匾額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民俗文化精品,是古建築的必然組成部分,被譽為建築的“眼睛”。然而,由於歷史的變遷及其他因素,如今在城市已經很難看到有文物價值的老匾額了。在北京朝陽區的高碑店,坐落一座“勵志堂——科舉匾額博物館”。近日,《收藏投資導刊》記者踏入這座幽靜的小院,與博物館的主人姚遠利一起感受他的匾中乾坤。 姚遠利最早涉獵收藏始於硯臺,後發現匾額才是其樂趣所在,遂一發而不可收拾,直到建立“科舉匾額博物館”。收藏匾額十多年來,姚遠利走南闖北,嗜匾如命。在他看來,匾額最能代表中國文化,濃縮了中國的歷史文化——四書五經、諸子百家名言在匾額上都有體現,匾額就是一部濃縮的中國《道德經》。字畫、古玩再珍貴,也是藏于密室,或藏于深宮,或者源至古墓,唯獨匾額高懸于屋檐之下,門楣之上,它昭示國門、國號,彰顯著一個家族的社會地位。歷史上,由於匾額屬於首當其衝被損壞的文物,因為它是明挂的,所以存世量極少。
文魁 題匾人:清代道光三年進士 王懿德
在姚遠利的收藏生涯中,他謹遵收藏三部曲:即收藏、鑒賞和理論。在他看來,“如果僅僅是收藏,這和保管員沒有區別,即便有一定的鑒賞能力,沒有從收集的藏品中整理出理論,收藏就沒有思想”。 S:為什麼在中國會出現匾額這種獨特的形式,它們具有怎樣的價值? Y:匾額自秦朝誕生伊始就是統治國家的一種行政方式。甚至可以説用匾額這一新形式來統一和規範全國的文字標識,形成中國第一部標識管理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