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獵奇命短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26 15:41:47 | 出版社: 團結出版社

嬰幼兒總是用手指這,指那,因他只注意所見的孤立的物體。當人們能著眼于物與物之間的相互關係或影響,則需待智慧的發展,經驗的積累。畫家描繪人像、物象,開始也都專注于被描繪對象本體的狀貌,西方和東方表達的手法雖有差異,但早期觀察中的孤立態度基本相倣。

印象派畫家別具慧眼,注意力不再孤立地滯留于一事一物,相反,竭力揭示物與物共處時的整體效應之美。正因不細描細畫局部模樣,而重視一瞥全局,捕捉對全局之第一印象,故被人譏為“印象主義”。這貶義之詞“印象主義”倒確確切切闡明瞭新的觀察方法,開闢了新的繪畫之道。印象派的畫面色彩斑斕,筆觸錯綜,準確地表現了瞬間之美,朦朧之美,含蘊之美,是視覺藝術發展中的歷史性里程碑。

如果説印象派是在匆匆的短促時間約束中發現了物與物之間的統一關係,則塞尚卻在長時間的靜觀中發現了不同物體間的另一范疇的統一與協調,即各類物象都可被分析出是由方、圓、錐體等等基本的幾何形所構成,於是他憑藉幾何形的構成方式來認識物象,一切物象均淹沒在他的視覺幾何世界中了,他的畫面予人和諧、堅實之美感。從塞尚這一視覺感和認識方法引申出立體主義。

印象主義和立體主義展拓了人們的審美領域。中國人對此開始不理解,不接受,因一向只習慣於從畫圖中的逼真與否區別作品優劣,“栩栩如生”成為最高評價。其實,中國傳統繪畫中亦要求表達意境,技法中講究虛實,寫實中結合寫意。追求“虛實”、“寫意”、“氣韻生動”、“超以象外,得其寰中”等等表現手法,本質上也就是不再拘泥于描畫孤立的物象之逼真,而著眼于物象與物象間的相互關係,整體關係,分析到底,這與印象主義及立體主義的探索,頗有異曲同工的傾向。到達藝術高峰,中、西藝術必定相晤,擁抱,相見恨晚。

潘天壽老師是傑出的畫家,他展拓了中國現代繪畫,他的作品中具有西方現代藝術所追求的構成因素和視覺效果。但由於時代的局限,他沒有深入研究西方繪畫,他主張中、西畫要拉開距離。他的本意顯然是為了發揚民族本位藝術,但中、西畫之間的距離是愈來愈拉不開了,它們之間的戀情當隨著地球的縮小而日益纏綿,文化的交流絕不意味著毀滅彼此的特色。如利用潘老師這一句並不科學的話語來作為引導中國畫的發展方向,後果將是嚴重的。隔膜的雙方都是對方的新大陸,新大陸一經被對方發現,就不新鮮了,瀘沽湖的母系社會即將失去獵奇的魅力。中國傳統繪畫如固步自封,不在世界交流中力求發展,則必將無可奈何花落去,枯萎於世界百花園中!

1997年8月

下一頁速寫與懷孕上一頁真假牡丹爭妍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短笛 第六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