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 晴巒蕭寺圖 北宋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到了中後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繁榮與統治者推行的文治政策,使得社會上好古之風愈演愈烈。有的人為了收藏書畫,甚至忍饑挨餓,正如時人蘇軾所言:“虔州呂倚承事年八十三,讀書作詩不已,好收古今帖,貧甚,至食不足。”熾熱的鑒藏風氣促進了書畫市場的進一步完善,藝術品交易活動日益頻繁。同時,亦形成強大的收藏群體,而米芾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員。 米芾(1051-1107),又稱米南宮,初名獻,字元章,宋代有名的書畫家和鑒藏家,與宋代蘇軾、黃庭堅、蔡襄合稱宋四家。因狂放並有潔癖,人稱“米癲”。其人天資高邁,能詩文,擅書畫,精於鑒賞,尤好收藏曆代名跡。 那麼,如此愛好收藏的米芾,他到底收藏過哪些法書名畫?他如何閱玩、裝裱和保護書畫?他所藏書畫的來龍去脈如何? 一、書畫的收藏與賞玩 米芾出生於官宦世家,祖上幾代雖都為武官,但家庭的書香氛圍卻甚為濃厚。馬端臨《文獻通考•經籍考》載:“其上世皆武官,蓋國初勳臣米信之後也,視芾為五世孫。”其父米佐(字光輔)亦為軍職,曾在淮州做過將領余靖的僚屬,官至左武衛將軍、會稽縣公。由於受宋代重文抑武政策的影響,開始“親儒嗜學”。(全文見《文物鑒定與鑒賞》雜誌第2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