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味的形式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7-12-08 08:40:31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海報

展覽名稱:有意味的形式

藝術家:多巴,馮良鴻,顧黎明,李迪,林墨,李天元,

馬可魯,馬樹青,孟祿丁,祁志龍,袁佐,于大偉

策展人:李璇

出品人:韓魯寧

展覽時間:2017.12.9—2018.1.5

開幕酒會:2017.12.9 15:00

主辦單位:山東文威藝海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展覽地址:中國山東威海世昌大道266-6-6號

展覽名稱:有意味的形式

藝術家:多巴,馮良鴻,顧黎明,李迪,林墨,李天元,

馬可魯,馬樹青,孟祿丁,祁志龍,袁佐,于大偉

策展人:李璇

出品人:韓魯寧

展覽時間:2017.12.9—2018.1.5

開幕酒會:2017.12.9 15:00

主辦單位:山東文威藝海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展覽地址:中國山東威海世昌大道266-6-6號

藝術批評家、哲學家克萊夫貝爾曾提出“藝術是有意味的形式”。我國美學家李澤厚也説“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謂“有意味的形式”,正在於它積澱了社會內容的自然形式。”我們站在宏觀的角度,不再討論具象或者非具象,所有好的藝術作品都應該是觀念性和形式感的最佳平衡,沒有觀念內核的支撐,作品會流於工藝層面的炫技;而沒有于觀念相匹配的語言形式,視覺表達方面就會失敗。我們這次選擇12位藝術家的作品首次亮相於美麗的濱海城市威海,他們的作品無論從形式上還是語言上都成熟飽滿,耐人尋味:這裡馬可魯、馮良鴻、馬樹青、李迪、袁佐、林墨都是90年代出國,受西方藝術熏陶很多年歸來;孟祿丁、顧黎明、李天元分別在中央美術學院和清華美院任教,不僅自己辛苦創作,還用更多的精力來培養年輕的學子們;于大偉是威海本地著名的藝術家,多巴則是來自於西班牙。展覽很大一部分作品是抽象繪畫,不難看出,抽象藝術已經成了現代繪畫的一部分,未來將會更豐富。但無論形式怎樣,“有意味的”將是永恒的。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