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吳道子,請問宋徽宗,何謂中國畫?他們只知繪畫,不明白中國畫何所指。直到傳教士帶來了西洋畫,有別於異種,才自尊傳統的畫法為中國畫。人有國籍,作品無國界,傑出的作品最終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中獲得共鳴。“中國畫”這一概念在五四運動後應逐漸淡化。審美觀隨著文化交流而相互影響,不斷擴展,繪畫不因油彩或水墨材料之異各守成規。 對傳統,我們獲益的是啟發,古人的智慧超越了歷史、地域,是世界人民的共有財富。但古代落後的物質條件,如席地而坐等等,種種限制影響了創作,今天具備的現代化條件當然創造現代化作品,何必還沉湎于落後。 從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到今天的白描人物,從徐熙、黃筌到今天的工筆畫,從范寬到今天的山水畫,其基本形式與創作方法並無質的變化,我們這個民族這樣保守,不必自稱偉大。文藝復興的拉斐爾、提香等等均畫人體,五百年來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顯示西方在審美觀發展中的巨大變化,變則通,這是向前走的通途。而我們傳統中的一大遺憾是“倣”,美其名曰繼承,貶之則是抄襲,抄襲成為堂而皇之的正道,抄襲而結的果成為一種程式,不合程式化的便不算中國畫,畫地為牢,自設圍墻。柏林墻終於被推倒了,我屬於“中國畫”圍墻的拆墻者。只擔心墻下無辜的孩子們! 2006年12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