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藏投資導刊》第27期文章《藝術品如何金融化》中,我們曾經提到藝術金融産品的幾種不同形式,包括藝術品質押貸款、不同特點的藝術品基金以及處於試驗階段的藝術品産權等。在藝術金融蓬勃發展的2011年,各類藝術金融産品和服務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 01.管理規模最大的藝術品基金 據統計,截至2011年11月18日,國內近30家藝術品基金公司已發行成立了超過70支藝術品基金,初始規模總計57.7億元。目前,資金管理規模最大的藝術品基金為北京藝融民生藝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融美藝術基金”,資金管理規模超過10億元,主要投資于中國書畫、中國油畫及當代藝術、中國瓷器等高端藝術門類。 02.最紮實的藝術品投資公司 北京邦文當代藝術投資有限公司是在藝術産業鏈夯實最深的藝術品基金中的典型代表。邦文發行的藝術品基金、藝術品信託屬於藝術品金融,邦文旗下的傳是拍賣屬於藝術品拍賣,邦文雅匯當屬藝術品財富管理顧問,邦文旗下的畫廊也即將在798藝術區開業,藝術産業鏈已然凸顯。 03.發行數量最多的藝術品信託 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前三季度共11家信託公司發行藝術品信託31款,同比增長416.67%。發行藝術品信託最多的公司是國投信託。2009年6月,國投信託攜手保利文化和建設銀行發行了國內首款藝術品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國投信託•盛世寶藏1號”,之後,國內藝術品信託産品逐漸浮出水面並受到投資者的青睞。目前,國投信託共發行了13款藝術品信託産品,被認為是藝術品信託産品領域的引導者。 04.曇花一現的藝術品份額産品 2011年,藝術品份額交易走入了大眾投資者的視野,也引領了一股興辦“文交所”的風潮。文交所的藝術品份額交易解決了藝術品投資的流動性問題,但也違反了國務院“不得過細拆分、不得連續交易、不得公開發行”的相關規定。今年11月,國務院發文清理整頓各類交易所,各地文交所除天津和泰山文交所外,均停止了交易。天津文交所是藝術品份額的創造者,雖然這種交易模式備受爭議,交易規則也需要不斷地完善,但不可否認它在藝術品金融化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05.穩健創新的藝術品投資組合産權 藝術品投資組合産權産品是堅持“不拆細、不連續、不向社會公眾發售”的原則,在産權層面進行交易的藝術品金融化産品。目前,上海文化産權交易所一共先後發行了黃鋼、薛松、趙準望等3款藝術品組合産權産品。湖南杏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也在湖南文化藝術品産權交易所發行了2款范曾和王明明的美術作品投資組合産權産品。藝術品投資組合産權産品符合國務院的有關規定,今後有望成為藝術品金融化的重要發展方向。 06.最具探索性的藝術品保險 2010年12月,保監會和文化部共同下發了《關於保險支援文化産業發展的通知》,確定了中國人民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太平洋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等3家試點公司及第一批11個試點險種。今年上半年,人保財險在業內率先推出包括藝術品綜合保險在內的第一批文化産業專屬産品,其中針對博物館藝術品推出了館藏和運輸保險。 07.尚需突破的藝術品融資 典當在拍賣季到來前,一些藏家為了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希望將手中現有的藏品盤活變現,用於購買新藝術品。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不少公司推出了專門的“藝術品融資典當”業務。參加該業務後,藏家須與典當行和拍賣公司分別簽訂典當與拍賣協議,然後將藏品交給拍賣公司拍賣,同時從典當行拿到一筆貸款。拍賣成交後,藏家即可用拍款償還典當行,如果出現流拍,則可選擇贖當或直接絕當。 08.偶有發生的藝術品質押貸款 2011年11月11日,全國首例陶瓷藝術品質押貸款在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景德鎮分行發放,受貸人以自己收藏的陶瓷藝術品為質押得到了300萬元的貸款。藝術品質押貸款在國內早已開先河,但藝術品抵押貸款在國內未能獲得實質的發展,在抵押時,銀行首先要對資産進行估值,而對藝術品估值要求有法律承認的鑒定體系和身份證明資料作為保證,目前國內的藝術市場還無法提供有權威性的保證材料,在藝術品的鑒定和評估方面缺乏權威的標準。 09.最為提倡的藝術品資産配置 藝術品在國際發達資本市場,早已是公認的必備投資資産之一,藝術精品所具有的稀缺性,天然決定了它具備金融資産的屬性,同時藝術品又有自己的特性,其中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就是與其他主要投資品如股票、債券、房地産、黃金等市場的相關性低,是資産配置非常好的選擇。為客戶提供藝術品的資産配置服務,是上海泰瑞、北京邦文等藝術品基金的主要業務之一。 10.已有嘗試的藝術家信託 藝術家共同信託,簡稱APT,是專門為新生代藝術家及成功藝術家創辦的信託産品。這一信託參考社會公共保險的傳統結構,以作品替代貨幣為交換基礎的投資項目。信託財産為藝術作品,藝術家共同信託不支付現金來收購作品,而藝術家仍保留作品的最終所有權,將藝術品的經營管理權委託給藝術品共同基金,以換取投資和回報權益。藝術家信託,是北京德美藝嘉投資管理公司的業務之一,他們主要通過藝術資産與金融資産的創造性融合與轉化,提升藝術家作品的市場及學術價值,實現藝術家的長期、永續發展。(文/本刊記者 賀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