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探秘汕頭“南澳I號”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0-21 13:26:09 | 出版社: 中國證券報社

將形成中國第一部完整水下考古發掘報告

5月15日24:00,在位於南澳縣城南海閣酒店的“南澳I號”新聞中心,記者採訪了汕頭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文物科科長辛國安,他被當地人譽為“汕頭文物活字典”。辛國安是第一個見到“南澳I號”文物的專業人員。

2007年5月25日上午8:30,雲澳邊防派出所在“三點金”海域查獲了21件古瓷器。辛國安第一時間趕到現場。5月26日淩晨2:00,派出所再次接報:又有船隻在“三點金”海域進行打撈,後被邊防人員控制。面對查獲的文物,辛國安憑藉職業敏感,意識到“這條沉船不簡單”。5月28日他從省裏請來三位專家,5月29日專家作出初步鑒定:此次收繳的121件古瓷器大部分出自明代萬曆年間。 2007年6月11日,廣州“南天馬”打撈船到達“三點金”海域,經專家下水摸查,這艘約17至18米長的明代古沉船,沉于海平面下25米至30米之間,船上及四週約有瓷器上萬件。

根據“南澳I號”沉船的特點和環境狀況,國家文物局批准對“南澳I號”的水下考古採用傳統打撈方式,也就是先打撈“南澳I號”搭載的古瓷器,再視情況打撈船體。之所以放棄打撈“南海I號”時整船打撈的作業方式,是因為“南澳I號”沉船暴露在海床之上的船體上層結構已不存在,不像“南海I號”船體被淤泥覆蓋,保存完好;“南澳I號”沉船位置在礁石區,沉井可能無法壓到位,難用沉箱吊拉。

據“南澳I號”新聞中心提供的資訊,出水文物經過清洗、脫水、脫鹽、登記、編號、分類等專業處理之後,將作研究、陳列兩個用途,並分三部分進行保管,一部分送廣東省博物館,一部分送汕頭市博物館,一部分將留在南澳。目前打撈出的“南澳I號”古沉船上的青花瓷器,有專家認為,主要是福建的“平和窯”及粵東“潮州器”。

辛國安稱,“南澳I號”古沉船水下考古發掘將形成中國第一部完整的水下考古發掘報告。“南澳I號”的文物為證明“南澳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出海口”提供了有力佐證,而且對於研究福建、廣東明代窯址、造瓷工藝等都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連線“南澳I號”,水下發掘進展值得期待

作為5月15日唯一到達南澳的藝術收藏類平面媒體,雖然行程僅有一天,但是記者始終保持著與南澳方面的聯繫。

5月16日21:20,汕頭邊防宣傳幹事林春偉向《收藏投資導刊》傳來“南澳I號”文物圖片近300幅。其中有青花鳳紋盤、米芾拜石盤,一些瓷器多繪有“喜鵲登枝”“福”等傳統吉祥元素;

5月19日,圓角狀鐵質文物出水。根據其形狀推測,可能是明代已經廣泛運用於軍隊的鐵手銃或鐵銃炮;

5月20日,大批人物造型獨特的青花大盤出水......

5月30日15:40,記者在北京連線“南澳I號”水下考古隊隊長崔勇。據崔勇介紹,水下考古工作受天氣、海況影響很大,雖然今年天氣較反常,但是目前工作基本順利。截至30日,“南澳I號”出水文物近3000件,許多青花瓷器的圖案非常精美,有中國傳統神話故事裏的紅孩兒、哪吒形象等,很生動,不過出水器型、種類還沒有新的突破,接下來水下考古的進展情況依然值得期待。

據悉,截至發稿前,據廣東省文物局消息新發現景德鎮窯係的瓷器。此次水下考古工作將於7月上旬結束。有關“南澳I號”,《收藏投資導刊》將繼續跟蹤報道。

1  2  


下一頁簡介上一頁小談期酒投資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二期
· “時尚”的沃霍爾與蒙德里安
· 《富春山居圖》合璧展出待何時?——訪浙江省博物館常務副館長陳浩
· 2010春拍後期大點兵 (上)
· 多元精品驚現春拍
· 匏器的收藏與鑒賞
· 識古藏真——台灣收藏家蔡國樑的收藏軼事
· 小談期酒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