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水鄉四鎮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27 10:36:48 | 出版社: 團結出版社

茅盾的舊居正在計劃修復,先修了一個水泥的大門,不倫不類,看來必須拆除。而真正的舊居裏還住著幾戶人家,我們進院去看了看,窗門都是木雕,圖案豐富美觀,至少都是百歲以上的高齡了。烏鎮鎮志記及宋代,則建鎮還在宋以前,這裡位居蘇州與杭州之中途,到蘇、杭進香後人們便來烏鎮燒香,古代廟宇當不少,廟宇與石佛均已被毀,只遺下了老邁的銀杏樹。茅盾家的旁邊就是大戲臺,遺址和殘頂猶在,廊柱上的金飾還閃閃發亮,説含有真金成分,我無心考證,只想像著茅盾兒時常在此看戲的情景。

有一次在橋頭寫生,看到一隻小汽輪靠到了對岸埠頭,之後,人們從岸上抬下來許多皮箱、各色絲綢的被子、落地電扇、大紅腳盆、馬桶……一件件嫁粧都展覽在船頂上了,於是穿著西服、戴著紅花、燙著頭髮的新娘慢慢從岸上下來,由許多也穿著新衣裳的人們簇擁著走進了船艙,汽船便鳴著汽笛順水道一路招搖過市。這一水鄉風光我還未見過,初認為新聞,感到花錢太多了吧,年輕人結婚哪來這麼多錢!當地人們説這很平常,還屬小場面呢!

當我們在船碼頭候船將離開烏鎮時,文化館來送行的小徐説,郊外農村小河邊有兩棵老桑樹,軀幹屈曲如虬龍,上樹採桑葉要用梯子。這使我立即回憶起童年家鄉也有這樣的大桑樹,我常背著父母偷爬上去採紫紅色的桑葚吃,數十年來再也沒見過有這樣的老桑樹了,因桑葉還是幼樹好,老樹不行,但我多想尋找臨河的巨大老桑樹啊,可惜小徐透露線索的時機已經太晚,就要開船了!

人傑地靈,烏鎮誕生了茅盾,甪直孕育了葉聖陶。據傳這河網地帶的甪直曾有72座半橋,可惜大都毀損了,包括最大的一座宋橋。從河道轉折、小橋相接等風貌看,今天的甪直和柯橋倒頗為相似,可説是姐妹鄉鎮。不過甪直不通火車,交通不如柯橋方便,似乎略顯偏僻冷落些,更鄉氣些。晚上,鎮上店舖和人家都早早地關門了,冷清清的,只小小的説書場裏擠滿了聽眾,他們坐在長條凳上聽説書、聽評彈,都全神貫注,往往樂得張開了大嘴。1980年春天我帶領一班學生去上課,汽車抵甪直時正值大雨滂沱,衣服與行李統統濕透,同學們設法到一家豆腐房的爐灶前去烤衣被,一面租借被褥。小鎮上很不易找到住處,先聯繫住到附近農村的穀倉裏,太不方便,最後由文化館協助讓出了他們的辦公室,睡地鋪。旅社是有一家的,但大學生外出實習按規定不能住旅社。雖然住得很困難,但同學們對這個小鎮實在非常喜愛,天不明就起來,畫那晨霧中的小船、橋頭賣魚的蘇州鄉下姑娘、沿河飄拂的垂柳,捕捉那又綠了江南岸的春風。白天,小河浜裏塞滿了四鄉的來船,幾乎看不見水面了,那是畫人物速寫的好機會,各種臉型和服飾齊全。傍晚,寧靜的小河裏是空蕩蕩的了,但並不空虛,岸上的白墻、黑瓦、深褐色的木樓都倒映在水裏了。鄉鎮,特色就在半鄉半鎮,介乎鄉與鎮之間,鎮與鄉之間難劃明確的界線。鎮的盡頭,已是船塢、獨木橋、菜畦,極目四顧,處處都是叢叢新柳掩映著的江南村落,過了一村又一村,而且遠處的村落似乎總比近處更吸引人,引得我們永遠嚮往遠處。有一回我爬到一家四層樓工廠的屋頂上去遠眺,順著那些穿過鎮裏的河流向天際延伸,流經數不盡的隱隱村落,便都消失于青綠蒼茫的江南沃野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如杜牧今天伴我登臨,不知他將如何更新他的絕句了!

甪直是歷史悠久文化發達的古鎮,盛傳唐代大雕刻家楊惠之在此留有遺作,到底還能否找到他的手跡,由史家去研究,但正如菲底亞士一樣,巨匠的風格是被接受繼承了的。保聖寺裏的一墻彩色壁塑,早已引起國內外的重視,在那偏幽暗的殿堂裏,還未及分辨出是山是海是羅漢的內容時,先就予人以起伏奔放的強烈的形體感受,這是帶些裝飾效果的抽象手法,極適合於巨幅壁塑或壁畫的構圖處理,首先著眼于整體設計的造型性。再細看,羅漢的表現和刻畫又都極真實生動,人民能夠理解。巨匠的藝術世界中,永遠有人民,作者永遠緊緊把握著人民性,這,就屬於我們偉大的民族傳統吧!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足印 第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