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土之上·記住鄉愁——林茂的四川風景油畫藝術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7-10-12 15:24:31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海報

展覽名稱:方土之上·記住鄉愁——中國著名青年油畫家林茂教授的四川風景油畫藝術

展覽時間:2017年10月16日至11月11日

開幕時間:2017年10月16日

展覽地點:義大利佛羅倫薩國家歷史檔案博物館

策展人:呂澎

學術主持:Andrea Granchi (義大利藝術研究院繪畫院院長)

主辦單位:中國華夏文化遺産基金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傳播文化促進會;義大利國家歷史博物館

故道 40X80cm 2016 布面油畫

“方土之上·記住鄉愁——中國著名青年油畫家林茂教授的四川風景油畫藝術”展覽將於2017年10月16日登陸義大利佛羅倫薩國家歷史檔案博物館。在中央“一帶一路”的倡議下,為進一步加強中西方文化藝術交流互鑒,本次展覽由國際著名藝術評論家呂澎先生策展,義大利藝術研究院繪畫院院長Andrea Granchi 先生擔任學術主持。中國華夏文化遺産基金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傳播文化促進會、義大利佛羅倫薩國家歷史檔案博物館共同主辦。本次展覽也是林茂先生在義大利的首次個展,屆時,出席展覽開幕式的將有義大利政商界、文化藝術界知名人士。開幕式前將舉辦本次展覽的研討會,共同對林茂教授的四川風景油畫作品進行深入剖析與梳理。

春江水 80×150cm 布面油畫 2014

展覽將展出林茂教授在近些年創作完成的約40幅油畫作品,其中還有林茂教授2000年在中央美術學院的畢業作品《狀態》(該作品榮獲“優秀畢業創作獎”)。

本次在義大利展出的作品都是林茂教授對中國四川地區的風景繪畫。出生於四川廣安,在巴山蜀水之間自然生長,林茂教授以一種超脫于都市塵埃的安靜敘述,描繪著筆下的山水,它們是淡遠的、寧靜的,就像一個不受任何煩擾的精神故鄉。對淡遠的喜愛,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呈現一件事情的極致是淡遠,正如中國文人的極致理想,是鉛華洗盡,歸於田園的灑脫。而在整個文化復興的譜係中,特殊的灰色調具有非常明確的象徵意味,它代表著本土的視覺特徵和精神氣質,實際上,整個中國傳統藝術中的山水部分,大多數為“灰色筆墨”,即一種內在的文化調性。林茂教授的作品充分體現了這樣一種可貴的品質。

藝術家林茂

林茂,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副主任,中央美術學院碩士生導師。1975年出生於四川省廣安市岳池縣,2000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係,獲學士學位。先後任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國油畫院學術秘書長、在職油畫家,中國當代藝術院院長助理,《中國藝術時空》雜誌社社長。林茂多次參加國內外重大展覽,許多作品被海內外多家知名藝術機構收藏,有多件作品作為國禮贈送外國元首。

佛羅倫薩是世界歷史名城,也是文藝復興的重要發源地。義大利佛羅倫薩國家歷史檔案博物館是義大利重要的博物館之一,這也是該館第一次邀請中國油畫藝術家舉辦個展,體現了對林茂教授油畫藝術的高度認可。

在這場展覽中,義大利佛羅倫薩的浪漫及文化厚度與林茂教授筆下中國四川風景所呈現的淡遠意象將産生一次超越畫面的對話,敬請期待來自前方展場的持續報道。

那時 120cmX240cm 2017年作 布面油畫


前     言

在歐洲的文明史上,也許義大利人文主義學者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a,1304-1374)是第一個以現代人的姿態對自然有特殊感情的人;他對阿爾卑斯上的登臨表明瞭人們希望逃避城市的喧嚷而進入鄉村平靜的願望。他在一封給朋友的信中寫到:“當我獨自漫步于大山、森林和小溪時有多麼愉快啊!”的確,這種對自然的看法已經非常不同於但丁對森林的恐怖和大山的畏懼的心情。藝術史學者肯尼斯·克拉克這樣寫道:

彼特拉克是現代意義上的園丁,他不僅樂於繁花的裝飾,而且還研究它們的習性,隨身還帶上一個日記本,記錄一些植物的枯榮。最後,正如人們所知道的那樣,他也是第一個為登山而登山的人,他登上山頂僅僅是為了飽覽大自然的景色。

潤土 30X60 布面油畫 2016

然而,中國人的心靈,從魏晉(220-589)以降就與山水融合在一起。《蘭亭集序》盛讚了這種陶然之樂:“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山水自此成為文人雅集的神暢之地,與此同時,這種文化基因代代相傳,中國人的人生做到極致,無論是販夫走卒還是文人墨客都會思歸田園。陶淵明更是直截了當: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林茂先生的繪畫,正是這種情懷的延續,一種陶然之樂在架上繪畫中的復興。因此,對自然山水或者風景的讚嘆與欣賞成為中國藝術傳統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

當初 120X180cm 2017 布面油畫

田園思·85X131·2013 布面油畫

出生於四川廣安,在巴山蜀水之間自然生長,林茂以一種超脫于都市塵埃的安靜敘述,描繪著筆下的山水,它們是淡遠的、寧靜的,就像一個不受任何煩擾的精神故鄉。淺灰綠的山,樹,與樹下的屋村,脫胎于常年籠罩在四川的薄霧,這霧氣塑造著視覺,形成一種獨特的關於灰調的審美。所有的色彩都是沖淡平和的,沒有任何突兀的存在,色彩之間的關係呈現著恰如其分的弱對比,微妙的冷暖平衡與黑白灰平衡都包含在藝術家的考量中。灰調在中國架上繪畫中著重強調,並不是一個偶然,它與魏晉以來的文化心理存在著非常深刻的關聯。對淡遠的喜愛,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呈現一件事情的極致是淡遠,正如中國文人的極致理想,是鉛華洗盡,歸於田園的灑脫。這種文化內涵最初呈現在淺絳山水中,呈現在趙孟頫的散逸中,呈現在米氏雲山中,呈現在王維的山居秋暝中。而在整個文化復興的譜係中,特殊的灰色調具有非常明確的象徵意味,它代表著本土的視覺特徵和精神氣質,實際上,整個中國傳統藝術中的山水部分,大多數為“灰色筆墨”,即一種內在的文化調性。

林茂就是這樣安靜的在古今之間徘徊和思考,就像那句赫拉克利特的箴言所説:人的一生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我們也無法兩次看到同一種風景。林茂完成的的風景畫,最終是屬於他自己內心的“四川風景”。在印象派對傳統風景畫解體之後的歐洲,雖然保留了天然的風物與環境,但是在藝術上卻告別了自然,而林茂卻以安靜與超然的筆觸和他良好的繪畫素養,虔誠地恢復著自然的內在屬性,這在技術主義甚囂塵上的時代,是特別寶貴的。

——文/國際知名批評家、策展人呂澎

狀態·153X420·2000


展覽名稱:方土之上·記住鄉愁——中國著名青年油畫家林茂教授的四川風景油畫藝術

展覽時間:2017年10月16日至11月11日

開幕時間:2017年10月16日

展覽地點:義大利佛羅倫薩國家歷史檔案博物館

策展人:呂澎

學術主持:Andrea Granchi (義大利藝術研究院繪畫院院長)

主辦單位:中國華夏文化遺産基金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傳播文化促進會;義大利國家歷史博物館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