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馬芝安:民營美術館不應是地産投機商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3-04 13:40:49 | 出版社: 廣東時代傳媒有限公司

北京藝門畫廊的掌門人馬芝安是美國人,早在1986年就來到中國,並於1998年成為北京四合苑畫廊的藝術總監;2005年,她創立了自己的畫廊藝門畫廊。對藝門畫廊而言,其重要客戶之一就是國內外的美術館和博物館。馬芝安把很多中國當代藝術作品銷售到全世界各地的美術館和博物館,比如東京國立美術館、倫敦V&A美術館、紐約伯克利美術館、紐約國際攝影中心、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舊金山美術館等,此外還有很多銀行機構,如匯豐銀行、瑞士銀行、西門子等。在與國內官方以及民營美術館的接觸中,馬芝安認為民營美術館不應該成為一個地産投機商,民營美術館所有者應該在美術館動土前就對美術館最開始的5年進行一個詳盡的財政預算,並最大程度上讓美術館滿足當地社區的需求。

《收藏•拍賣》:據了解,藝門畫廊非常重要的一類客戶是全世界各地的美術館和博物館,請問藝門畫廊是通過怎樣的途徑跟這些美術館和博物館建立聯繫?

馬芝安:我們與世界各地的美術館建立聯繫有很多種方式:

首先,我們會把藝門畫廊代理的藝術家以及藝術作品介紹給美術館的策展人。一開始可能是通過電子郵件或者郵件把藝術家的光碟以及作品圖錄郵寄到美術館策展人手中。然後會跟美術館的策展人、館長以及董事會成員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董事會的成員中也包括一些願意購買作品並捐贈給美術館的藏家。實際上,世界上最好的美術館策展人也一直通過網路在世界範圍內發掘新興藝術家和新的展覽。

我還在四合苑畫廊工作時,曾經把一批中國當代藝術家介紹到國外辦展覽,比如説李津在美國西雅圖美術館的首個個展;展望和劉錚在美國威廉斯學院美術館的個展;曹斐在荷蘭舉行的首個歐洲個展以及一些群展等。近期,藝門畫廊還將在美國為王慶松、靳山等藝術家舉行個展。林天苗的作品曾在美國布魯克林美術館參加過一個群展,而且被西雅圖美術館收藏。以上只是我通過畫廊把藝術家介紹到國外美術館的部分例子,我也經常向一些私人博物館的私人藏家介紹藝門畫廊代理的藝術家及其作品。

《收藏•拍賣》:據了解,藝門畫廊在國外的美術館和博物館客戶除了一些國立或者官方美術館如東京國立美術館、倫敦V&A美術館、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等之外,也有不少私立的藝術機構,如匯豐銀行,瑞士銀行,西門子等,請問國外的官方美術館與私立藝術機構在購買藝術品的選擇上有什麼區別嗎?

馬芝安:在我看來,官方的美術館更注重藝術的歷史性和學術性,而在官方美術館工作的人員也是藝術史和策展方面的專業人士。而一些私立的藝術機構,如匯豐銀行、瑞士銀行、西門子等考慮得更多的是他們的公司形象和市場推廣,以及藝術品如何最好地表現公司品牌等。這些私立的藝術收藏機構並沒有專業的藝術史、藝術策展等方面的工作團隊,但是,一些私立藝術收藏機構收藏了大量博物館級別的藝術作品。

《收藏•拍賣》:您曾提到説,中國內地的藝術市場目前缺少美術館系統的參與,就您看來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哪些?

馬芝安:我之所以認為“中國內地的藝術市場目前缺少的美術館系統的參與”是基於很多原因。比如説文化部對美術館系統的投入不足,美術館沒有足夠的資金購買大規模的藝術收藏,也無法購買一些重要的藝術作品。另外,對當代藝術作品的價值認識不足也是中國官方美術館缺少參與的重要原因。此外,收藏和保存藝術品的工作人員缺少相關的專業培訓。到今天為止,內地博物館對從海外如香港和台灣臨時借展的作品過於依賴。內地美術館如今也應該用內地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來建立他們自己的收藏了。同時,內地藝術家很少有人會像法籍華裔畫家趙無極那樣捐贈很多重要的作品給美術館。在借展以及捐贈作品給美術館的過程中,藝術家往往會承受很大的壓力,美術館並不會對藝術家或者畫廊進行合適的經濟上補償,對借展或者捐贈的作品保護得不夠得當,有時甚至造成藝術作品的損壞和遺失。美術館的內部管理系統目前依然發展不夠,更多的是注重學術性研究和論文的寫作,對美術館的策展以及藝術收藏的管理卻缺乏關注。

1  2  


下一頁珠寶見證下的愛情上一頁侯瀚如:行走世界的獨立策展人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拍賣》2010-11
· 侯瀚如:行走世界的獨立策展人
· 馬芝安:民營美術館不應是地産投機商
· 珠寶見證下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