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石濤的謎底(1)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27 09:53:08 | 出版社: 團結出版社

都説《石濤畫語錄》是我國繪畫史上最重要、最難讀的著作;美術史論家和畫家們也都説《石濤畫語錄》是我國繪畫史上最重要、最難讀懂的文獻。既然不易讀懂又如何能評定其價值之重要?真令人費思索。

我學生時代讀《石濤畫語錄》,不懂。也讀過別人的註釋,仍不懂。今下決心鑽研,懂了。石濤像是設了一個謎,這個謎底一經揭穿,才真正明悟石濤藝術觀之超前性。再參照他的作品,風格獨特而親切感人,作者的見解與實踐本是不可分割的整體。《石濤畫語錄》(以下簡稱《語錄》)十八章,總共不過一萬字,貫穿其前後的中心思想是“一畫之法”。何謂一畫之法,見仁見智,有説是指作畫從一筆開始,最後以一筆結束;有説是指一條造型底線;更有從儒、釋、道的哲學觀點來賦予一畫之法以玄之又玄的引申。石濤用一畫之法標誌他的創作觀點,字面上像是一個謎,其實整本《語錄》都是在發揮這個謎底。

石濤狂妄地説,一畫之法自我開始。他豈非否定了他之前的所有畫法?他接著強調一法貫眾法,他的一畫之法能貫眾法,那又是怎樣通靈、強悍之法!讀其文,觀其畫,石濤一味強調感受,尊重感受。在第四章“尊受篇”中,開篇便説:“受與識,先受而後識也。識然後受,非受也。”感性認識在先,理性認識在後,如先理解了再去感受,在繪畫抒情中,這感受往往就不純了,失去了感覺中的直覺與錯覺,作品便易缺乏天真、童心、雋永的韻味,或曰失去真性情的自然流露。石濤所謂的一畫之法,就是不擇手段地創造能表達自己獨特感受的畫法,他的感受不同於前人筆底的圖畫,他的畫法也就不同於前人的成法與程式,“古人之鬚眉不能長我之面目”,他點出了藝術創造的真諦。正因一畫之法就是指依據各人自己的感受所創造的畫法,而自己在不同時空、面對不同對象每次的感受又均不相同,每次的表現方法也就各有差異。一法貫眾法,這就更明確揭穿了“一畫之法”是指對畫法的觀念,而絕非設計了某種固定的畫法,謎底三百年,石濤其實早就説明“謎底見本版”了。

今天分析石濤的觀點其實就是説19世紀後西方表現主義的觀點,直覺説、移情説等等現代美學上的立論,早在薄薄一冊《語錄》中萌芽,在三個世紀前的石濤的腦海中以及手的實踐中萌芽了。人們尊稱塞尚為西方現代繪畫之父,石濤無疑是中國現代繪畫之父,豈止中國——既然他的立論和藝術創造在歷史長河中更處於塞尚的上游二百年!

石濤是反傳統的先鋒,但他尊奉古人的成就,他反的是八股式的所謂傳統。當時掌權勢的官方畫派排擠他,譏笑他無古人筆墨,《語錄》實際上是有針對性的反擊,並因此闡明瞭真正的藝術創作規律。石濤發現了超時空的藝術規律,但他當時全不了解西方,倒是今天的西方逐漸認識到這位17世紀中國和尚的豐功偉績,《語錄》中“無法而法乃為至法”、“墨海中立定精神”、“混沌裏放出光明”等等金玉之言均可作為西方現代作品的評議參照。黃賓虹在《講學集錄》第三講中説:“歐人對於藝術不講用筆,以形似為成功,其最高境界乃同於我國之能品耳。”顯然他對歐人之近代藝術毫不理解,這不止黃賓虹一人,它反映了他那時代的中國傳統畫家幾乎普遍對西方藝術的無知,這緣于封閉思想的影響,固步自封,使我國現代藝術的發展與騰飛大大滯後了。誰先發現繪畫的新大陸?是西方還是東方?隔膜中的一方是另一方的新大陸,一經溝通,真正的藝術在高峰碰面,握手,相見恨晚,本是一家人!現代西方藝術嚮往的諸多品味,早就出現在石濤的先見之明中。而石濤卻被當時的陋見認為沒有古人筆墨,今天我們面臨著吃透傳統和西方兩方面精髓的重任,其實也是起碼的要求,只是起跑點。若不辨西方藝術中的寶或魔,面臨著大量襲來的洋垃圾,便手足無措了。

讀《語錄》,令人吃驚、興奮、感嘆!那場荒誕的官司,使我一度無心作畫,便認真讀起《語錄》來。由榮寶齋出版了這本小書《我讀石濤畫語錄》,確是我晚年具紀念性的工作。我拋磚引玉,以期石濤的藝術觀應得到更正確的發揚。

1996年

下一頁虛谷所見(1)上一頁百代宗師一僧人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放眼看人 第四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