誠信形象,就成為行業發展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之一。 2011年國內經濟增長達到8.9%左右,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拍賣行業在2012年中的穩定發展仍將帶來期待。另外,未來拍賣行業還將面臨控制通脹壓力、調整産業結構和佈局等一系列的外部經濟環境問題,它們在為宏觀經濟提出新的課題的同時,也將不可避免的對拍賣行業的發展産生影響。拍賣企業如何把握機遇,在複雜的經濟大環境之中找到適合的創新之路和發展之道,就成為每一位拍賣行業人士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