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淩鷗:泡在博物館裏學藝術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8-01 17:04:41 | 出版社: 《藝術銀行》

淩鷗説對藝術與日俱增的熱愛改變了她的出遊習慣。現在每次去國外的城市,首先會去當地的美術館。近幾年,她幾乎逛遍了美國和歐洲最重要的美術館。幾次去巴黎,都沒有興趣再去遊覽埃菲爾鐵塔和凱旋門,反而一頭扎進盧浮宮、奧賽和蓬皮杜等美術館。她認為欣賞藝術品現場感非常重要,比如説去義大利看到學院美術館的《大衛》,“親眼所見和在書籍圖冊上看的感覺完全不同,在現場你能深深地被它震撼,浮躁的心情剎那間清零,外界的一切喧囂都像潮水一樣從身邊退去,不復存在,身邊所有的參觀者都不忍心發出言語,只有驚嘆和感動,在那一瞬間你會感受到大師的作品那征服人心的魅力,那才是真正的永恒和不朽。”她切身體會到,接受過系統培訓的人和沒有接受過的人,對藝術的感知和看法是完全不同的,理論系統的提升是進一步加深藝術認知的必經之路。“例如你去盧浮宮看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對藝術不了解的人,根本不知道作品好在哪,僅僅覺得它很值錢,是一個到此一遊的旅遊景點,拍個合影留念就走了。如果你學過透視基礎,又了解達•芬奇的時代和他個人的一些故事,你就會覺得這個藝術家的創作思路簡直是匪夷所思,太偉大了,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天才的藝術家是上帝派來的,點亮了人間。”

作為招商銀行私人理財部的客戶,淩鷗曾參加過銀行舉辦的藝術鑒賞講座及沙龍。就是在那時候和來授課的趙孝萱(北京邦文當代投資有限公司學術總監)結識。對於她來説,趙孝萱是一位難得的良師益友。趙孝萱定期為順義的一家社區藝術中心開設藝術鑒賞課程,淩鷗也常過去聽,兩人還經常結伴去看展覽和拍賣。最近幾個月,淩鷗在學習“清華美院藝術品鑒賞及藝術金融班課程”。據她介紹,這個課程學制一年,著重講解國家大的文化藝術政策和藝術品基金實戰操作,還會組織一些參觀活動,去國外考察等等。淩鷗表示選擇這個課程班的原因是,自己已經有很好的藝術史底子,最近由於工作涉及到藝術品基金的操作,所以需要更專業系統的學習。

由於生活工作的圈子裏有很多對藝術感興趣但不了解的高凈值財富人士,淩鷗覺得讓這些精英人士們了解和愛上藝術是一個非常有使命感和責任感的事業。她覺得將自己在藝術中的收穫傳遞給朋友是一件非常愉悅的事情,因為蔡元培曾説,一個沒有審美的民族是不知善惡的。這句話對一直對她影響至深。藝術雖然無形無跡,卻可以創造出一個更好的世界,她希望儘自己的微薄之力,讓每一個人都認識到藝術真正的意義。對於這些年的學習經歷,淩鷗引用馬斯洛的需求學説,歸結為情感歸屬的需求,收藏和從事藝術品相關事業會讓自己獲得最大程度的滿足。對此,她形象地比喻:“怎樣才能將黑暗的屋子瞬間裝滿?其實只需要一根蠟燭,光明就會充溢整個空間。人的心靈就像一間屋子,而藝術就像那支蠟燭,激發人的靈性,豐富人的情感,並且也是令人得到自由的一種看似渺小實則強大的力量。”

1  2  


下一頁史密森尼教育中心上一頁李栩慧:教育推動人生轉型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藝術銀行》第五期
· 李栩慧:教育推動人生轉型
· 淩鷗:泡在博物館裏學藝術
· 史密森尼教育中心
· 徐行:學院功底助我領跑藝術
· 精英階層的藝術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