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超越花哨的美——原研哉和他的設計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5-22 17:36:33 | 出版社: 誠聚文化傳播

想像一棵櫻花樹

原研哉設計中“空”的理念淵源,甚至可以追溯到500年前的日本社會。在日本歷史上,大約500年前有一個中世時代——室町時代。當時日本發生了長達10年的“應仁之亂”,歷史名城京都幾乎被焚燒殆盡 。巨大變故之後,從貴族階層到平民百姓,日本人的思路都開始轉變:我們的生活裏為什麼需要那些華麗而奢靡的東西?其實,跟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並不是這些東西。在簡單樸素的狀態下,人們完全能夠生活得內心充實,知足平和。正好在這一時期,“禪”的概念從中國傳到了日本。“應仁之亂”後,當時幕府的將軍隱遁了,居住在“和室”—也就是日本現在住房最原始的形態。“和室”雖然看上去非常簡潔,沒有什麼傢具陳設,但你不會感覺它鄙陋。在那樣的房間裏,如果有客人來訪,主客雙方可以喝茶、插花。喝茶的時候,即便是一個簡單地印著櫻花的茶盤,也可以令主客雙方展開豐富的想像,想像著一棵滿開的櫻花樹,而根本無須在房間裏插上櫻花,或在房子外面種著櫻花樹。由此開始,日本開始了尊重“素”、“空”狀態的文化,不崇尚繁複的裝飾,反其道而行之,從而形成獨特的審美觀:“簡素”,延續幾百年,傳承到今天。原研哉也談道:“最近我漸漸地感受到,通過設計所獲得的感悟,與品茶悟禪是相通的。” 隱于身後的創作源泉此次原研哉在上海的設計展,與去年在北京舉辦的展覽相距不到一年,具體展品並無太大變化,而是在觀眾的“動線”(行動路線)等方面做出調整。

實際上,原研哉及其設計團隊的設計,也處在一個非常穩定的時期。當被問到為何如此頻繁地在中國舉行展覽時,原研哉説:“這不是因為中國的經濟發展迅速,而是出於我個人對中國文化和傳統的尊敬,以及自己對中國文化持有的濃厚興趣。” 原研哉設計中的“空”的理念,完全可以在中國宋代的文化傳統中,找到其淵源,因為日本文化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傳統中國書畫中有留白的創作手法,在一千年前的南宋時期,有兩位山水畫家馬遠和夏圭,作畫時就喜歡只畫一角或者半邊,留下大片的空白,表現水、雲、霧和風。留給人無限的想像空間,減少構圖太滿給人的壓抑感,從而很自然地把觀眾的目光引向主體。以至於留下了著名的“馬一角,夏半邊”的構圖技巧。他們的創作理念,跨越千年,與原研哉“空”的設計理念遙相呼應。這些歷史文化淵源,就像原研哉所説的:“時代向前發展,並不一定就代表文明的進步……創造力的獲得,並不是一定要站在時代的前端。如果能夠把眼光放得足夠長遠,在歷史文化的深處,或許也一樣隱藏著創造的源泉。”

後記:“我渴望創造最純粹的東西”

對原研哉的個人生活,大家知之甚少。原來,原研哉進入平面設計領域其實是一個偶然。他一直想從事的是建築設計。除了做平面設計,在食品設計方面,原研哉也做過嘗試。比較有趣的是,他設計過一種“<”形的義大利空心粉,可是設計完畢之後,他自己還沒有機會品嘗到那種空心粉。他對外界稱,“我平時喜歡穿黑色衣服,這樣就不用花太多心思在衣著上,也會讓我感到心情平和。”熱愛工作之餘,他還喜歡旅行,泡溫泉。作為設計師的他,平時有非常注重生活細節的一面,有時卻又很隨性。經常出差的原研哉,每次出行都會選擇最早的航班,“因為我喜歡看著這個城市從沉睡中清醒的時刻。它熱心地吸取著世界的養分,同時又像一個辛勤的耕耘者,建造著他們深愛的一切。我也是其中一個勞動者,渴望創造最純粹的東西。”

1  2  3  


下一頁自然生長的建築——漫談綠色建築發展之路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翯》第23期
· 超越花哨的美——原研哉和他的設計
· 自然生長的建築——漫談綠色建築發展之路
· 散落在黑白鍵的天籟
· 花非花 霧非霧——邱紅:成長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