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嘩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8-10-17 16:05:19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展期:2018年11月7日-2019年2月17日

地點:昊美術館,上海(上海市祖衝之路2277弄1號)

藝術家:曹斐、何子彥、陸壘、彭弘智、唐·吉安、菲奧納·譚、楊嘉輝、陽江組合、蕭昱、王慶松

昊美術館(上海)將於2018年11月7日至2019年2月17日呈現展覽“喧嘩(Heteroglossia)”。展覽邀請了包括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新加坡以及荷蘭在內的不同國家和地區、活躍在當代藝術前沿的藝術家參與其中。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都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但卻有著不同的歷史經驗、記憶與身份。這些藝術家成長于全球化加速發展的時代,世界的極速變化與科技、媒體的發展令他們的個人經歷與前輩們完全不同。他們運用産生和流行于當下的媒介與素材進行創作,並由此傳達出對所處獨特地域與時代的不同觀察和見解。

“喧嘩(Heteroglossia)”源自前蘇聯文藝理論家巴赫金(Mikhail Bakhtin)提出的批評觀念,通常也被稱為“眾聲喧嘩”或“復調”理論,最初是對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説特質的概括。“喧嘩”不僅代表了不同語言共存與衝突的狀態,也象徵著當代社會文化的多元與非固定性特徵:眾多各自獨立而不相融合的聲音與意識,他們有機地交錯在一起,彼此平等地相互討論、爭辯所構築成的景觀。蓬勃于20世紀末的全球化浪潮突顯並加速了這一特徵。然而,帶來了多元性的同時,全球化也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民族主義的發展和國家疆域的強化;在全球化語境相互影響的趨同表像下,激烈的社會變遷正同步進行著。“喧嘩”既是本次展覽的主題,亦作為貫穿始終的線索,構建起藝術家與這個業已複雜殘酷的世界的對話。觀眾則能由此看到藝術家存在的世界與時代,以及該世界與時代在藝術家心中的模樣。

展覽作品主要由裝置和影像組成,表演及多媒體影像裝置作為亮點共同參與其中。這些作品的形式,是全球化背景下多媒體技術時代的産物,而內容,則是藝術家對於當前時代社會中敏感問題和重大事件作出的積極回應。在“喧嘩”的圖景之下,王慶松和陽江組合用醒目的視覺符號及商品向消費社會發問,曹斐和菲奧納·譚將鏡頭聚焦于社會洪流中渺小個體的日常生活。何子彥、彭弘智和楊嘉輝運用多媒體圖像與影音,討論著歷史和身份,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議題。蕭昱和陸壘的作品,跳出了“第一人稱”的敘述視角,以旁觀者的身份傳遞蘊藏在生命中的力量。唐·吉安則希望通過開放的空間結構和觀念性的演出削弱界限的定義,達成強調視覺陳述的總體藝術作品。

“當代”是所有歷史矛盾的聚焦點,21世紀的當代性則超越了國家的界限,並以融合性、多元性以及非固定性作為其核心價值。展覽“喧嘩”立足於當代性,有著眾多不同的聲音與意識,特徵鮮明而絕不劃一,各自獨立又相互融合,是具有充分價值的真正復調。昊美術館希望能通過展覽“喧嘩”所構建的對話平臺,傳達美術館對當代的認知與思考,同時也期待觀眾能夠加入這場對話,呈現作為社會個體的觀點和態度。

本次展覽得到了蒙德里安基金會和荷蘭駐滬總領事館的支援。

曹斐Cao Fei,霾,2013,單頻道錄影

蕭昱Xiao Yu,想太多就會…No.3,2015,影像

王慶松Wang Qingsong,長城,2017

彭弘智PengHung-Chih,榮譽的軍夫,2017,單頻道高清影像

唐·吉安Tiong Ang, 抒情立方的誤讀,2018,裝置及表演

楊嘉輝Samson Young,史丹利,2014

何子彥Ho Tzu Nyen, 無人之境,2015

陸壘 Lu Lei,佯裝狂妄自大,2015,裝置

陽江組合Yangjiang Group,最後一日,2015

菲奧納·譚Fiona Tan,幽靈寓所I,2014,影像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