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續•拓展”第六屆北航藝術館當代藝術邀請展(雙年展)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7-10-08 14:15:22 | 文章來源:北航藝術館

主辦單位:北京航空航太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 / 文化與藝術傳播研究院

開幕時間:2017年10月10日下午2:30

展覽時間:2017年10月10日——11月10日

展覽地點:北航藝術館

主辦單位:北京航空航太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 / 文化與藝術傳播研究院

開幕時間:2017年10月10日下午2:30

展覽時間:2017年10月10日——11月10日

展覽地點:北航藝術館

回歸藝術發展的生命圖景

——關於“承續·拓展”第六屆北航藝術館當代藝術邀請展(雙年展)

蔡勁松

人們對藝術的認識、感知和實踐,不僅與人的意識對客觀自然審美映像的渾然覺悟相關,也與生命的緣起、生命的演化、生命的歸宿相關。在人類社會發展的路途中,人從屬於自然,依賴於自然,同時也是自然整體的一部分。老子説:“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國傳統文化提倡“天人合一”的核心理念,重視“物我交融”的自由境界,這是中國哲學智慧對人類文化的重要貢獻,也應是我們解決人與自然關係問題的基本法則。中國人強調“把‘天’與‘人’和合起來看”(錢穆語),將“人生”融匯入社會自然之中,澈悟于生命自然之道。事實上,這樣的理念與哲學思維定式,也一直影響著藝術及其傳承發展,迄今仍然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

 不可否認,藝術觀念及藝術精神深藏于哲學與文化視閾之中。人從自然中來,終將回歸到自然中去,人類文化的核心在於其生命的內核,在於其創造的稟賦,在於其同自然息息相關、水乳交融的相互關係。當然,也應看到,中西文化與哲學觀念是有巨大差異的,並且對於藝術及其發展的影響是無形的、深遠的。一般認為,中西哲學觀念的主要區別,在於“天人合一”與“主客二分”到底誰佔主導地位。即便如此,厘清人與自然的關係、人的意識與自然規律的本質,仍是東、西方長期探索求解和共同面對的問題。然而在藝術領域,值得反思的是,藝術創作一定程度存在脫離文化母體、遠離生命自然、背離哲學真諦的傾向。當前的藝術創作面貌,出現了某些亟待扭轉的不良現象:或簡單地以西代中,或刻意拒西于門外,或以片面觀念消解人文內涵,或追求大而全卻忽視心靈滋養,或粗糙仿製、粗暴媚俗,或墜入市場,或去主流、去歷史、去審美……於是,凈化藝術傳承的生態環境,讓藝術創作回到正道,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那麼,聚焦藝術發展的遼闊歷史版圖,在我國經濟、社會、科技、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的當下,在“一帶一路”的時代背景與世界文明進步的宏大主題之中,中國當代藝術能夠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藝術家及其創作應當以什麼樣的文化指向,作出探索和努力?“承續·拓展”第六屆北航藝術館當代藝術邀請展(雙年展),即嘗試對這一問題作出具體回應。

我們認為,如何“承續”與怎樣“拓展”,是影響藝術發展的癥結與關鍵。一方面,藝術的“承續”,既是對“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傳統觀念的承續,也是對世界文明文化的弘揚和承續。於此,既要強調繼承中、西方優秀的傳統藝術理念,也應強調探究藝術的本源及返本開新的演進方式,在繼承中變革、在變革中繼承,在創造中發展、在發展中創造,進而完成當代藝術觀念架構與秩序上的價值引領、路徑疏導。另一方面,藝術的“拓展”,重在精神層面的提升,重在形式內容層面的滲透與創新,重在回歸生命、回歸自然,超越生命、超越自然。生命與自然,是哲學關注的永恒主題,也應成為藝術創造的內在觀照和自覺體悟。應在中西文化碰撞交鋒的現實氛圍中,在世界文明交流之路上,克服藝術發展的固有模式、僵化現象,融匯古今中西,融注藝術生命于審美意蘊,探尋中國文化、中國元素、中國精神的精髓,在文化自覺、文化傳承中樹立文化自信,完成當代藝術“拓展”的時代課題。

為此,“承續·拓展”第六屆北航藝術館當代藝術邀請展(雙年展,2016—2017),共邀請了80多位藝術家的作品參展,包括水墨、油畫、版畫、雕塑、裝置、綜合材料等多個類別。北航藝術館自2006年5月落成以來的十餘年間,以策劃舉辦當代藝術雙年邀請展為契機,匯聚了一大批學者型藝術家,在藝術創作的思想觀念、形式內涵、多維探索等方面構建了一個開放式的學術平臺,也逐步凝練和完善了一所大學藝術館的藝術主張、學術取向與展覽品格。迄今,已舉辦的五屆雙年展包括:


“靈感·空間”第一屆北航藝術館當代藝術邀請展(雙年展,2006—2007);

“激情·超越”第二屆北航藝術館當代藝術邀請展(雙年展,2008—2009);

“意象·特質”第三屆北航藝術館當代藝術邀請展(雙年展,2010—2011);

“文脈·氣韻”第四屆北航藝術館當代藝術邀請展(雙年展,2012—2013);

“融合·建構”第五屆北航藝術館當代藝術邀請展(雙年展,2014—2015)。

本屆“承續·拓展”第六屆雙年展,應邀參展的藝術家多數具有較為深厚的學院背景、人文學養和藝術造詣。其創作雖是個體行為,但都有高遠追求,力求把握當代中西藝術發展的本質與規律,站位歷史和思想的高處,將創作的思路與筆觸深入人和自然世界廣闊的生命圖景,積極探討當代文化語境中哲學、人文、藝術與生命自然的可能性,提供展出的作品既一脈相承,也風格迥異、臻于精品,共同呈現建設性姿態和創新型特徵,充分展示了當下學院藝術家群體的創作面貌、文化脈絡、生成樣態與內在品質。我們期望通過本屆展覽,能夠進一步加強藝術家之間、藝術家與社會公眾之間的相互交流、理解及互動,在藝術承續、拓展的道路上,不斷注入新的元素和推動力。

我們倡導,讓藝術從歷史中走來,並走向歷史中去,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與世界對話,與人和自然對話,與心靈和時空對話。

我們倡導,讓藝術的哲學思緒和人文關懷,成為這個應接不暇、飛速發展的時代河床中最滋潤的乳汁、最溫情的詩意、最溫暖的遠方。

我們倡導,讓藝術回到藝術本身,各種類別、形式、語言、途徑、技法相通互融,藝術創作從容不迫、指向內心,融入生活體驗、生命在場與時代特質。

我們倡導,回歸藝術發展的生命圖景,讓藝術煥發出開放包容、探索不止的新氣度、新氣象,使之與社會文化、日常生活的聯繫更加緊密,在文化傳承和人的精神需求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二零一七年十月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