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藝術行業徵信體系建設迫在眉睫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1-05 10:45:15 | 出版社: 中國證券報社

談及藝術品市場,許多想要涉足這一領域的人認為這一行水太深,假東西多。當行業被貼上“不誠信”的標簽時,這個行業就會越來越孤立,進而演變成少數“圈內人”的遊戲。如果藝術行業要走出“小圈子”,以開放的胸懷與金融等行業結合,實現自身質的飛躍,那誠信問題便是第一道門檻。

最近閉幕的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把誠信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大力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抓緊建立健全覆蓋全社會的徵信系統,加大對失信行為懲戒力度,在全社會廣泛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氛圍”。10月19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制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明確指出要“有針對性地加強各領域的信用資訊系統建設,建立健全信用檔案,儘快改善各行業、各部門、各地區的信用環境”。在此政策背景下,藝術行業的誠信建設也應有所作為。

“信用缺失”已成行業惡瘤

藝術品市場的繁榮和火爆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而日前中國拍賣協會公佈的《2010年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卻為火熱的行情潑了一盆冷水。《公報》通過對拍賣數據的分析指出, 2010年,全國文物藝術品拍賣落槌價款總額為354.43億元,實收佣金為28.98億元(含部分往年拖欠在本年到位的拍品佣金)。這一數據與業內統計的2010年全年超過500億元的總成交額差距甚遠,這一數據表明,全國文物藝術品拍賣企業的整體經營情況並沒有市場想像的那樣火爆。

北京匡時國際拍賣公司董事長董國強介紹説:“和社會其他領域的誠信問題一樣,買家不付款是讓拍賣公司最頭疼的事情,去法院打官司都難以很好解決。拍賣公司在為客戶建立競拍手續時,沒有能力確定買家的信用水準如何,甚至沒有能力來辨別其證件的真偽。” 近年來,行業佣金實收率和買賣雙方佣金收取比例趨於下降,這主要是由於買受人拖欠貨款或根本性違約、拍賣企業佣金競爭以及虛假成交等問題越來越明顯。中拍協《統計公報》中統計的408件上千萬元成交拍品中,截止到填報日期為止,只有237件拍品完成結算,其餘171件均未完全結算,比例高達41.91%,拖欠貨款總額達55.55億元。知假拍假、虛假成交、拖欠貨款等不誠信行為在拍賣行業已經非常普遍,在畫廊行業,不誠信的現象一樣存在。

北京百雅軒藝術中心副總裁汪頻介紹説,畫廊行業的誠信問題體現在畫廊與藝術家之間、畫廊與客戶之間的誠信。畫廊與藝術家簽約之後,投入展覽、宣傳、推廣等費用幫助藝術家經營市場,藝術家也應該按照約定只將作品出售給畫廊。現在畫廊和藝術家之間的糾紛較多。有些藝術家將作品私下出售給朋友和客戶,從而損害了畫廊的利益。也有些畫廊,或者出於雪藏藝術家的目的,不履行合同,在推廣方面的工作不到位,導致藝術家收入來源得不到保障。

雙方的不誠信行為都會導致市場利潤降低,藝術家作品的市場發展不起來,導致雙方皆輸的局面。畫廊與客戶之間的不誠信是涉及藝術品的真偽和價格的未來預期。對於藝術品的價格預期應該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上,很多畫廊為了賣畫,會虛假地誇大藝術品升值潛力。這些現象非常普遍,需要解決。

一位當代藝術畫廊的負責人也告訴記者,雖然畫廊有客戶資訊數據庫,基本不存在客戶拖欠現象,但是畫廊代理藝術家的違約現象較為突出。一些藝術家不遵守與畫廊的約定,推遲交付作品,或者私自出售作品,擾亂市場定價。上海大樸堂藝術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元呼籲藝術行業的徵信系統應該儘快建成。在他16年的畫廊從業經歷中,陳元對行業“誠信缺失”的危害性體會深刻,尤其是對畫廊的早期經營帶來巨大的困擾。陳元説:“因為行業誠信缺失,即便畫廊銷售的作品是真的、好的,買家也未必會認可。而只有通過畫廊多年的經營,積累一定的信譽之後,這種情況才能得到好轉。”


當徵信體系遭遇行業現狀在全社會的誠信狀況堪憂的情況下,我們確實難以強求藝術品行業具備較高的誠信水準。誠如北京榮寶拍賣公司總經理劉尚勇所説,拍賣市場是一面小鏡子,折射著全社會很多的問題。徵信體系的建立需要一個“自上而下”的過程。中國拍賣行業協會作為藝術行業相對最完善的行業協會,成立17年來一直致力於推動以行業自律為核心的行業誠信體系建設。中國拍賣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歐陽樹英介紹説,如果建立包括企業、個人等市場參與者的專門信用檔案,應該説能夠更有針對性地解決當前市場中大量誠信徵詢的需求,但中拍協曾經做過專業論證,這需要解決一系列的問題。首先,如何保證資訊採集及使用的合法性,以避免出現侵犯企業及個人合法保密資訊的情況。

這需要從法律層面對信用檔案的構成進行嚴肅的討論;第二,如何保證信用資訊全面性、準確性。由於企業信用資訊涉及的範圍、內容廣泛,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社會機構及企業共同推動和參與;第三,如何建立信用資訊的有效管理制度,對收集到的信用資訊分類管理、分級使用,動態更新,以確保信用檔案能夠得到妥善管理。信用檔案的建立需要廣泛的參與和週密的制度設計。同時,讓拍賣公司為徵信系統提供真實、準確的數據,又談何容易。一些拍賣公司本身就缺乏誠信意識,虛假成交,行業的現狀讓徵信體系的建立舉步維艱。

汪頻介紹説,她跟業內人員溝通時,大家都很歡迎業內建立徵信系統。由於業內在藝術品的真假鑒定和定價方面缺乏權威的第三方信服的徵信平臺,所以一些對藝術品感興趣的新藏家,不敢輕易涉足藝術品領域。建立徵信平臺是市場需要的,但藝術品的鑒定和價值衡量中人為因素很多,沒有統一的標準,如何去衡量,標準如何設立,都是很難解決的問題。陳元進一步指出,藝術行業建立徵信體系的首要問題是主體缺位,“誰來建立,誰來管理,是政府部門,還是行業自律組織,這是首先要突破的事情”。

陳元在2004年上海藝術財富高峰論壇上,就曾呼籲成立畫廊行業協會,通過畫廊協會建立徵信體系。但汪頻認為,畫廊界的徵信機構,需要代表畫廊界的普遍性,首先要讓所有的畫廊認同;其次,有統一的、大家認同的標準;第三,平臺必須是第三方獨立的,不介入到任何藝術品圈的經營中。除了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外,汪頻有個思路是讓美術學院或者學院聯盟組織一個依託于學校和學院的徵信平臺。劉尚勇認為,中國拍賣協會應該被賦予建立徵信體系的權利。我國《徵信管理條例》中明確指出,設立徵信機構,應當經國務院徵信業監督管理部門批准。未經國務院徵信業監督管理部門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徵信業務。同時,徵信體系的權威性也需要解決。徵信體系需要得到銀行、工商、法院等部門的認可,比如法院在審理相關案件時能夠以徵信體系為依據,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企業都認可並參與徵信系統。而藝術行業單獨來協調這些部門,難度可想而知。

多方努力,誠信建設已破冰

前文化部市場司副司長張新建曾指出,藝術品市場的誠信建設必須從藝術家做起,摒棄私下買賣,地下交易,使藝術品通過經紀、代銷、拍賣等陽光化渠道進入市場。誠信的畫廊是市場的主體,公正科學的藝術品評估鑒定是誠信市場的保證。早在2004年,文化部市場司就開始著手誠信畫廊的評選工作,並舉辦誠信畫廊推介展和精品巡迴展,支援成立誠信畫廊聯盟,這些活動對引導市場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據悉,目前湖南省文化廳正在建立在世藝術家的徵信體系。該體系為每位藝術創作者建立檔案,包括創作作品時的錄影資料、相片資料、作品的出版資料、藝術家本人對作品的承諾等。湖南省藝術品防偽鑒定中心和藝術品評估委員會負責收集整理上述資訊。

這些資料全部會保存在湖南省圖書館,對公眾免費開放。今後,人們可以通過這些資料來證明作品的真偽。這為樹立整個藝術品行業的形象做了很好的作用。據歐陽樹英介紹,目前中拍協主要從主動自律、規範經營和增加行業經營透明度三方面入手來推進行業的徵信體系建設。今年6月,準備了1年多時間的《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企業自律公約》正式發佈實施,對藝術品拍賣市場中廣泛受到關注的問題,如“虛假鑒定”、“知假拍假”等問題做了承諾。截至目前,申請並加入公約的文物藝術品拍賣企業已達111家之多,涵蓋了行業的主流企業。

中拍協也將在《自律公約》實施的基礎上,初步建立文物藝術品拍賣企業誠信檔案的模型;第一步的誠信資訊內容主要從協會自身掌握或容易從社會各方準確得到的兩個方面入手,內容包括:企業基本資訊、行業資質、經營數據、被舉報記錄、被監測到的不良記錄等。待內容充實並完全建立穩定的模型後考慮完全公開,用於社會。同時,中國拍賣行業協會也定期向社會公佈敢於承諾、實施公約的企業名單,廣泛接受社會與媒體的監督;同時行業自律委員會也接受社會投訴、日常監督,幫助企業不斷改進,在誠信經營方面做得更好。

徵信系統應該如何建立

如何建立徵信體系?陳元認為需要考慮兩方面:人和物。人包括自然人和企業法人,他們是建立徵信體系的對象。徵信體系的核心是物,是企業所經營的項目。政府應該成立相關機構,或者行業建立自律機構,對“人”和“物”進行管理,通過時間的累積,逐步建立徵信體系。陳元認為,對物要進行評估和判斷,利用“打分”的形式建立徵信體系,比如將畫廊的經營時間、場所的面積、經營者素質、所銷售作品的品質、客戶的反饋意見和投訴資訊等項目進行量化,形成打分體系。

徵信體系需要動態管理,每年都對企業的相關指標進行評估,這樣才能讓企業真心地愛護他們的信用評級,為藝術品發展提供體制上的保障。在建立了信用評估體系之後,對於信用水準高的企業,在政府贊助、資金贊助、銀行貸款、藝術品抵押方面應該給予一定的傾斜。這樣才能讓企業通過對自己的愛護,來維持這種誠信,使誠信水準越來越高。同時,應該加強對徵信系統的宣傳力度,讓藝術品經營企業以進入這個體系為榮,沒有進入這個體系為恥,樹立藝術品徵信體系的權威形象。歐陽樹英認為,拍賣企業誠信檔案應能夠動態、綜合反映企業的信譽。

在這一檔案中可以考慮包含拍賣企業年度基本註冊資訊,拍賣企業的行業資質資訊,拍賣企業歷年的經營情況,社會各方對企業的獎懲記錄,包括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及有關機構,企業對社會的貢獻和責任等內容。東南拍賣藝術顧問夏湞在談及徵信體系時建議,我們應該學習和借鑒發達國家先進的個人信用徵集系統,每個拍賣行也應該有自己的機制來對待客戶的不誠信行為,最好能聯合起來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建立行業資料庫,將習慣於送拍贗品的客戶和不付款的客戶列入黑名單,並將資源進行共用。董國強更加強調拍賣公司的品牌建設,他認為,品牌的形成就是徵信建立的過程。上拍作品的品質、有沒有不規範操作、有沒有假拍等都會影響到拍賣公司的品牌。配合建立徵信系統,拍賣公司還是需要從自我做起。劉尚勇認為,我國的誠信問題主要是因為缺少契約精神,誠信必須是建立在契約基礎上的誠信,否則就沒有了底線。

在國外,簽訂合同之後履行合同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徵信體系需要建立在法制和契約社會的基礎上。所以,要提高拍賣市場的誠信水準,需要堅持保護契約的合法性,拍賣一旦落槌,成交契約書籤字之後,交易就成立了,就必須得到履行,否則將受到懲罰。法制建設需要再完善,要繼續宣傳誠信。在藝術行業的一些問題得不到解決的情況下,汪頻建議説,藝術機構可以跟類似于第三方的金融機構合作,使藝術家作品的價格由金融機構做信譽擔保,建立第三方金融機構的賠付機制和退款機制,從而彌補藝術行業本身的不足。

建立藝術行業的徵信系統已經迫在眉睫,不僅僅由於目前藝術行業的現狀引來公眾的種種質疑,同時也為了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如果説金融市場離不開“標普”、“穆迪”等信用評級機構,那麼藝術行業的完善更需要徵信系統。雖然建立藝術行業的徵信體系存在很大困難,但文化主管部門、行業協會以及行業領軍企業都應致力於夯實徵信體系的基礎工作。相信未來,一個由文化部門主管、行業協會負責、各家企業積極參與的徵信系統會逐步建立起來。

(文/本刊記者 賀雷、畢武英、陳君達)

下一頁緣自一期一會的收藏上一頁收藏是讓人興奮的個人探險——訪中國當代藝術品的法國藏家西爾萬•勒維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三十四期
· 藝術品份額“冰火兩重天”
· 收藏是讓人興奮的個人探險——訪中國當代藝術品的法國藏家西爾萬•勒維
· 緣自一期一會的收藏
· 搶“鮮”2011年秋拍(五)
· 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影響力報告
· 內外兼修 貫通中西——記旅澳畫家李克昌
· 文交所如何完善經營模式——訪海峽文交所董事總經理王命達
· 版畫漸進中國藝術品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