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26 13:18:28 | 出版社: 團結出版社

每天下午五點來鐘,幼兒園的門外擠滿了媽媽、爸爸、爺爺、奶奶,他們等著接自己的寶貝回家去。家最是孩子溫馨的窩,但孩子並未意識到。

情侶而成為夫妻,因之構建家,只要力能及,家被營造得盡善盡美。我住的高樓裏,經常有人家遷出遷進,樓下也總堆著被拆卸了的舊門窗舊傢具,以及早備裝修的新器材。互不串門,並不清楚人家都已裝修得如何漂亮。有一回,全樓改換新水錶,裝表工人來到我家時,驚訝:這是我見到的唯一一家洋灰地。

家庭愈來愈小,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只存在於文學和戲劇中了,那家裏的老太爺的“福”氣,空架于子孫兒媳門勾心鬥角的痛苦上,早該消失了。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小家庭如今發展成三口之家一輛汽車,節假日到處兜風到處遊。然而,物質的優裕卻並不是家的保障,婚外戀和第三者的故事不斷見報。家,許多漂亮的家面臨著覆巢之厄運。據説有些現代年輕人見面時往往就問:離了沒有?似乎像老太太們見面就問:吃了沒有?都只是生活中的常事了。

愛情、物質、孩子、愛情的更新、物欲的無窮……到底哪些是建立牢固之家的基石或破壞家的基因,由社會學家去推敲。電視中常播放一些驚心動魄的案例,有母子間的兇殺,有為救母病出賣自己的婚姻。血統只是偶然的因緣還是有其神聖的本質?人們是不是一定要保住家?幸福只在家中?家的形式是否永恒?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我住宅區的小公園林子不大,像候鳥一樣,每天在不同的時段有一雙雙的老人來漫步。日子久了,便顯現出規律來,幾點鐘從某方向準進來那銀發老兩口,而那灰白髮駝背的則必定從另一方向進入林子來。本來形影不離的老兩口卻只見一孤老獨自進來,這情況繼續了半年,別人才説那老太先西行了。兩個老人在一起就是全家,他們進入林子,林子裏就是他們的家,今一人回家,家在哪呢!老人們有孩子,孩子們成長後另成了家,那許多許多家其實已不可能是老人自己的家,家的含義和實質永遠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更。我在小林子裏每見到跚跚來遲的那些老伴,那些行動緩慢的成雙白髮人,似乎感到已是像熊貓一樣的稀有品種了。

1999年

下一頁家與傢具
上一頁説家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短笛 第六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