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説家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26 13:18:53 | 出版社: 團結出版社

鳥築巢,人建屋,家也。

“媽媽,我要回家!———媽媽,我要回家———”上帝拋出一種餌,叫愛情,咬了愛情之餌者便鑽入、跌入“家”中。日久,厭了,人道:家是圍城。圍城裏愛長雜草,而花朵易萎。於是,許多圍城被衝塌,但在坍塌了的圍城之廢墟上,道是無情卻有情,又冒出各式各樣的家。家,誠是一條極令人關注的人間風景線。

斷腸人在天涯,背井離鄉的遠行人最終要趕回家。家在何處?“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思鄉時見了同鄉也像回了家。多半人搬過家,何處是真正的家?兩情歡,便成家,情侶攜手同行,所踏過的腳印都是家。家者,情之聚也,非屋之固也。

愛情是自私的,結合而成家,家便更體現私的佔有。為生兒育女,發家致富,人們耕作、經商、盜竊、貪污……都為了營建自己更好的家。“悔教夫婿覓封侯”一語點破了在家的經營中毀滅了家之核心。從自私的愛情發展到自私的家,家與家相矛盾,明爭暗鬥,鄰里間磕磕碰碰,吵吵嚷嚷。無奈,今日眾口呼和諧。

然而許多傑出人士沒有結婚成家,他們生活在自己個性之家裏,這個家可大,容納全人類,甚至宇宙。也許由於這樣,他們不能囿在小小的家之圍城中,但卻被載入了宇宙之家譜,達·芬奇只是例子之一。林和靖也沒有家,但他養了梅妻鶴子,繼承了傳統的家之外殼,抽空了內核,填進一個虛無的理想。

今日又興黃昏戀、夕陽紅,晚霞時光微風來。老人覓新窩,大半是想尋個避風港吧,略避晚風寒。但避風港裏的浪,仍隨著大海翻滾,波蕩不息。

周玉明、趙鑫珊伉儷合著《我有家嗎?》約我作序,但我腦裏的“家”卻遠遠不屬於新潮中的家之為家了。家猶在!家長在?漸行漸遠,乍暖還寒,誰知?

載《文匯報》2006年2月4日

下一頁
上一頁川江號子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短笛 第六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