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石青書信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3-01 12:09:09 | 出版社: 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

 

石青,你好。

這次展覽,在與所有藝術家交流過程中,你的書信是最難懂的。可能是我的問題,可能是我們以往交流得少,也可能你我所感興趣的領域相交面積有限。我覺得這是好事,因為這次書信探討正是希望成為一種學習的方法而展開的。我試著在你的敘述程式上理解,看看是不是對,不明白的就直接轉為問題。

一、我不太明白從殖民歷史與植物分類學的關係,是指以植物系統來演繹殖民史嗎?或者説,一種你所抵觸的歸類方法,一種“體制”?而植物系統又怎樣聯繫到傳統藝術的再現方式——花鳥畫?如果你所追求的就是一種不相關性的話,那麼為什麼沒有其他的選擇?

二、有了這一點的補充,我似乎對你的意圖稍稍明確了一些。但是,那個疑問還是沒有消除:如果你要追求一種“平行關係”,為觀眾擺局,展品與展品之間沒有關聯沒有線索,沒有邊界也達不成交流互動的話,那麼,你選擇對象的標準是什麼,還是説沒有標準,也不需要標準呢?這樣才好打亂強調經驗整體性的格式塔理論的陣腳?

三、我不太明白“科學主義剪裁和基督教潔癖的反覆清洗”的意思。但我想,你想説的是因為當代藝術實踐和展覽的一些慣性操作,讓創作失去了原創性,而變成一種有規律的,互成體系的生長模式。而你所追求的是一種野生的狀態,實踐先行,脫離預設的軌道。你所説到的,在畫布上的探索,其實在中國文人繪畫中就有類似的實踐,脫離對自然的直接摹寫,而臥遊造化之間,沒有預先的輪廓,一筆生兩筆地營造胸中丘壑。此時,最重要的不是最終的呈現,而是實踐過程的本身。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章法,大概就是你所説的編碼方法?四、我不曉得南太平洋島嶼的植物是什麼樣的,大概還是需要你提供一些背景知識。但是我懂得你的隱喻,跳出一個既定的、來自“他者”的分析系統,而進入一種真正的自由。但這樣説來,你似乎暗示“在朝在野”的價值,自覺地放棄了植物園的陣地不是因為怯戰,而是因為爭戰本身不符合你的戰略。五、“去秩序地創作被迫要面對複雜的對象”,你是指要通過創作建立新秩序?還是説面對複雜的現實,秩序是不可求的,有的只是偽秩序,你要通過創作還給觀眾一個原生態的東西?六、通過圖片,我大概能夠想像你的展示,一種非完整的、不封閉的展示。每個作品都裸露著自己的邊界,可加可減。或者講,你所展示的是這些作品的生長過程。我想這樣的一個空間應該是越複雜越好,甚至應該有起伏的地面。我覺得上次在上海香格納看到的你的展覽空間,好像還是有點空了,是不是你預想的效果?

                                                                              我們再敘

                                                                                            節泓

(節選自《關 係:與十二位藝術家的書信集》,全文見電子書。)

 

1  2  3  4  


下一頁正文一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正文一
石青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