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經濟壓力。任何一個畫廊首先要考慮生存,即畫廊的實際盈利可能性,這是所有畫廊存在的首要條件。但是,眾所週知,1996年中國的文化市場才初步具有某種藝術的商業意識,而這種意識在當時主要表現在以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的學院派藝術為標桿的作品上,並已經獲得了相對的市場認可性和積極的市場前途,它對當時中國藝術的發展,中國藝術的市場效應實際上起到了主導作用,並形成一定程度的中國藝術商業化態勢。 勞倫斯·何浦林 相反,90年代中期,整個藝術市場對中國現代藝術還是沒有看好,只是偶爾有一些外國人買上幾件中國現代藝術作品,所以,1996年的中國現代藝術市場極其微弱,儘管所有現代藝術作品的價格非常低廉,但仍然很少有人問津。而另一方面,現代藝術作品又無法得到社會的真正承認,這對現代藝術走向市場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障礙。顯然,這個時期對於任何一個現代畫廊來説其本身就是一種商業冒險,首先它要面臨現代藝術作品被社會收藏的可能性,其次是現代藝術作品的價格與商業盈利的可能,而這兩大問題直接關係到現代畫廊的生存。總之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的現代藝術畫廊都十分的艱難。另外,1996年上海的現代藝術氛圍遠不如北京,現代藝術在上海基本是處於平靜的狀態,剛剛起步的香格納畫廊無疑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 所以,20世紀90年代中期畫廊的定位十分重要,首先是它的生存,然後是它的學術性,這些問題現在看起來十分的簡單,但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是一個見識與勇氣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