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説一切藝術都傾向音樂,參照自己長期實踐的經驗,我認為言之有理。造型藝術的形式、音樂的韻律、戲曲、舞蹈、詩歌……無不依靠對比、均衡、虛實、空靈等等抽象因素 ,而所謂音樂的,等於抽象的。抽象,或被認為近乎空靈,其實是藝術不可或缺的潛在載體。 “有意味的形式”,這“意味”是什麼呢,是情意,是詩意,是一種難以語言表達的感受。如果沒有這“意味”,那麼形式美失去了靈魂,空洞了,雖美,卻乏味。我對“一切藝術都傾向音樂”的説法不認同了,而感到一切藝術都傾向於詩,詩比音樂深一層內涵,她比形形式式偏官感的抽象美感更富思想深度,撥人心弦。眾技皆求歸於藝,詩就在藝之堂奧。 我自己作畫,一向探索形式之美,但同時竭力追求意境,這是詩與畫的邂逅吧,自己並未分析。 晚年作畫,意在筆先,童言見真。石隙野草,荒山濃粧,萍蹤浮游……事事不關心,事事關心。江山留與後人愁。 2006年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