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偶想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26 13:29:08 | 出版社: 團結出版社

造橋

我學過國畫,愛傳統,感激我的國畫啟蒙老師。不過我恐怕不算國畫老師的好學生,因我又學西畫了,但我並不是國畫的叛徒。國畫也好,西畫也好,學著學著,我越來越發現它們之間藝術規律的共同性。於是,我想造一座橋,是東方和西方、人民和專家、具象和抽象之間的橋。我總在橋的兩岸探尋和勘測,因之,傳統的作品、老師的教導以及老師自身漫長歲月中的探索,都正是造橋必需的資料。橋不一定由我造成,但它一定會被造成,而且將有許多樣式新穎的橋,我多麼想看到這座橋的載重量和流量啊!

變法

繪畫變法的目的何在呢?年齡在變,經歷在變,客觀世界在變,作者的感受、感情在變……然而抱住祖傳秘方或洋傳秘方的“技法”不肯變的情況仍是普遍。不能説舊的技法全沒用了,但它的用途確是有極大的局限性。某一類技法只宜於表現某一類題材,它本身原是由這一類題材激發演進起來的,無論古典派、浪漫派、印象派都是如此,任安格爾和德拉克洛瓦去互相攻擊吧,歷史證明他們都不必強加於人。繪畫止于刻畫對象嗎?許多年輕人説:不!決不止於此。他們要求表現強烈的主觀感受。而舊的技法像法海和尚似的,也許出於一片善心吧,惟恐你被白素貞迷惑了,總拿著一把戒尺教訓你,那是一把靠它衡量對象輪廓、比例的戒尺,那是一把懲罰許仙的戒尺,至於白素貞,更須用雷峰塔來*了。

風格

風格無處借,它是樹,是從幼苗成長的,它長期吸收雨露陽光的滋養,屢經風雪的摧殘。不是所有的樹苗都能長成大樹的,更不可能在數日、數月,或三五年內便長成大樹,這是藝術規律,也是生命的規律。真正的藝術是具有生命的,許多技法、工藝、手法被革新了,發現了,這大大促進了藝術的創新,標誌著藝術也進入了突飛猛進的新時代,應向勇於革新的年輕一代致敬。但不宜將技法創新與藝術風格等同起來。常見報道某些技法時,往往誇大為藝術上的突出成就,大概頗有人想一舉而獲藝術上的驚人成功吧!

90年代

下一頁希望
上一頁白夜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短笛 第六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