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評選日記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27 09:26:22 | 出版社: 團結出版社

今年8月24日至31日,在瀋陽評選參加全國美展的油畫,白天評畫,夜晚記些雜感,這日記其實是夜記。

8月24日

飛抵瀋陽,安頓下來,已將晚飯時候,當天已進不了展覽館。聽説全國共送來作品750件,作者們的努力和辛勞都令人十分感動,但按規定及具體條件,只能入選400件,評委們感到仿佛不得不執行被咒罵的“劊子手”任務,誠惶誠恐!

25日

一早進入展覽館,真是琳瑯滿目,高、低、橫、直的作品都已按地區排列得井井有條。評委們興奮地在彩色畫面構成的衚同裏一路看進去,左顧右盼,應接不暇。今天先是看個全貌,得個粗略的印象。我注意到不少大腦袋、大臂膀上突出的汗珠、皺紋和裂紋,有些汗珠和皺裂被描寫得很刺眼,予人肉麻的感覺。大家立即想起羅中立的成功作品《父親》,父親的汗珠和皺紋是感人的,很美。我可不喜歡故意造的汗珠和皺紋,如果演員用辣椒面之類催淚,大概還需很高明的演技吧!羅中立自己的《金秋》《吹喇叭》等幾幅作品也遠遠不如《父親》。不要忘記魯迅説過的捧殺,西方有抱負的作家們也決不肯作自己榮譽的囚犯,今天的我不抄襲昨天的我。

下功夫將客觀對象描寫得細緻,刻畫得真實,這似乎也是目前油畫創作的傾向之一。評委們一致認為,我國油畫水準確乎大大提高了,尤其在技法和表現能力方面,進步更為明顯。茂密的草地、逼真的木紋、浩浩的沙土、凹凸的岩石……在許多畫面裏都被刻畫得很充分,有人説這是法國農村畫展帶來的好處。對這樣細密的寫實手法我不置褒貶,也不認為是創新或復古的標誌。手段麼,不擇手段其實是擇一切手段,主要還是看畫面的效果。在同樣傾向的不同畫面中,有的顯得豐富充實,如《我的爺爺》(成都軍區賀德華作);而有的卻只予人累贅囉唆的反感,其間明顯地反映出作者對審美的理解與情趣的高低。美術美術,掌握“術”容易,創造“美”困難!突然,一幅畫特別吸引了我,畫面中央是一個兒童的背影,手裏握著紅藍兩支鉛筆,專注于用按釘釘在墻上的自己的多幅圖面,他在畫未來世界。這幅《未來世界》平易、自然、清新、諧調、親切,生活在藝術中,藝術在生活中。逼真,逼真不一定美,但這畫予人逼真之美,而且寓諧趣手法于逼真的表現中,何苦讓觀眾來分擔作者創作時的吃力呢!有不少作品似乎想以吃力來博取欣賞,但觀眾只能回報以同情!我先以為那些畫著兒童畫的紙片是真紙片被按上畫面的,禁不住伸手去輕輕拭摸,才發現也是畫出來的,評委們都被迷惑了,紙片是真的還是畫的?居然引起一陣小小的紛擾,但一致認為,不管是真的還是畫的,都不妨礙作品藝術處理的完整和巧妙,倒是擔心展出時觀眾們無數的手將會來撫摸,該提前設法保護畫畫。我喜愛這幅作品,還有另一偏見吧,因我的小孫孫即將進入這未來世界,未來世界裏有多少小孫孫啊!最近報載蚯蚓的故事,誰經營蚯蚓賺了錢,群起仿傚,蚯蚓的經營於是氾濫,眾多單位和個人蒙受巨大損失。誰的什麼題材什麼畫法得了獎,群起而倣之、效之、抄襲之,虛假的藝術“風格”於是氾濫。我想這幅《未來世界》應該得獎,至少我是要投票的。但我立即又有新的估計,如真獲獎後又將有一陣模倣風氣的氾濫!作者王曉明是吉林省的,我並不認識。後浪推前浪,不斷涌現出新人來是多值得慶賀啊,但又令人擔心,為什麼不少新人在作出了一二件令人矚目的好作品後往往便下降,曇花一現,江郎才盡何其早也!開花並不等於結果,結果未必結成碩果,人們總盼著年年能結纍纍碩果的大樹的成長,經得起風霜的果樹!

有些作品已見過刊物發表,但原作卻不如印刷品。評委們有一個共同的體會:出色的作品總印得不如原作,較次的作品印出來後往往倒比原作效果好。這是確實的,因除題材內容及構圖外,油畫之美在色彩變化的微妙或豐富,在運筆用刀的婉轉或痛快,如切割、如裂帛、似蜻蜓點水……梵谷説當手指握住了筆便如弓觸上了琴弦。但珍貴的色的變異及敏銳的手的波動感是不容易在印刷品中反映出來的。相反,作品那些疙疙瘩瘩、黏黏糊糊的油彩之病,經印刷工序給抹得含混不清後,倒起了遮醜的作用。上海的作品是慢件托運,尚未到達,大家真著急,上海方面預備先寄照片來評選,我們認為無法根據照片評選,正如無法根據擴音喇叭來評選鋼琴比賽。


有一幅畫斯諾重訪陜北保安,斯諾自然會觸景生情,事事物物令他懷念吧,但他卻拉長身軀一味細觀墻上那張當年他自己照的毛澤東像,這幅戴著八角帽的像久已被各種刊物發表,印刷品到處可見,早已是備受讚揚的名作了,似乎斯諾自己倒感到是一個什麼新發現!另一幅,一個壯實的士兵在戰鬥的坑道裏用受了點傷的手在寫著什麼,這幅作品畫得極好,很感人,充分發揮了繪畫的獨特語言。題目是《親愛的媽媽》(四川汪建偉作),那麼他是在給媽媽寫信,其實無論他給誰寫信,或者是在寫日記,都不影響作品的本質美,即使遺漏了標題,作品仍同樣感人。這樣的作品,只能是先由感人的形象激勵作者進入創作的,如果只是由於想念媽媽才畫出了這幅具有造型特色的作品,那麼,哪一位戰士不想念媽媽呢,隨便畫誰吧,美術創作又有什麼困難呢!有幾幅小景,畫的是在石隙裏生長的小草之類,畫得比較一般,作者可能是竭力衛護花草吧,用了這樣一個題目:《要有這樣的精神》。我們決不反對花花草草,但要求出色的花草。情節的曲折、文學的構思、戲劇的衝突……我喜歡情節、文學和戲劇,但有多少展品負荷著情節、文學和戲劇的枷鎖來奪美術的金牌啊!

前些時在評選送法國展出的中國兒童畫時,有一幅畫著飛機穿過巴黎凱旋門,引起街頭行人的驚恐和騷亂,畫得很活潑有趣,本已入選,但有同志提出善意的看法,説飛機闖進凱旋門是一個事故,法國政府已明令禁止,因之此畫不宜送去展出。我想法國人看到這畫後定會感到高興:啊!遙遠的中國兒童也居然知道飛機穿入凱旋門的新聞,地球是小的,朋友何其近!難道法國的飛行員會因為此畫的展出而以合法為理由再次強行穿過凱旋門嗎?我當時想,在這次全國美展中如有表現渤海2號沉海題材的,那比席裏柯的《梅杜薩之筏》將更深刻深遠得多吧,然而展品中竟沒有,倒是有十數幅畫中都突出描寫兒童的小光屁股!

夜深2點了,該服安眠藥睡了。

26日

今天是星期日,東北工學院的招待所只開兩頓飯,早上8點吃飯便進入展覽館,可一直工作到下午。評委們先座談,交換昨天的印象,大家認為這次展品中遼寧、山東、內蒙、新疆等省的邁進最為明顯,北京的風格較為多樣。

北京畫院的兩位畫家,周思聰和聶鷗送來了油畫,而且都畫得很有特色。她們的作品都含蘊著水墨的韻味,色彩和諧,富於情趣。她們恰當地利用油彩色階的細膩層次來表現在水墨中尚未能完全吐露的自己的內在感受。真有感受時,工具便是順從的奴才。並無心聲,一味耍弄工具花招的畫看得太多了,我喜愛她們兩位這次參展的油畫。飛進來,中國畫家飛進油畫來!飛出去,油畫家飛入別的畫種去!藝術田園裏飛來飛去的不是蝙蝠,是蝴蝶!但有些作品只是用油畫顏料費勁地在描龍繡鳳,在雕琢工藝,趕鴨子上架!

有一幅《拭》,畫一工人擦拭火車頭的輪子,畫得不錯,據説曾有人反映説是抄的照片,後來查年月,倒是畫在先,照片在後,可能是照片抄了畫。24日起飛前,我在北京美術館裏看了陳復禮的攝影近作,他所攝取的也正是畫家所攫取的,幾乎在瞄準同一獵獲物,誰抄誰呢?從這方面看,攝影師理解畫家容易,畫家摹擬攝影卻費勁多了,手指的動作畢竟無法與感光比速度。於是畫家的眼睛不肯依順攝影機鏡頭,隨著昆蟲、燕子、天鵝、衛星……遨遊天堂地獄去了,攝影師就不能飛嗎?智慧的阿波羅啊,請指示畫家的道路吧!

27日

有的作者送了兩幅作品,其中一幅像是倣東歐某畫家的,畫面效果很好,似乎也有點風格化了,另一幅卻是很平平的寫生式作品。送兩件完全不像一個人的作品,也許為了讓評委們依自己的愛好去選擇吧!像這樣的情況並非個別,也不限于這次送展作品中才有,而具有相當的普遍性。我們的青年畫家功底大都不差,而且反應敏銳,吸收能力強,學哪種風格都很易學像。但自己的風格無借處,只能在自己長期的艱苦實踐中逐步形成。


再細看一遍,更感到功夫未必創造美感,甚至有的以功夫創造醜感,關鍵問題:功力與美感間的橋梁!

28日

今天開始寫選票,於是評委們分散到各個展廳裏去仔細選擇,推敲每一幅作品,誰都深深理解每一票的分量。

美感,往往像觸電一般立即予人以反應,看畫本來是一目了然的,當人們未及細辨畫裏情節,很快便能直覺地區別作品的美醜。但作為評委,卻必須一遍又一遍地看,細心體會作者的意圖和苦心。有一幅形象並不引人注意的作品,畫一個正在放下行包的男子,一隻狗來親他,他也許是剛回家,也許剛到了親友或熟人家,誰知道!讀畫題才知是《走南闖北的丈夫》,那麼可能是一位女作者表現她個人的喜悅。如欲感染別人,我想作者(她或他)還不如用文學來敘述丈夫走南闖北的動人經歷,畫前的觀眾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向畫裏的丈夫發問 的。類似這樣枉費努力的美術創作公式曾經氾濫于我國美術界,現在畢竟少多了。這次展出的作品大都著力於依據形象,著眼審美的情操去表現人的精神面貌和山河鄉土的魂魄。魁梧的漢子、壯實的耕牛、巨大的石塊、粗厚的鋼架管道……不少畫面都在努力表現這些形象的龐大感。從造型規律的角度看,作者有意無意間都在追求量感(VOLUME)美,量感美是形式美的一個極重要的因素。埃及、米開朗基羅、馬約、畢加索、西蓋羅斯、霍去病墓的雕刻、惠山泥阿福、宜興茶壺……古今中外的美術家都曾經並依然在量感美中探索、耕耘,我們為什麼不進一步作形式的科學專題分析呢!從作品看,聰明的青年作者們是有所領悟的,但大都處於偶然一得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階段。人的舞蹈、浪的奔騰、石紋的脈絡、纜索的交錯、枝葉的掩映、光影的閃爍……同樣出現在許多畫面中,顯然作者們在追求繪畫形式美中的另一個重要因素:運動感和節奏感。他們是從物象中感受了形式美呢,還是有感有愛于形式美而發現了這些物象呢?由人們去追尋前因後果吧!肯定的是作者們都有同感,都從事同樣的工作,其中有個“教唆犯”吧?豈非就是那個形式美規律!

笑,也曾經氾濫于我們的美術作品中:勞動中的年輕姑娘們在哈哈笑,難得休息一陣的煉鋼工人在嘻嘻笑,滿面皺紋的老太太瞇瞇笑,阿姨牽著的幼兒個個都在笑……希臘古風期雕刻的人像開始有表情的第一個標誌便是笑,那些雕刻一味用笑來裝飾,睜大眼睛在努力地笑,甚至在死人臉上也表現笑。大概“笑”最易表明人之有情,是最簡明最原始的藝術的表情手法吧!但笑其實是極難表現的,那種出自內心的喜悅像閃電一般掠過臉面的瞬間太難捕捉了,20世紀80年代的高級攝影師們也不易捕獲那笑的真情,故人們永遠在讚嘆蒙娜麗莎的微笑。虛偽的笑,那噁心的媚態漸漸被觀眾厭棄了,於是作品中也敢於表現苦和怒了。表情也有傳染性吧,一經出現了一些表現苦的較好的作品,“苦”便又成了作品中的時髦表情。這次展品中當然也有不少表現笑和苦的,我並不反對笑,也不偏愛苦,但不喜歡那些久已相識的太老調的處理笑和苦的場面。我確實認為展品中的技法水準是有了較大的普遍提高,但我想偏重於選適應已經發展了的人民的美育要求和使他們得到精神享受的作品。但這樣的作品還是太少太少,樓上樓下3個展廳來回跑,我分內的票數還是填不滿。工作人員來催促,説下班了,汽車已在門後等著,只好明天再來挑選。

29日

我從遠處看畫面的造型性,看造型設計的效果;我走近畫面撫摸作者心臟的跳動,探其心律,但請不要向我解釋,我是聾子,我眼睛不瞎,只通繪畫的語言。我分內的票數填不滿,必須放寬尺度,我寧肯放寬技巧的尺度,尋找真誠的情意,排斥裝腔作勢,排斥偽造。

第一天進館似乎進入崇山峻嶺,畫那麼多,畫面都那麼大,真有些咄咄逼人呢。進山五天了,感到真的蒼松、真的山花、真的流泉少,引人入勝的境界少!堆砌的山、塑膠的花留不住遊人,排場和客套留不住好友。一年來我也跑過一些省、市,看到、聽到作者們為趕全國美展的辛勞,甚至可歌可泣的故事!然而藝術作品的誕生有其懷孕和分娩的自然規律,它既不聽長官意志,也不服從搞運動來催生,它太頑固了!送來瀋陽候選的750件油畫作品的背後,誰統計過先已落選了多少作品嗎?

今天要投票,要揭曉了,大家格外認真核對每幅作品。評委們有個共同感覺:第一天看畫時,覺得作品都不錯,不忍淘汰,想建議能否擴大展廳或分兩批展,打破400件的界限(評委均無決定權)。但經過無數遍的反覆推敲,耐看的作品一天比一天少下去,似乎要選夠400件都不太容易了。評選的日子久了正好更嚴格地考驗了作品是否耐看。我自己每作了新畫,一定挂上墻,天天看,看它能挂多久!大都挂不住,挂不久,家裏畫成堆,可都不能長久佔領我的墻面!

30日

你愛吃辣嗎?苦瓜呢?我知道你不吃鱔魚,我可特別喜愛。烹調的技法多極了,但遠遠不如藝術作品的口味複雜多樣。愈有獨特口味(也可提高為風格)的藝術作品,其欣賞者便愈有局限性,這是正常現象。今天投票揭曉了,基本上好作品的票數多,但有特色的作品卻不易得滿票,得滿票的倒屬於四平八穩的多。還有一種無可奈何的情況,就是有的作品不好不壞,不酸不辣,居於不上不下的地位,當大家選到最後因自己的票數尚不足,須補一些票時,便都補上了這些中間狀態的作品,它們倒得了滿票,真是受寵若驚!

另外,要在已入選作品中再投票,精選150件優秀作品進京展出。這回候選數大大多於入選數,諒來不至於再出現作品優劣和票數太不相稱的情況,但口味不同總是客觀存在,評委們將竭誠地選出風格不同的高品質作品,以完成眾目睽睽的重任!

31日

評選工作接近結束,上海的作品今天才到達,大家懷著迫切的心情下樓看剛開箱的作品。也許是師生的關係吧,我特別留心吳大羽先生的《色草》,色與色的跳躍,花與葉的擁抱,虛與實的穿插,小小畫圖間豈容蒼茫宇宙,作者雲遊何處?尊敬的老師80歲了吧!多年不見,身體更衰老了吧!然而心臟和脈搏的跳動依然如此強勁,我深深感到欣喜,似乎又返回了40年前的西湖藝苑!

載《美術》1984年11期

下一頁審稿上一頁肖像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背影風格 第五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